第72章 厚颜无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约瑟夫语调幽沉道:“随后,她看到了枪,四周满是血污,而镜中的自己,头上有一个边缘被灼烧的狰狞伤口!没错,那里显然被子弹击中过。”  

巴雷顿时瞪大双眼:“天主啊,这太匪夷所思了!她竟然没死?!”  

“是的,”约瑟夫道,“而且,她还发现自己拥有了神力,可以漂浮在一片无垠的灰雾中…”  

“太奇妙了!这小说的名字是什么?”  

“它叫闺蜜之主。”  

待巴雷离开后,约瑟夫继续对下一位作家道:“您要写的这篇小说叫斗傩大陆,是关于一位因患有精神疾病,而被关进巴士底狱的贵族的故事。  

“这位年轻人叫费尔·李。他宣称自己闭上双眼后,就会来到一个魔法的世界。  

“在那里有个邪恶的巫师,抓了很多畸形或患有疾病的少男少女,用来炼制不死药剂。而费尔·李也是被他抓来的…”  

当约瑟夫将目光投向博马舍时,这位全法兰西最著名的老作家已有些急不可待了:“哦,殿下,那么我的故事是什么?”  

约瑟夫立刻想到了自己前世最崇拜的网文作家——天海山。他的每一本书都能迅速风靡全国,距离诺贝尔文学奖也仅有亿步之遥,而且相貌也极为英俊,是九亿少女的梦中情人。  

对于大文豪天海山的每一本书,约瑟夫都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了,当即脱口而出:“这本小说名叫女士请住手…”  

一天时间很快过去。黄昏时分,约瑟夫收到了四份书稿。  

博马舍等人不愧是蜚声法国的大文学家,小说写得极为生动,不论是人物刻画,还是剧情描述,字里行间都透着大家风范,让人读起来如饮醇酿。  

然而,约瑟夫发现,每人提交的作品都仅有4页纸,最多也就两千来个单词。  

他只好委婉地建议几位大作家每天能多写一点儿。  

博马舍等人面面相觑。要知道,他们因为故事非常精彩,写得入迷到都没吃午饭。这已经是他们平时出稿量的两倍还多了。  

而王太子似乎还嫌少!  

几人回去之后,纷纷召来自己的弟子或作家朋友帮忙,倒不是为了多赚那几个稿费。这些大作家都不缺钱,主要是为了写快点儿,以便能尽早听王太子讲述后面的剧情。  

约瑟夫这边则派人连夜将稿子送去了巴黎商报报社,让德尼科尽快付印。  

次日天刚亮,德尼科便带着样刊,赶来凡尔赛宫向约瑟夫汇报改版后的第一次出刊情况。  

约瑟夫先将两份报纸大致翻了一遍。  

一份是巴黎商报。整体还是以前“自由与理想”为基调的风格,介绍市场动态、经商见闻之类。不同的是,二版整整一面都是名为炼破苍穹的小说。三版则是新税务法案内容的讲解。  

另一份是新出刊的新闻与图片报——出版许可证中午就能办下来。当然,这是王太子专享的速度。平时申请许可证最起码要两个多月。  

新闻与图片报就没那么客气了,头版的题目是“探寻新税务法案屡次无法注册的深层次原因”。二版是闺蜜之主。其他版面大多与税务法案有关,也穿插一些法国各地的热点新闻。  

至于图片,目前由于石板印刷还没上线,所以仅放了些以前刻好底板的巴黎风景画。而以后就会大量登载新闻插图了,不过这个时代没照片,只能请画家画插图。  

约瑟夫对德尼科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不愧是三代干报社行业的世家。  

等这两份报纸出现在巴黎民众手中,大贵族集团就再别想垄断舆论渠道了。  

德尼科见王太子看完了样刊,立刻汇报道:“殿下,按照您的吩咐,两份报纸一个月的订购价格都是3里弗。  

“我觉得我必须提醒您一下,这个价格我们会严重亏损的。”  

时下的日刊报纸大部分是6-8里弗一个月,周刊在1里弗10苏到2里弗之间。  

巴黎商报和新闻与图片报都是日刊,3里弗绝对是赔本价。  

约瑟夫淡然点头:“没关系,就按这个价卖。等石板印刷搞好了,成本应该能降到每个月3里弗以下。”  

其实,就算亏损一点他也无所谓——报纸的销量冲起来以后,仅靠广告收入就绝对能扭亏为盈。  

德尼科见他非常笃定,只好继续汇报下一件事情:“殿下,您之前说的那些‘报童’,我这里招到了40多人。”  

他犹豫了一下,小心道:“我觉得愿意在巴黎街头买报纸的人,或许不会很多。”  

报童正是约瑟夫准备的新型报纸销售手段。  

眼下欧洲各国的报业,基本都是采用提前订报,然后由“送报员”送到客户手中的模式。  

而后世耳熟能详的报童还没有出现。  

以前制约报纸零售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价格昂贵。平均一份报纸要4到6苏。而普通工匠一天的工钱也就5至10苏。很少有人会临时起意去买份报纸。  

现在,约瑟夫将一份报的价格压到了2苏,未来还要降到1苏,甚至更低。这个价钱就有很多人很支付得起了。  

约瑟夫很清楚,街头零售才是报纸销售的最佳渠道!  

报童吆喝着报纸的看点,听出点兴趣的路人很容易掏钱买一份。而且报童还能捎带卖些其他东西,用利润拉低报纸的成本。  

至于“雇佣童工”…  

这个时代压根就没这说法。  

目前在欧洲任何一个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