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公告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次日,去姨母那边问安,铁头还以为要回去了。  

温故说:“别急,咱们再混一餐。”  

提前让人询问了表哥那边的空暇时间,正好是到吃午饭的时候,那就吃饭说事一起吧。  

赵表哥已经知道蜂窝煤炉的事情,除此之外,他爹也表明了态度,想要给温故多加一重保障。  

“你这次又立一功,我爹会把你的身份告知更多人。”  

让这歆州城里更多人知道温故的身份,知道这位表少爷是赵家看重的,别不长眼去为难。  

以后温故若是想去坊市做什么买什么,那些势利小人也会有所顾虑。  

“劳姨父费心了。”温故叹道。  

“不出两日,歆州城里,有点地位的人都会知道你的身份。你要扬名了!”赵表哥笑道。  

小小坊长又如何?  

他们赵家罩着的人,谁敢去为难?  

赵少主还以为温故会不好意思,却听温故问道:“只有歆州城?”  

“哟呵,你小子还挺贪心的啊。”赵少主正要调侃几句。  

温故凑过来说:“其实原本也给表哥你准备礼物了的,奈何身边没有相应的人才,一时间做不出,拿不来实物,只能送一个点子,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建议。希望表哥你别嫌弃。”  

嘴上说得为难,眼里的神色“信我,很好的建议”!  

赵表哥好奇了。  

作为赵阀少主,他身边真不缺好东西。而有用的建议,对他更重要。  

“说说。”  

“表哥,我知道你手下文士和工匠很多,不如,办个报纸试试?”温故说。  

如今六大阀又打不起来,后勤跟不上,战线拉不长,外面受到的限制太多,都是抓紧时间强大自身,抢人口抢人才,扩大自己的名气。  

然而信息不畅,大户人家有自己的消息渠道,但其他更庞大的人群,依然处于消息闭塞中。  

现在各大势力的策略,是要对外展现实力吸引更多大户和人才。  

“只要不把核心机密泄露出去,只是让更多人知道这边有多好,有什么优待,何愁人才不来?  

“除了这些,还能告知大家如何预防疫病,平时生活中的注意要点,这里又出了什么人才,得到了怎样的优待…  

“好的事情得广而告之!”温故说道。  

还方便招聘呢!  

他想招几个民间技工,消息都传不出去。  

报纸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以前世道没乱起来的时候,官方有邸报,民间也有小报。  

本朝有进奏院,这个合法搜集情报传递文书的机构,在经过权力的膨胀又收缩之后,被掌权者并入枢密院之下。  

邸报,官方报纸——枢密院审查,进奏院抄传。  

民间小报——未经官方机构审定的非法出版物。  

虽然上头有禁令,但也只是让这些非法出版物不那么嚣张,依然屡禁不止。  

直至乱世,一切才停滞。  

现在,温故再次提起。  

世道乱了,但民间对信息的需求只会更大!这关乎生存!  

赵少主沉思。  

他们歆州各城镇,其实有张贴布告的地方,传达重要消息。  

因此,也没想过费心思搞个小报出来。  

但温故的建议,时机非常好,确实很令他心动。  

如今,北上的人越来越多,远不是去年的情势了。  

他们赵家也会继续拿下周边的城镇,掌控区域会越来越大,手下的人越来越多,确实需要报纸这种形式去传达信息。  

若是做成了,也能扩大赵家的威信。  

赵少主抬手。  

旁边的文士递过来一份名册。  

上面记录了一些人原本的身份和现在的职务。  

赵少主针对性地找了几页。  

嗯,想要办报,人选确实有,可以迅速办起来。  

手指点了点名册上的人名,赵少主道:“原枢密院高官之子,有办小报的经验,合适。”  

温故一愣。  

等等!  

这句话槽点颇多啊!  

“父亲是官方机构高级官员,儿子办非法出版物?”  

表哥:“嗯。”  

给个眼神自己领会。  

温故:“…哦,没事。”  

只是明白了,为什么以前朝廷的禁令禁了个寂寞。  

就说么,那些个传播广的小报,真有决心禁,哪有禁不了的。  

想着歆州官方报纸这东西,肯定会严肃审核办理,不一定能很快出来。  

温故又说:“还可以在合适的地方竖几个公告栏,就像布告那种,在固定的地方悬挂张贴。”  

歆州城也有,但只局限在核心地段的某处墙面和城门口。  

“若有报纸,就无需公告栏了。”赵少主说。  

“我能在我们坊那儿搞个公告栏吗?”这才是温故的目的。  

赵少主看向温故:“你要搞那个干什么?”  

温故道:“报纸弄出来,传达的消息也就那几类。我是想找个地方贴招聘启事。  

“我想招几个会手艺活儿的匠人,不需要很好,凑合就行,平时刻个章,做点小工之类。”  

赵少主本想说把赵家的工匠借过去,一听温故说刻章做小工,又止住了。  

确实大材小用。  

至于温故说的公告栏…  

景星坊和庆云坊都不靠近中轴线大路,影响不大。只要不涉及敏感的政治方面事务,其他的,倒也无所谓。  

现在世道有异,许多事情放得宽,温故说的这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