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水晶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裴璟考虑之后,出于好奇心,还是过来瞧瞧。  

第一天,图纸上所绘长桥的模型材料尚未集齐,不过温故请他帮忙做了别的设计。  

温故在办公的院子专门清出来一间房。前段时间改造过,现在可以投入使用。  

裴璟原本只是出于好奇和利益方面的考虑,过来探一探。玩着玩着,倒也玩出几分兴趣。  

数日后。  

祥汇坊,沈家族亲所住的坊。  

温故带人,把一个长箱子搬运进坊。  

坊长是沈家旁支的人担任,但对方心里有数,不认为自己跟温故是一个级别。  

坊长跟坊长是不同的。  

一坊之内,有的坊长是受气包,有的坊长是实权一把手!  

见这边有贵重物品,沈家坊长特意多派了两个人帮忙抬箱子。  

沈家。  

还是那个大书房。  

和上次相比,这次过来的人没那么多,但到场的都是在自家有话语权,或者财务相对自由的人。还多了几位族中长辈。  

他们是听说庆云坊新制了件珍奇之物,温故想把此物出了,填补工房损耗。  

若真是珍奇之物,他们确实有兴趣。  

但若只是夸大…  

他们原本想着,就算看不上眼,也给这位很有本事的表少爷捧捧场,  

温故到场,众人一番礼仪寒暄。  

在沈流不耐烦催促的时候,众位族亲才消停。  

温故也不再废话,让人打开箱子,小心取出里面的物件。  

为了展示,温故特意找虎威镖局借了两位身材高大、孔武有力的镖师过来。  

来之前,在景星坊已经让两位镖师排练过。  

此刻,两位镖师还是浑身紧绷,生怕一不小心碰坏其中某个环节,卖掉他们都赔不起!  

大书房里,喝茶的喝茶,低声闲聊的闲聊。  

直至,箱子打开的那一刻。  

室内皆静。  

随着两位高壮的镖师将物件缓缓抬起,室内出现此起彼伏的吸气声。  

只见,一颗颗带着碧色的透亮珠子串成串,编成帘。  

珠子颜色深浅不一,但串在一起的时候,色泽浓淡相宜,整体看上去,每个细节都恰到好处。  

抬起的时候帘身晃动,就像水面上荡起了碧色波纹,又像细碎的水花跃起变成了门帘,如梦如幻!  

温故观察着室内众人的神色变化。  

若是纯无色,喜欢的人反倒少了,这时代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彩色宝石。  

金银,彩宝。  

这种除色失败的,带颜色的珠串门帘,正正好!  

“此物就是耗费众多顶尖匠人心血,才烧制而成的,水晶帘!”  

沈清走近,抬手轻触,咽了咽口水:“果真是水晶帘!”  

沈流也看得激动,本想吟诗赞奇物,奈何自身没文化,只得一句:“好特么闪眼!”  

温故笑道:“还有更闪的。”  

比手势给两位镖师示意,让他们抬帘子换个方位。  

他看了今天的天气,掐时间过来。  

两位熊健的镖师绷着脸,谨慎又谨慎地,在围过来的一群沈家族之中,挪着小碎步,靠近有阳光的门窗处。  

随着移动,珠帘轻晃。  

整体看上去有一种自然的,波浪起伏的渐变,如碧波荡漾,反射出星星点点的亮光。  

屋内又是一阵更粗重的吸气声。  

有人目光沉迷:“这可是真正的水晶帘,不是文人诗词中的比方!”  

诗词之中,文人们总会把澄澈水面、湖面、水幕比作玻璃镜、水晶帘。  

然而,此时此刻,文人诗词中的虚拟比喻,具象化,实体化了!  

好特么闪!!  

屋内众人围上去,细细观看。  

温故待在一旁,留时间给这帮土豪们品鉴。  

这些珠子都是试验过程中做出来的,不只是脱色试验,还有其他几项试验,所有不达标的全部拿出来。  

达不到温故的要求,但可以做成其他物品。  

为此,特意请裴璟设计绘制了水晶帘的色彩原图。给设计费的那种,即便裴璟不在意。  

玩了这么多年水晶,裴璟更懂得如何展现晶石的美。不会雕刻,但懂观赏品鉴。  

不同颜色的晶石,哪怕只是细微差别,也会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裴璟刚看到这些珠子的时候,有种三观重塑的混乱。  

后来在温故的劝说之下,裴璟强迫自己无视这些人造的晶石,把它们换成天然水玉,画设计图便是灵感爆发,一挥而就!  

把那种细微的色泽变化,在纸上进行艺术性的排序串联!  

有了图,温故又请了几位的对颜色敏感的匠人,照着图纸加工。  

最终得到的成品,还算满意。  

看到这些土豪们的反应,就更满意了。  

温故先说明:“此物并非天然的那种水玉晶石,是烧制的玻璃。”  

“知道知道!”有人心不在焉应声。  

有关系吗?  

水玉晶石,某些净透的宝石,全都曾被玻璃指代。玻璃也是贵词!  

至于烧制?  

他们不在乎是不是烧制。  

同样烧瓷器、烧琉璃,但烧出来的东西,身价千差万别,有的能成为皇室贡品,有的只能充斥市井!  

同理,玻璃物件也一样。  

值不值得,他们自己会判断!  

温故又继续介绍了这幅门帘的细致工艺,包括里面串珠的线:  

“顶级混合线,纤维与金属的结合,比纯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