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五郎受我鼓舞(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对!”  

“此话不错!听说你和靖哥儿一起来的皇宫?”  

“是。”  

“嗯,不用等靖哥儿他了,他如今还在皇后娘娘那儿呢!”  

“多谢大内官。”  

说完话,看着摆了下拂尘的大内官,高云青道:“卑职告退。”  

“嗯。”  

皇后殿内,  

皇后一脸笑容的看着正在和赵枋坐着说话的徐载靖,  

眼中除了笑意,还有不少对后辈的欣赏、疼爱神色。  

也不怪皇后对徐载靖有这般的感情,  

先不说皇后自己怀上赵枋,以及后来赵枋小时候被徐载靖救的那次。  

那些都是很久之前的事了。  

只说最近,  

因为张士蟠在皇宫禁卫中任职的事情,  

前些时日,听闻贝州出事,皇后为了将张士蟠从皇宫禁卫中弄出去,将赵枋遇到危险的可能降到最低,几乎是和皇帝撕破脸的,  

就连自请去皇后位的话都说出来了。  

因为这个,晚上徐载靖来宫里劝说的时候,也挨了皇帝的迁怒,被勒令去贝州查看。  

然后呢.  

贝州差点出了大事。  

如若贝州城中的军资真被烧了,那烧的就不止是大周子民的血汗,还是大周将士的战力。  

倒不是说皇后为此幸灾乐祸,贝州出事验证了自己的想法,乃是因为在皇后看来,徐载靖身上发生的事情,颇有些‘万事皆利于我的意思’。  

看着赵枋和徐载靖身旁,正在解说的顾廷烨,还有睁着大眼睛看来看去的廉国公嫡长孙卢泽宗,皇后眼中笑意更加浓厚了。  

“殿下,那贼人头目踩在盾牌上,一跃有这么高!”  

顾廷烨跳脚比量了一下继续,看了旁边的认真听的卢泽宗一眼,道:  

“看到此景,我心里着急啊!那长柄朴刀的威力,我是了解的!但!小臣我一眼就看出了那贼人头目的破绽!”  

赵枋和卢泽宗睁着大大的眼睛,连连点头。  

小内官庆云更是赶忙递上了润喉的饮子。  

顾廷烨点头致谢后,继续道:  

“就在此时,靖哥儿和小臣我心有灵犀,心意相通,就朝着我看出的那个破绽,引弓射去!”  

“二郎,那破绽是什么呀?”  

赵枋疑惑的急声问道。  

“嘿,殿下,破绽就是,那贼人头目居然没穿锁子铠!这腋下露在了我和靖哥儿跟前。”  

“任是他如何厉害,嗖,只是一箭,那贼首便受了疼,握不住长柄朴刀,从半空中掉了下来!”  

赵枋、卢泽宗听得入神,点头不迭。  

“嗖!又是一箭,便贯胸而出!”  

“嗖!第三箭就毙了那贼人头目!!”  

“哦!真,真是精彩!”赵枋叹道。  

顾廷烨笑了笑,道:“殿下,精彩的还在后面呢!”  

赵枋将茶盏递到顾廷烨嘴边,道:“快说,快说!”  

顾廷烨还没飘,躬身一礼后,道:  

“话说.小臣三面皆敌,但小臣看护的乃是靖哥儿后背,岂能松懈.”  

“我一听,便迈步上前,将手中长槊郑重交到靖哥儿手中,道‘五郎,莫负了我这柄杀敌槊刃!’”  

“靖哥儿受我鼓舞,重重点头后,奋力将槊掷出.”  

“我等又去了那贝州大仓!殿下,你猜怎么着?”  

赵枋和卢泽宗以及小内官庆云,皆是摇头。  

“只见那贝州大仓的高墙上,立了十几个凶神恶煞的贼人头目,见到我和靖哥儿就要喊弓手来射!”  

“但,他们见到我们身后的贼首后,皆是神色惶然!有的大惊失色,有的却似乎松了口气,见此时机咳”  

看了眼徐载靖,顾廷烨道:“靖哥儿,要不你来说说?”  

徐载靖摇头,道:“二郎说的精彩,我就算了!”  

顾廷烨看着殿内众人,点头道:“好!见此时机,我当即和靖哥儿对了个眼色,朝着那几个大惊失色之徒,引弓射去。”  

“我俩又往那大仓厚门射了几箭,靖哥儿身边的青云就要上到墙上时,贼人中忽有人大喊‘大周万胜,为国尽忠’的呼号,砍杀了身旁数人!”  

赵枋道:“可是那个姓杜的钤辖?”  

“正是!”  

顾廷烨又是一阵很有瓦舍单人说书神采的讲述,直听得赵枋、卢泽宗,乃至皇后都是一愣一愣的。  

当顾廷烨绘声绘色的说着‘长垣县南遭遇伏击,徐顾两人奋勇击杀强敌’时,  

皇帝所在宫殿,  

刚办完事情的大内官,看着在殿外走廊恭候的众大周臣工,笑着躬身一礼,摆了下拂尘后,道:  

“诸位大人稍候,奴婢这就进去通禀。”  

“有劳大内官。”  

进到殿内,  

一番禀告后,有些无精打采的皇帝点头道:“嗯,让他们进来吧!”  

“宣,诸臣工进殿!”  

待大臣们进殿,皇帝吩咐赐座后,道:“好,说说吧!皇甫爱卿,你先来!”  

“是,陛下!”  

皇甫尚书从袖中拿出一本薄薄的册子,展开后道:  

“陛下,据张将军复核,贝州大仓中现有乌锤甲,五万副,每副作价四十五贯。”  

“有朱漆山文甲,三万副,每副作价四十贯。”  

“有提刀,四万柄,每柄作价三贯三百文。”  

“有强弓,四万张,每张作价一贯八百文,”  

“有弓弦,九万余条,每条作价一百二十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