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好茶,小侄孙(1/3)
站在最前面的卢氏,笑道:“嬷嬷,您的教导,学生一直谨记在心受用无穷。”
“知道您回京,我们必是要来迎接您的。”
卢氏说完,在她身边身后,梳着妇人或者姑娘发式的女子,都看着孔嬷嬷十分认可的连连点头。
“卢家姐姐/妹妹说的是!”
“嬷嬷,您一路赶来可累了?”
说着话,
卢氏退到了一旁,
卢家另外几个姑娘便凑了过来。
孔嬷嬷略有些感触的说道:“见你们的时候,你们还是养在深闺的贵女,如今有的都已是大娘子了。”
后方杜家妇人姑娘们道:“嬷嬷,您离京都有三四年了,再不嫁出去,我们可就成老姑娘了。”
孔嬷嬷闻言笑了起来。
众位大娘子姑娘们问好的时候方才陪在孔嬷嬷车旁的几个骑士,此时纷纷侧身下马,走到一旁看着说话的孔嬷嬷。
骑士之一的柴劲,还朝着人群中的娘子卢氏、妹妹柴铮铮笑了笑。
站在大嫂身边的柴铮铮只是瞥了眼自家兄长,随后继续看着孔嬷嬷,凑在卢氏耳边说道:“嫂嫂,我瞧着孔嬷嬷说话温声细语,笑容和蔼慈祥,没你路上说的那么严厉啊!”
卢氏笑了笑,说道:“三娘,那你因为你没当过孔嬷嬷的学生!当年受嬷嬷教导的时候,行事说话真要有了错处,孔嬷嬷定会用竹板打手心的。”
柴铮铮有些疑惑:“那,打的疼么?”
听到此话,卢氏抽了下眼角,侧头看着柴铮铮道:“三娘,你要试试么?”
柴铮铮赶忙摇头:“嫂嫂,瞧你的表情,我就不试了。”
树荫下,
离着众位大娘子、贵女们有些距离的各家马车旁,几家的女使面带笑容的看着前面。
柴铮铮的贴身女使紫藤,有些疑惑的说道:“今日瞧着几位大娘子和贵女们,怎么还分前后的站着呀?”
往日里抬着下巴,借着家世总会被请到最前站着的荣飞燕,今日居然站在了靠后的位置。
站在紫藤身边的拂衣脸上也有些不解。
一旁的荣家女使凝香,轻声道道:“两位姐妹,大娘子姑娘们是按照受孔嬷嬷教导的时间前后站的。”
柴家几个女使听到这话,一脸恍然的点头道:“哦原来如此。”
凝香继续道:“其实,也不怪这些大娘子和姑娘们对孔嬷嬷这么热情,听说有几位姑娘的好姻缘,就是孔嬷嬷牵的线呢!”
“还有大娘子遇到什么难解的心事心结,依旧写信和孔嬷嬷诉说请教,绝大部分都能解开心结。”
周围几家的女使纷纷点头道:“凝香妹妹说的是。”
还有人感叹道:“怪不得大娘子要出城迎接呢。”
站在六位出身廉国公府卢家众女子后面的,乃是四位严国公杜家的大娘子姑娘们,杜家众人身后则是荣飞燕。
和杜家大娘子姑娘们说完话,孔嬷嬷看着眼前的荣飞燕,感叹道:“飞燕姑娘,几年不见,瞧着你愈发闭月羞花亭亭玉立了。”
荣飞燕闻言,有些害羞的赶忙低头福了一礼:“嬷嬷谬赞了!飞燕愧不敢当。”
孔嬷嬷笑了笑。
这时,
人群中有位大娘子说道:“嬷嬷,您舟车劳顿,不如咱们进城吧?我们去樊楼给您办一场接风宴。”
这位大娘子说完,卢氏、荣飞燕等人脸上都有了意动的神色。
孔嬷嬷笑着摆手道:“你们今日能来城外欢迎我,我就十分满足了!说话可以,接风宴就算了!”
