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不吐籽(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顾廷烨眼睛一瞪:“姓张的贼鸟厮,那欠入的顽囚敢出宫了?”  

徐载靖眯了眯眼,微微摇头道:“看过去的时候,阳光有些刺眼,也只是一瞬间,瞧着有些像。”  

“管他呢,先过去瞧瞧!驾!”  

说着,顾廷烨便加快速度朝前奔去。  

徐载靖轻磕马腹,小骊驹也灵性的跟了上去。  

身后的载章长柏等人,便也不得不加快了速度。  

待徐载靖和顾廷烨来到景龙门附近,  

看着从内城络绎不绝出城的百姓人流,两人根本不好插到人流之中。  

朝北看去,骑马、坐车、步行的百姓一眼看不到头,路边有彩旗酒旗,不时还有路边摊子上蒸腾的蒸汽遮挡视线。  

两人踩在马镫上,站直了身子凭高朝北边看,也只看到了诸多的背影。  

“靖哥儿,可有看到人。”顾廷烨道。  

“没有。”阳光下人影重重,让徐载靖也有些看不清。  

两人身后的青云和稚阙,也帮忙看着。  

可他们的视力还不如顾廷烨,自也是什么也没看到。  

待长柏他们追上来,两人又看了会儿,这才拐进了内城。  

这也让顾廷烨和徐载靖落在了后面,  

去潘楼的路上,  

顾廷烨道:“靖哥儿,要真是他们,咱们追上了怎么搞?”  

徐载靖疑惑的看着顾廷烨,道:“二郎,自然是该如何就如何,射咱们几箭,让我们还他几箭便是。”  

巳时正刻(上午十点左右)  

潘楼正街,  

东侧街口,  

阳光正烈,有些晒人。  

四宝斋楼下,几辆华贵的马车旁边,有一辆马车缓缓停了下来。  

门口的侍立的健妇,赶忙上前将车凳放在车旁。  

一位穿着体面的姑娘撩开车帘笑着道:“多谢祝家嫂嫂了。”  

“拂衣姑娘客气了。”  

说着话,拂衣便拎着两个大大的食盒,准备踩着车凳下了马车。  

见此,健妇赶忙伸手帮忙拎着食盒,女使拂衣又是几声道谢。  

待进了一楼,周围体感瞬间一凉,让拂衣因为阳光而蹙着的眉头,都舒展开了。  

随后,拂衣笑着从祝家嫂嫂手中接过食盒,一手拎着一个迈步上了二楼。  

二楼比一楼还要清凉些,  

几位汴京的贵女们,穿着靓丽的夏装,一边笑着说话,一边摇着手里的团扇。  

看到上楼的拂衣,柴铮铮笑着站起身道:“终于来了。”  

看着二楼上几位贵女疑惑的表情,柴铮铮笑道:“是旧宋门外那两家的凉食冷饮。”  

楼中的贵女们纷纷眼睛一亮,只有一位坐在众人中间的贵女表情有些茫然。  

坐在这位姑娘身边的顾廷熠,探身笑着道:“楚红妹妹,京中的凉食冷饮,就属旧宋门外的两家最为有名好吃,别处的店铺做不出他们两家的味道。”  

说着话,  

拂衣已经在别的女使的帮助下,把放在桌上的食盒打开,将里面四周用冰块镇着的凉食端了出来。  

“姑娘,这是用凉开水镇过的馉饳。”瓷碗被放到了张家五娘跟前。  

随后又有凉粉、素凉串等东西放在各家贵女跟前。  

一时间食物的香气弥漫在二楼之中。  

最后,拂衣又从食盒最下面端出一个五彩大瓷盘。  

这瓷盘中摆满了甜瓜、桃子、杏子、李子、西瓜等各种水果的果块,  

除此之外还有些干果蜜饯的身影,果盘最下面则是一层晶莹的冰块,  

只一端出来,这五彩瓷盘上的果块等东西,便隐约散发出了白色的冷气。  

“哇,雪槛冰盘!”  

一位贵女语气欣喜的喊道。  

柴铮铮笑着示意拂衣将这冰盘分到小些的瓷碗中,  

待东西分好后,柴铮铮端起瓷碗,将其放到顾廷熠身边的贵女身边,笑道:“楚红妹妹,尝一尝这冰盘吧。也不知道你之前在北辽吃过没有。”  

柴铮铮和出身卢龙赵家的姑娘说话时,拂衣已经端着一个瓷碗朝荣飞燕身边的走去。  

还未走近,就看到荣飞燕笑着朝她摆手,示意不用送过来。  

拂衣愣了一下后,看着荣飞燕面前一个凉食都没摆着,心中一转便猜到什么。  

拂衣便福了一礼后,走回了柴铮铮身边。  

和柴铮铮耳语几句,拂衣转身再次朝楼下走去。  

过了一会儿,拂衣拎着果篮回来,果篮中是清洗干净没有冰镇的水果。  

将果篮交给紫藤,拂衣在柴铮铮耳边低声道:“姑娘,方才奴婢去买水果的时候,见到了徐家五郎的亲随青云和齐家不为了。”  

柴铮铮眼睛一亮,低声道:“哦?可打过招呼?”  

“打招呼了,青云和不为骑马也是要去旧宋门外,买些凉食冷饮。”拂衣回道。  

没等柴铮铮发问,拂衣继续道:“说是刚从城北回来,今日学堂休沐,便和学堂同窗一起去潘楼高乐一番。”  

柴铮铮笑着点头道:“倒是挺巧的,这都能让你遇见。”  

眼睛一转后,柴铮铮走向顾廷熠,道:“廷熠姐姐,听说徐五哥哥、顾二哥哥和我家表弟他们都在潘楼高乐”  

柴铮铮给齐衡送东西去,虽说是表弟,但也有些突兀。  

而顾廷熠给亲哥哥送,则没什么问题。  

潘楼,  

三楼雅间,  

房中没什么说话的声音,  

“咔嚓咔嚓”“嘶溜嘶溜”等啃嚼水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