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少年犹可夸(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傍晚,  

汴京内城东南,  

春明坊,  

宽大的大门前立着两尊石狮子,  

石狮子个头比徐家的还要大一圈,大小约莫和齐家门口的差不多。  

门楣上挂着大大的牌匾,上书‘安国公府’四个鎏金大字。  

灯笼还未挂起的偌大院子,庭院幽深很是昏暗。  

有向妈妈带着两个女使捧着托盘,站在在一处院子门前。  

门内有人从托盘上拿起桃符道:“居然是宜春巷的东西,向妈妈真是有心了!怪不得咱们房里主母大娘子将差事交给你办呢!”  

“老姐姐言重了!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还请小娘和您多担待!”  

“一定一定!”  

“那我便告辞了。”  

“向妈妈慢走,我们小娘的谢意还请带到。”  

这向妈妈转身离去走了两步,身后的院子便关上了门。  

院子中愈发昏暗。  

在大宅里穿门过廊向妈妈走进了一处院落。  

演着游廊进到烧着地龙的正屋里间,  

屋子里,摆在罗汉床正中的桌几上点着蜡烛光线昏黄。  

向妈妈看着罗汉床上的一大一小的两人微微蹲了一下:“大娘子,奴婢回来了。”  

大人便是续弦到安国公四房的东昌侯秦家的二姑娘,外人见到也要称呼一声秦大娘子。  

坐着的秦大娘子点头道:“东西送完了?”  

“是。小娘托我转达她的谢意。”  

“嗤!那贱人会谢我?”  

“那院儿里的管事妈妈是这么说的。”  

向妈妈说着话,多看了秦大娘子几眼。  

“母亲,这样便是吃了一子儿吗?”  

秦大娘子对面的小姑娘指着围棋盘脆声问道。  

秦大娘子看了看棋盘笑着点了点头,看了进来的向妈妈一眼后,秦大娘子从罗汉床上站起身道:“芸儿,你自己多琢磨琢磨。”  

“是,母亲。”  

说完,秦大娘子迈步离开罗汉床朝着外间走去。  

刚进来的向妈妈也跟了出去。  

在外间站定后,  

向妈妈朝着外间的两个女使道:“你去问问厨房什么时候用饭,你去里间看着姑娘些。”  

两个女使应是后各自离开。  

秦大娘子低声道:“怎么了?另外几房的仆妇又说难听的了?”  

“大娘子,她们没有多说。”  

“嗯?那就是有别的事了?”  

“是奴婢去宜春巷的时候,碰到殷家哥儿了。”  

听到向妈妈的话秦大娘子整个人一滞。  

“碰到就碰到吧,他在徐家五郎身边不是挺好的么。”  

向妈妈点头后看着秦大娘子,低声道:“姑娘,我听着殷家哥儿与别人说话,好像是殷家哥儿娘子有身孕了。”  

秦大娘子看着向妈妈,向妈妈肯定的点了下头。  

秦大娘子面上有了一丝动容,深呼吸了一下后说道:“打听下大概日子,到时要送份贺礼过去。”  

“是!姑娘。还有一件事景明街侯府又派人来问了,问您什么时候和国公爷提一下翰哥儿差事的事儿。”  

东昌侯府便在景明街。  

“还说,谭家给徽先伯田家找的水军差事这么好,咱们家也不能弱了去!他们能办就办,办不了也让您把秦家给的东西要回去。”  

“呵!”  

秦大娘子气极反笑,面上满是讥讽道:  

“吝啬的本性还是没变!成亲的时候,说家里没有银钱,就给了那么点嫁妆。如今给翰哥儿求官职,倒是银钱不缺!要回去?哥哥嫂嫂倒是真能张的开嘴。”  

“你怎么说的?”  

向妈妈:“奴婢说,咱们也没料到家里老祖宗会身体不爽利,进不到宫里求不到陛下娘娘面前,让他们再等等。”  

秦大娘子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思索道:“这几年侯府产业没有变化,兄长他也没什么实权在手.给谭家送来的礼中,那几件好东西的来处可查探过了”  

向妈妈点头:“我男人问了老夫人身边的旧仆,都是之前徽先伯田家托侯府办事的时候送去的东西。”  

秦大娘子眼中满是思索的神色,用极低的声音道:“我那便宜嫂嫂的娘家送的?”  

向妈妈点了下头。  

“我那嫂嫂出身徽先伯田家,她庶妹可是荆王侧妃。”  

向妈妈眼中有些惊骇的说道:“姑娘,您是说是荆王府给侯府送去的?”  

秦大娘子看了眼里间方向,忧心忡忡的低声道:“但愿只是礼尚往来吧。”  

“对了,我记得那娘家侄儿出事之前,是陪着汴京的王府勋贵的世子们去养象所?”  

“是的姑娘。”  

秦大娘子眼睛动了动,思索片刻后道:“去,托人寻一些关于大象的书本,我要看。”  

向妈妈点头应是。  

安梅诞下孩儿的三天后,  

腊月二十九日,  

早晨开始天色便阴沉沉的。  

中午的时候,鹅毛般的大雪便开始下了起来。  

很快,雪花将徐家跑马场变成了白色,  

跑马场旁的马厩房中铺着一层干净厚实的干草,角落里还点着大大的炉子。  

一匹体格高大的神俊马儿大着肚子侧卧在干草上,身上还盖着毛毯。  

马厩房中,  

阿兰和寻书在龙驹身旁忙个不停。  

马厩房旁,  

徐载靖正扶着栏杆朝里面看着,一边是青云以及楚战等几个小子,另一边是徐载靖的两个兄长和师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