“诸位的好意,我心领了!”
虽然孔嬷嬷是笑着说话,但眼神中的神色却十分的坚决。
卢氏闻言,笑着福了一礼:“是,嬷嬷。”
看着笑着点头的孔嬷嬷,荣飞燕等人也赶忙福了一礼:“是,嬷嬷。”
孔嬷嬷笑着点头:“好,孩子们,你们先上车吧!”
有位杜家的大娘子,看了眼树荫下捧着礼盒的女使,正要说话,却被卢氏给了个眼色。
看着卢氏微微摇头的样子,出身杜家的大娘子便没有继续说话。
众人回马车的时候,聚在一起窃窃私语了一会儿。待众人上了马车,马车却没有移动。
见此,
孔嬷嬷无奈的上了马车,走在最前方朝城内驶去。
随后,几家的马车这才跟了上去。
过了护龙河进了城门,
孔嬷嬷撩开车帘,看着离开了三四年的京城。
汴京繁华依旧,热闹的道路两旁,还有施粥散钱的粥棚。
临近端午,街边有不少售卖艾草、彩线、各色水果的摊子。
一路上,
不少百姓路人看到十几辆马车排成一字走来,都会投去好奇的神色。
到了一处街口,孔嬷嬷身边的女使下了马车。
于是,车队便散了去。
路上,
姑娘们各自回家,
大娘子们则多是回婆家,
柴铮铮和卢氏坐在一辆马车中,很是惊讶的说道:“方才那位杜大娘子,居然和勇毅侯府有些关系?”
卢氏笑着点头:“对,说起来有些关系!”
“我怎么没听说过?”柴铮铮疑惑道。
看着小姑子柴铮铮好奇的样子,卢氏笑道:“还是之前宗哥儿和我说过,他义兄徐家五郎身边的亲随之一,娶的娘子就是严国公杜家一位管事妈妈的女儿。”
“那位管事妈妈是跟着严国公夫人
“知道您回京,我们必是要来迎接您的。”
卢氏说完,在她身边身后,梳着妇人或者姑娘发式的女子,都看着孔嬷嬷十分认可的连连点头。
“卢家姐姐/妹妹说的是!”
“嬷嬷,您一路赶来可累了?”
说着话,
卢氏退到了一旁,
卢家另外几个姑娘便凑了过来。
孔嬷嬷略有些感触的说道:“见你们的时候,你们还是养在深闺的贵女,如今有的都已是大娘子了。”
后方杜家妇人姑娘们道:“嬷嬷,您离京都有三四年了,再不嫁出去,我们可就成老姑娘了。”
孔嬷嬷闻言笑了起来。
众位大娘子姑娘们问好的时候方才陪在孔嬷嬷车旁的几个骑士,此时纷纷侧身下马,走到一旁看着说话的孔嬷嬷。
骑士之一的柴劲,还朝着人群中的娘子卢氏、妹妹柴铮铮笑了笑。
站在大嫂身边的柴铮铮只是瞥了眼自家兄长,随后继续看着孔嬷嬷,凑在卢氏耳边说道:“嫂嫂,我瞧着孔嬷嬷说话温声细语,笑容和蔼慈祥,没你路上说的那么严厉啊!”
卢氏笑了笑,说道:“三娘,那你因为你没当过孔嬷嬷的学生!当年受嬷嬷教导的时候,行事说话真要有了错处,孔嬷嬷定会用竹板打手心的。”
柴铮铮有些疑惑:“那,打的疼么?”
听到此话,卢氏抽了下眼角,侧头看着柴铮铮道:“三娘,你要试试么?”
柴铮铮赶忙摇头:“嫂嫂,瞧你的表情,我就不试了。”
树荫下,
离着众位大娘子、贵女们有些距离的各家马车旁,几家的女使面带笑容的看着前面。
柴铮铮的贴身女使紫藤,有些疑惑的说道:“今日瞧着几位大娘子和贵女们,怎么还分前后的站着呀?”
