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集体发癫(2/4)
惊喜是同步的!
赵少主迫不及待问道:“有了这神器,是否能更快寻得压制蛊虫之法?”
温故点头:“用它可以观微小之物,或许能看见蛊毒原貌,寻找克制的办法。”
赵少主因刚才的视觉冲击,面色依然没有恢复,但眼中更多的是兴奋。
情绪过于激动,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温故道:“工期比较赶,暂时只能制得这样的。等工匠技艺提升打磨,镜头的倍数增加,还能再放大。”
不过也就是放大几百倍观察一些微小动物,细菌病毒是不要想了,观察寄生虫还是可以的。
赵阀这种大势力,肯定也组建了医师去研究邪疫,看情况,进展一直不佳。如今有了显微镜,肯定能够加快脚步!
嗯,还要再多挖一些医药相关的人才过来!
赵少主又问起庆云坊那边的窑炉和作坊。
温故说:“庆云坊已经停工,不过涉及这两个物件的匠人,暂时还留在坊内。“匠人们每人只负责一部分工作,并不知道会做成这样的物件。”
保密工作一直在做。
赵家主这时候终于坐下来,说道:“将那几位匠人和家眷接到赵家的工坊,好好安置。”
想了想,赵家主又道:“年后再开一坊,制作这千里镜和显微镜。加强守卫,还有,再多培养一些打磨技艺的匠人!”
温故也道:“确实要再多专向培养一些匠人,磨哪种镜片就一直专注那个,技艺提升会更快,也能更快制出符合要求的成品。
“我准备的这台显微镜和那个望远镜,单单磨镜头就耗费了不少时日。合格的成品有限,只赶制出来这么两个,这还是运气好,若是运气差,几个月都不一定能磨出来。”
一听这样,赵家父子俩也有了更强烈的紧迫感。谁能保证一直运气好呢?
想要得到更多的望远镜和显微镜,还是得从工匠这方面下手!
歆州能找的人数有限,但,可以放眼其他地方!
将此事列入计划。
赵姨父对温故说:“你身份特殊,虽然这两样神器对外保密,但难免会有人盯着你,可否需要给你多派几个护卫?”
以防温故思虑过重,心生排斥,赵姨父正要再解释劝导几句。
温故立刻接道:“那真是太好了!多谢姨父!”
以后出门有精英保镖接送,不用担心被人敲闷棍。在家的时候身边又多出几个劳力,发的工资肯定要添加到公所的经费里面。
多好的事啊,为啥要拒绝?
赵姨父一时沉默了。
赵少主也看了温故好几眼,在温故脸上没看出半点勉强。
这位表弟似乎挺想得开!
赵姨父:“那就给你拨五个护卫?”
温故:“十个吧,年后我事务还挺多的,人多些更有安全感。”
身边的护卫轮值,不用过度疲劳,更能保持最佳的武力状态!
赵姨父点头:“行,给你拨十个护卫过去!”
就凭温故的功劳,除了别的物资奖赏,护卫这方面算不上什么。
官职方面,就如一些老吏员所知道的那样,同样的头衔,行政级别差远了!
而温故现在就是这样,他自己依然想继续当坊长,不想挪位置。但首脑授予了他更大的权力!
除了钱粮货物,赵家主还答应了温故几个要求,比如,玻璃匠人从庆云坊迁走之后,温故想捞一批烧陶瓷的匠人过来。
只是烧陶瓷,不是大问题,赵姨父当场就应下了。
烧陶瓷的匠人可比烧琉璃的匠人数量多,培养起来也更快。
谈完工坊的事,温故又拿出一份纸稿,递给赵少主:“本来是准备送给你的年礼。”
赵少主不敢小看温故给的纸稿,赶忙结果一看,里面画的也是玻璃制品,也是“镜”,但用途明显与前两者不同。
“这个是?”
“也是游学时见过的,有人称它为‘叆叇’(aidai),也有人直白称呼为眼镜,对目力出问题的人有奇效!”
温故用简单的言语给二人解释了近视和远视问题。
“镜片还没有磨出来,合格的玻璃材料做出来不久,都消耗在制作望远镜和显微镜上面。”
赵少主能理解:“确实要以那两样神器为重!”
温故说:“若有余力,我还是希望工坊能把眼镜尽快制作出来。”
不管贫穷还是富裕,甭管身份贵贱,大部分人都会出现视力问题。
尤其是当下的文人,看书多了,不注意保养眼睛,出问题的概率更大。
“那些蝇头小字,看细书密信,目力没问题或者问题不大的,可以用放大镜。目力有问题,且明显影响的,就得借助眼镜了。”
放大镜这东西,赵家主以前就知道,温故也说制作出来一个,送给了沈夫人。
赵少主才从沈夫人那里见过,连连点头:“放大镜确实方便看细小的文字。”
温故说:“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但要是戴上了对应的眼镜,则笔画倍明!”
如今歆州境内,有才学的人还是不少的。
青壮年的,高度近视眼,能做的工作有限,四肢健全却很少出门。
年纪大但身体好的,又有老花,也是同样被限制,看文书费劲,办公效率还低。
温故:“如今人才紧缺,又正是用人的时候,若是这两类眼镜能解决目力难题,就能多一些人手为歆
赵少主迫不及待问道:“有了这神器,是否能更快寻得压制蛊虫之法?”
