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再加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因为有诸多事要商议,温故留在赵宅住了一晚。  

糖和肥皂是姨母当前最看重的。温故顺手带过来的盐,算是锦上添花。  

如今赵家用的细盐也不差。  

盐,就不属于正式的礼了,温故没有用礼盒精装,只用了陶瓷罐子。  

姨母沈夫人试过之后,将盐列入了另一项计划。  

虽然没有跟温故明说,但是温故已经察觉到,赵家似乎已经握住了一条盐的来源。  

或许现在还有些紧缺,但很快就会变得充足。  

不缺盐是好事。  

粗盐提纯除杂的改良方子,也记了道长一功,这几样功劳,只要青一道长不作死,建个大道观完全没问题。  

当然,这只是允许建,态度更宽容,而不是帮着建。  

建筑材料那些消耗,还得道长自己继续攒。这次功劳换得的,可建不了大道观。  

不过温故相信,有这个大饼摆在前面,道长肯定会充分展现他耀眼的才华。  

糖怎么使用,温故只要给一点点灵感,这些世家大族自己便会玩出花来。  

眼下,相比起盐、糖,温故自己更看重的是肥皂。  

等冬季过去就是肥皂消耗的时候,得趁现在多囤些才行。  

虽然给姨母的那份单子上写了各种香皂药皂,但温故的是硫磺皂。  

“驱邪效果会非常好!”温故是这么说的。  

效果好不好,姨母会请医师去确认药性和效果,再确定是否投入生产。  

温故还要了一批煤,当前也有人称之为石炭。  

有点身份的人不爱用煤,气味大,除了冶铁相关,煤炭是条件一般的家庭用以取暖或炊事用。至于外面更底层的小老百姓,连煤也未必用得起。  

温故提起煤炭,沈夫人没在意,只以为温故这位坊长是要回去给坊里人取暖。  

如今附近木柴难得,寻常人在歆州城附近根本砍不到柴,还得挨冻,所以城中有些人是做活儿换煤炭。  

只是些许煤炭,沈夫人随口就同意了,还叮嘱:“可要留意石炭的炭毒!”  

说完还是有些担心,在温故离开之后,又让人送过去一批上好的无烟木炭。还挑了个精致文雅的铜手炉一起送去。  

温故前脚回到景星坊,后脚就是大批货物送来,有沈夫人给的,也有表嫂送的。  

这些都清点入库,温故自己用不上,可以拿出来做奖励,提振士气。  

看货物单子的时候,温故发现,沈夫人又送了一批盐糖过来,当然不是让他再去炼制,只是供应生活所需。  

等姨母那边工坊开工之后,更精细的盐糖也会送过来。  

盐、糖、药皂那些东西,以后温故这里都不会缺。  

坐在书房,温故在纸上简单计算。  

他跟姨母商议过,对上层交易也了解个大概。  

冬季前后,正是交易频繁的时候,邪物的威胁性降低,南北贵族之间,北地大户之间,各种应酬往来,需求量大。  

这类精细物品就很符合送礼要求了,那帮大户不管什么时候都很讲求品质品味。  

所以,不会久等。  

隔日,又有一批建材和粮食送过来。是姨父那边给的。或许是已经从姨母那里得知盐糖皂的事,另送了一批物资。  

这些不是给坊里的,而是给温故本人的,属于他自己的财产。  

北地的冬季,第一场雪早就停了,但气温并没有回升,站外面呼吸能看到明显的白气。  

河水就算没有枯竭,离结冰也不远了。  

听着何大传来的歆州内外城的动向,温故思量着。  

外城区的军坊依然比较空,狝狩军大部分还在外面。  

南边北上的船队,在秋冬季节,整个北方能走的水运就那么两条,狝狩军清扫威胁的同时,也会去接应那些船队。  

到现在为止,回来得少,未必是遇到麻烦,也可能是还有很多队伍没有到达北方。  

“这个冬季,比上个冬季,北迁的大户要多出许多。”  

好事!  

温故就喜欢那帮财大气粗的富户!  

想着手中的待办事项,温故披上大氅,捧着铜手炉,溜达到对面庆云坊。  

青一道长现在终于无法悠闲了,亲自把送来的那一批丹房器具清理归类,然后对着温故给的那张任务清单写写画画。  

现在干劲十足!  

搬到庆云坊的那天,他把道观的位置风水都看好了。  

在哪儿盖,什么朝向,一开始盖多少房屋,后续能如何扩建,将来会怎样辉煌…  

等等那些,全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如今,地皮都敲定了,上头的关系也已通过狗书生打点好。  

就等赚钱盖道观!  

心情好,见到温故的时候,青一道长面上都多了两分笑意。  

哎,虽然这狗书生…有时候确实挺坑的,但说把东西搞来,真就搞来了!  

他也知道这狗书生有套路,但是!  

在哪做事不是做呢,至少在这儿他能获得自己想要的。  

青一道长自我安慰,调整心态。  

等将来我扬名,提升地位…  

“进度怎么样?”温故走过来问。  

“前面几个疑问解决了,后面的还需要时间。”青一道长指着温故给的那张清单说。  

上面每个大类下方,有诸多小问题。  

现在挨个解决。  

温故扫了眼清单上已经搞定的那几样,心中有了数。  

也不打算在这里影响道长的心态,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