往日里抬着下巴,借着家世总会被请到最前站着的荣飞燕,今日居然站在了靠后的位置。
站在紫藤身边的拂衣脸上也有些不解。
一旁的荣家女使凝香,轻声道道:“两位姐妹,大娘子姑娘们是按照受孔嬷嬷教导的时间前后站的。”
柴家几个女使听到这话,一脸恍然的点头道:“哦原来如此。”
凝香继续道:“其实,也不怪这些大娘子和姑娘们对孔嬷嬷这么热情,听说有几位姑娘的好姻缘,就是孔嬷嬷牵的线呢!”
“还有大娘子遇到什么难解的心事心结,依旧写信和孔嬷嬷诉说请教,绝大部分都能解开心结。”
周围几家的女使纷纷点头道:“凝香妹妹说的是。”
还有人感叹道:“怪不得大娘子要出城迎接呢。”
站在六位出身廉国公府卢家众女子后面的,乃是四位严国公杜家的大娘子姑娘们,杜家众人身后则是荣飞燕。
和杜家大娘子姑娘们说完话,孔嬷嬷看着眼前的荣飞燕,感叹道:“飞燕姑娘,几年不见,瞧着你愈发闭月羞花亭亭玉立了。”
荣飞燕闻言,有些害羞的赶忙低头福了一礼:“嬷嬷谬赞了!飞燕愧不敢当。”
孔嬷嬷笑了笑。
这时,
人群中有位大娘子说道:“嬷嬷,您舟车劳顿,不如咱们进城吧?我们去樊楼给您办一场接风宴。”
这位大娘子说完,卢氏、荣飞燕等人脸上都有了意动的神色。
孔嬷嬷笑着摆手道:“你们今日能来城外欢迎我,我就十分满足了!说话可以,接风宴就算了!”
“诸位的好意,我心领了!”
虽然孔嬷嬷是笑着说话,但眼神中的神色却十分的坚决。
卢氏闻言,笑着福了一礼:“是,嬷嬷。”
看着笑着点头的孔嬷嬷,荣飞燕等人也赶忙福了一礼:“是,嬷嬷。”
孔嬷嬷笑着点头:“好,孩子们,你们先上车吧!”
有位杜家的大娘子,看了眼树荫下捧着礼盒的女使,正要说话,却被卢氏给了个眼色。
看着卢氏微微摇头的样子,出身杜家的大娘子便没有继续说话。
众人回马车的时候,聚在一起窃窃私语了一会儿。待众人上了马车,马车却没有移动。
见此,
孔嬷嬷无奈的上了马车,走在最前方朝城内驶去。
随后,几家的马车这才跟了上去。
过了护龙河进了城门,
孔嬷嬷撩开车帘,看着离开了三四年的京城。
汴京繁华依旧,热闹的道路两旁,还有施粥散钱的粥棚。
临近端午,街边有不少售卖艾草、彩线、各色水果的摊子。
一路上,
不少百姓路人看到十几辆马车排成一字走来,都会投去好奇的神色。
到了一处街口,孔嬷嬷身边的女使下了马车。
于是,车队便散了去。
路上,
姑娘们各自回家,
大娘子们则多是回婆家,
柴铮铮和卢氏坐在一辆马车中,很是惊讶的说道:“方才那位杜大娘子,居然和勇毅侯府有些关系?”
卢氏笑着点头:“对,说起来有些关系!”
“我怎么没听说过?”柴铮铮疑惑道。
看着小姑子柴铮铮好奇的样子,卢氏笑道:“还是之前宗哥儿和我说过,他义兄徐家五郎身边的亲随之一,娶的娘子就是严国公杜家一位管事妈妈的女儿。”
“那位管事妈妈是跟着严国公夫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