温故点头:“用它可以观微小之物,或许能看见蛊毒原貌,寻找克制的办法。”
赵少主因刚才的视觉冲击,面色依然没有恢复,但眼中更多的是兴奋。
情绪过于激动,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温故道:“工期比较赶,暂时只能制得这样的。等工匠技艺提升打磨,镜头的倍数增加,还能再放大。”
不过也就是放大几百倍观察一些微小动物,细菌病毒是不要想了,观察寄生虫还是可以的。
赵阀这种大势力,肯定也组建了医师去研究邪疫,看情况,进展一直不佳。如今有了显微镜,肯定能够加快脚步!
嗯,还要再多挖一些医药相关的人才过来!
赵少主又问起庆云坊那边的窑炉和作坊。
温故说:“庆云坊已经停工,不过涉及这两个物件的匠人,暂时还留在坊内。“匠人们每人只负责一部分工作,并不知道会做成这样的物件。”
保密工作一直在做。
赵家主这时候终于坐下来,说道:“将那几位匠人和家眷接到赵家的工坊,好好安置。”
想了想,赵家主又道:“年后再开一坊,制作这千里镜和显微镜。加强守卫,还有,再多培养一些打磨技艺的匠人!”
温故也道:“确实要再多专向培养一些匠人,磨哪种镜片就一直专注那个,技艺提升会更快,也能更快制出符合要求的成品。
“我准备的这台显微镜和那个望远镜,单单磨镜头就耗费了不少时日。合格的成品有限,只赶制出来这么两个,这还是运气好,若是运气差,几个月都不一定能磨出来。”
一听这样,赵家父子俩也有了更强烈的紧迫感。谁能保证一直运气好呢?
想要得到更多的望远镜和显微镜,还是得从工匠这方面下手!
歆州能找的人数有限,但,可以放眼其他地方!
将此事列入计划。
赵姨父对温故说:“你身份特殊,虽然这两样神器对外保密,但难免会有人盯着你,可否需要给你多派几个护卫?”
以防温故思虑过重,心生排斥,赵姨父正要再解释劝导几句。
温故立刻接道:“那真是太好了!多谢姨父!”
以后出门有精英保镖接送,不用担心被人敲闷棍。在家的时候身边又多出几个劳力,发的工资肯定要添加到公所的经费里面。
多好的事啊,为啥要拒绝?
赵姨父一时沉默了。
赵少主也看了温故好几眼,在温故脸上没看出半点勉强。
这位表弟似乎挺想得开!
赵姨父:“那就给你拨五个护卫?”
温故:“十个吧,年后我事务还挺多的,人多些更有安全感。”
身边的护卫轮值,不用过度疲劳,更能保持最佳的武力状态!
赵姨父点头:“行,给你拨十个护卫过去!”
就凭温故的功劳,除了别的物资奖赏,护卫这方面算不上什么。
官职方面,就如一些老吏员所知道的那样,同样的头衔,行政级别差远了!
而温故现在就是这样,他自己依然想继续当坊长,不想挪位置。但首脑授予了他更大的权力!
除了钱粮货物,赵家主还答应了温故几个要求,比如,玻璃匠人从庆云坊迁走之后,温故想捞一批烧陶瓷的匠人过来。
只是烧陶瓷,不是大问题,赵姨父当场就应下了。
烧陶瓷的匠人可比烧琉璃的匠人数量多,培养起来也更快。
谈完工坊的事,温故又拿出一份纸稿,递给赵少主:“本来是准备送给你的年礼。”
赵少主不敢小看温故给的纸稿,赶忙结果一看,里面画的也是玻璃制品,也是“镜”,但用途明显与前两者不同。
“这个是?”
“也是游学时见过的,有人称它为‘叆叇’(aidai),也有人直白称呼为眼镜,对目力出问题的人有奇效!”
温故用简单的言语给二人解释了近视和远视问题。
“镜片还没有磨出来,合格的玻璃材料做出来不久,都消耗在制作望远镜和显微镜上面。”
赵少主能理解:“确实要以那两样神器为重!”
温故说:“若有余力,我还是希望工坊能把眼镜尽快制作出来。”
不管贫穷还是富裕,甭管身份贵贱,大部分人都会出现视力问题。
尤其是当下的文人,看书多了,不注意保养眼睛,出问题的概率更大。
“那些蝇头小字,看细书密信,目力没问题或者问题不大的,可以用放大镜。目力有问题,且明显影响的,就得借助眼镜了。”
放大镜这东西,赵家主以前就知道,温故也说制作出来一个,送给了沈夫人。
赵少主才从沈夫人那里见过,连连点头:“放大镜确实方便看细小的文字。”
温故说:“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但要是戴上了对应的眼镜,则笔画倍明!”
如今歆州境内,有才学的人还是不少的。
青壮年的,高度近视眼,能做的工作有限,四肢健全却很少出门。
年纪大但身体好的,又有老花,也是同样被限制,看文书费劲,办公效率还低。
温故:“如今人才紧缺,又正是用人的时候,若是这两类眼镜能解决目力难题,就能多一些人手为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