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一拍即合(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进城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点点小扰动,与原本的计划有些许出入,但车队最终还是没有停顿,一路来到四海坊。  

歆洲城里特意给他们留出来的一个坊,他们四个家族,以及下属护卫随从等等都能入住。  

坊内四家分开,各有屋院。  

冯载宁和祖母住进属于他们冯家的那套院落。  

放在以往,以他们的家资,当然看不上这点地方。但如今形势不一样了,能有一坊之地,确实是能暂时安下心。  

祖母魏老夫人坐下缓了缓,看着北地建筑和装饰风格,很是感慨。  

“一别数十载…”  

魏老夫人其实出生在北地,这次作为第一批迁入,也是因为她比冯家其他人更了解北地的人文风貌。  

“离开北地大半生,再回来,已不适应了。”  

年纪大了,精神有些萎靡。  

冯载宁让祖母先歇息,他则来到收拾出来的书房。  

旁边一位亲信走过来,没有其他人了,才低声道:“这地方也太小了。”  

冯载宁也觉得小,但如今情势不同。  

“这种时候,有住的地方,住得下,很不容易了。”  

随后陆续进来几名亲信,跟冯载宁说了说打听到的消息。  

比如这扩建房屋。  

想要扩建,地皮不是难事,但是建材和工匠都不多,尤其是建材,去市集打听一圈就知道,这歆州城,除了少数身份贵重的大人物手里还囤了建材,其他的,一半以上被万福园预定了。  

万福园背后的金主可不少,没谁愿意直接得罪这一大批人,  

这园子还是得到赵家默许的。  

“我们去打听了今年北迁的其他人的情况,相比之下,咱们这地方是最大的!”一人说道。  

他们所住的四海坊,赵家已经提前建了一批房屋,不能跟以往的居住条件比,但是放在当前的世道,已经很不错的了。  

书房逐渐安静下来冯载宁一直坐在哪儿没说话。  

“少主?”有人试探道。  

冯载宁看过来,眼神微沉:“房屋建材都只是小事。”  

他这时候在乎的,并不是什么大房子、大院子。  

一路由南往北,最在意的事,能否带着族人活下去!  

以及,能否…让家族更进一步!  

“一路奔波,大家都疲劳,先休整两日。提醒大家,不合适的话别乱说!”  

“是!”  

冯载宁又想到了路上见到的宝桥。  

确实会派人去打探,但这种时候不方便派太多人过去。  

四海坊内一片忙碌。  

周围其他坊的人很是好奇。  

但四海坊的坊门口特意安排了人,回绝前来拜访试探的客人。  

这晚,冯载宁思虑较多,心绪不稳,又到了一个陌生地方,原想着睡不安稳,但一路过来身体很是疲劳,竟然一觉睡到天亮。  

次日醒来,也不敢多休息。  

“今日恐怕有许多贵客上门。”他吩咐家中仆从多做准备。  

想着之前看过的那份名单,冯载宁心中已有了谋算。  

这份名单里面,有一些画了重点关注的标识。  

比如以前的权贵,又比如现在的新贵,这些人恐怕不会屈尊前来。  

还是得自己备上厚礼前去拜会。  

城中新贵里面,他打算先从沈家下手。  

正想着呢,管事来报,说沈家的沈清和沈流兄弟俩前来拜访。  

冯载宁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谁?哪个沈家?”  

管事也很是激动:“赵家那位沈夫人的沈家!”  

沈家是新贵,虽说以前也是商户,但如今身份大大不同,在这歆州城能跟赵家旁支的人公然干架。  

此前打探消息的时候,听说沈家那兄弟俩有些嚣张和傲气。  

此时竟然是那两人亲自前来,还是今日访客里面第一个来的!  

激动之余,心中也有警惕。  

虽然不知对方的来意,但确实有利于自家的谋划。  

很快,沈家兄弟被迎进。  

冯载宁面上带着真诚热情的笑意。  

然后发现,沈家那俩脸上的笑容比他更真诚,更热情。  

冯载宁:???  

沈家清流兄弟两人,此时是真激动。  

四海坊入住的这四家人,他们打听到信息,四家以前都是做海贸的,非常有钱!  

四家以冯家为首,他们就先找冯家。  

若是冯家一家就能填补剩下的钱粮缺口,他们便不必再找其他人了。  

前一天不适合,今天大早上就开始准备,坊门一打开就跑过来了。  

另一边。  

景星坊,温故也算着时间。  

沈家那俩应该行动起来了,关乎钱袋子和面子,肯定会非常积极,这段时间跑动不少,必定不会错过四海坊的那几个富户。  

第一天交朋友,第二天谈生意,最多不会超过三天,就会带人过来。  

何大告诉温故:“又有新来的人,来景星坊打探消息的。那些人像是经常晒太阳,有些偏黑,但又不像是寻常村户人家。”  

温故问:“有多少人?”  

何大不确定:“大概两三个?或许还有我们没发现的。”  

温故心道:两三个够什么。  

他说:“不必理会,寻常处理。”  

何大也没太在意。  

他们这儿就没缺过打探的人,一开始是本地的,后来是北迁到此的新住户们,几乎都派人来探过消息。  

景星坊似乎还是和平时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