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水晶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回到景星坊的办公地,温故拿出纸,新画了一张草图。  

画的并非长桥的全貌,而是跨越两坊中间的这一段飞桥。  

画完之后放到一旁,温故思量起打听到的裴家的消息。  

裴璟因为小时候得过一场险病,所以体格与他哥不一样,不是健壮的那类。但也不至于病弱。  

裴家基因确实很强,裴璟扛过幼年时期的险病,即便不够强壮,但比起寻常读书人,还是要强一些。  

外表看上去顶多一个清秀文人,但体质若是真病弱,也扛不到现在。  

世道乱起初期,裴家还在皇都,那是压力最大的时候,也是一场精神和体质上的考验,扛过来才能幸存。  

也确实有才华,毕竟曾打算走科举的,又出身勋贵之家,文化和艺术方面的见识,非寻常读书人可比。  

不错不错!  

温故看看外面的天色,离坊门关闭还有段时间,于是写了一份名帖。  

之前裴璟来景星坊的时候,留过地址。  

温故让常顺往裴家走一趟。  

双方还没有很熟悉,又是勋贵之家,有些讲究,所以先写了一张名贴。就是约个时间,看主人家方不方便。  

常顺动作很快,只是送了名帖回来,面色古怪。  

“怎么了?”温故问他。  

常顺看看身周,没其他人,便低声把前往裴家的所见所闻说了说。  

“裴巡卫回来了…”  

就是裴璟他大哥裴珺,巡卫司主官,传言是个狠人。  

赵家新办的军事机构,能成为巡卫司的主官,不仅说明得到信重,还很有手段。  

“里面一阵鬼哭狼嚎的,有男有女,好像还有人想骂,但又像是很快被堵住了嘴…”  

“小的没进院,也不敢多看,只把帖子送了就回来了。但是,细细回想,当时好像是听到了些许…拳脚到肉的声音。”  

温故暗暗点头。  

果真是个狠人。  

只不过,恐怕去裴家的时间得后延了。  

“时间不合适啊。”  

裴家现在明显是家庭矛盾爆发期,近些天应该都不太合适。  

正想着呢,裴家有人送了裴璟的回帖。  

温故原以为裴璟约的是数日以后,但打开一看:  

“明日?”  

裴家的家庭矛盾从爆发到解决,竟如此短暂?  

裴家老大不愧是年纪轻轻就能当巡卫司主官的人,真利索啊!  

不知道裴璟学到了他兄长几分火候。  

温故摩拳擦掌,期待万分。  

捞过来捞过来!  

身份够,学识够,能抗压,若是还有些手段,正合适啊!  

温故跑去库房精心挑选了一套小礼品,都是与书画相关的——  

数份较为稀有的颜料,几个装订好的方便记录的笔记本,外加两支从道长那里薅来的炭笔。  

以裴家的家底,不缺好东西。新奇的东西反而合适。  

还能让裴小郎君感受一下他们景庆两坊的文化特色。  

次日,温故带着随行人员和精挑细选的小礼品登门。  

裴宅门口已经有家仆候着。  

裴璟派人特意等在此,见到温故,一路直接引到裴璟所住的院子。  

今天的裴宅极为安静。  

家仆们都规规矩矩,眼神不敢乱瞟,更不会去交头接耳。  

各院落也都是安安静静。  

整座宅子里,似乎还有着些许恐惧的气息残留。  

温故打听到的消息里面,裴家可不止这点儿仆从,现在瞧着冷清,或许老老实实待在室内,又或者是…清理过了。  

想到昨日常顺回去说的话。  

这情形,应该是裴家老大暴力整顿的结果。  

裴璟此时在他自己的书房。  

桌上有摊开的画纸,但只是草草画了几笔,没有继续下去。  

裴璟坐在桌边,把玩一块晶石。  

听到外面的动静,裴璟才收回心神,面上带起客套的笑意,起身迎过去。  

来往寒暄几句。  

裴璟说道:“家兄事务繁忙,今早已经去了外城区,不在家中。家父昨日不小心摔断了腿,尚需静养。”  

温故也顺着说:“那就不去打扰老爷子了。”  

“多有怠慢。”  

“客气客气。”  

今天整个裴宅的气氛都有些僵硬,裴璟似乎也被家中事务影响心神,因此温故也不扯别的话题。  

“今日过来,是寻求裴兄帮助的!”  

“哦?不知温兄为何事所扰?”  

两人往书房内走。  

书房里面放了炭炉,用的是上好的无烟木炭,  

屋内被烘得暖和。  

一部分天窗和窗户用了明瓦,透光性虽不如玻璃,但比窗纸要好多了,还能防风防雨。  

这也是贵物,尤其是在如今的乱世里,没有一定财力和身份,根本用不起。  

有两扇窗户用的是窗纱。  

疫气四起,天冷时关窗还好,但天热时,关窗实在感觉闷,又不敢经常把窗户打开,于是越来越多的人用昂贵的纱织物代替窗纸,蒙在窗户上。透光透气,又能挡住劲风。  

有条件的家里会再加一层窗板,必要时可以把窗关严实。  

来到书桌旁,温故拿出画,让裴璟看了他画的那张飞桥。  

建筑结构层面有专业的工匠师傅去分析,他今天来找裴璟,确实也是想从艺术层面请教,该做什么样的修改。  

裴璟听温故介绍着画上一些疑问部分。  

听说飞桥上也要用到晶石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