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搞事(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的人,多少有些自制力。  

动荡一天一夜的芦花巷,沉寂下来。  

屋里,梁夫人取出一个木质印章。  

这是严老大亲自给儿子刻的印章,是一个老虎的头像,并不精巧,图纹也不够生动,但此时却承载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梁夫人拿着这个印章,在一块块素布上,印下虎纹。  

严老大刚出事的时候,她就对老三有怀疑,对城中插手的其他人有怀疑。原本,想活下去只能忍,如今却有了另一种选择。1  

一个可能会改变大家人生的选择。  

那就无需再忍下去了!  

半掌大的印章沾着印泥,重重压在又一块素布上。  

次日,天蒙蒙亮。  

白芦县城好像还是平时的样子。  

幸存的县民们,麻木地重复前一天的事情。  

一切似乎并无变化。  

只是在不起眼的芦花巷,从一户户住宅里,三三两两走出来一些人。  

每一户为首的人,取过一支香点燃,拜过神像之后,插在一个大香炉里。  

沉默地进行着约好的仪式。  

原本只有香灰的香炉,很快被一支支香填满。  

随后,林二当家取出来三根大号供香,每根能烧三四个时辰的那种。这是他们以前在一个庙里找到的。  

梁夫人取过一支点燃,拜过神像后,插在香炉。又让年幼的儿子照做,握着幼小的手掌插一支香。  

林二当家点燃最后一支插上。  

两名孔武有力的壮汉抬起大香炉,走在前面。  

香炉里的香灰填过草药,加上香燃烧的烟气,这些会护着他们,减少邪物寻过来的几率。  

偶尔几个邪物靠近也没关系,现在气温低,他们能轻易解决。  

香炉之后,林二当家和梁夫人跟上。  

身侧和身后都站着不少武人,呈护卫、跟随之态。  

再后面,跟着的也都是芦花巷里相熟的人,都是自己人。  

一群人从芦花巷走出,朝着城门口过去。1  

附近,大早上出门砍柴的人见状,惊得刚迈出家门的脚又缩了回去。没一会儿又探头探脑。  

芦花巷那边,有这么多人吗?  

这是要去干嘛?  

城门口。  

守卫们跺了跺有些发麻的脚。  

看着脚上的布鞋,他们琢磨着什么时候能攒一双更厚些的布靴。  

今日得再从砍柴的、在外寻摸食物的人那里多薅一些。  

上头说收一半,但实际收多少,还不是他们这些守门的人说了算?  

城里那些有背景有势力的人,他们不敢出手,但那些零散的县民,都是他们捞油水的目标。  

怎么,不服?  

不服你去告我啊!  

看上面那些老爷理不理你们!  

深秋的清晨气温低,他们活动着手脚,耍弄着刀枪,闲聊着。  

虽然冷,但一想到这种温度下,外面的那些怪物构不成威胁,中邪的几率也大大降低,心情就松快几分。若是今天能多捞些油水,就更好了。  

“上头说,芦花巷的那群人,今天要出去祭奠。”一名守卫说道。  

“又出去?他们不是才出去过吗?”另一人不满。  

“唉谁知道呢,就他们事多!反正上头通知了一声,让咱们给个方便。”  

意思就是别卡着要东西。  

没油水捞,他们当然不爽快。  

一想到那天出城的马和马车,他们心中翻涌着酸意和嫉妒。  

论出身,芦花巷那些人比他们还差呢,竟然都能骑马坐马车了!  

一群贱民,配吗?!  

瞧着吧,严老大出事,昨天芦花巷又斗了一通,指不定乱成什么样。没准很快会被城里其他势力瓜分掉。  

“咱们这白芦县城里,还轮不到他们嚣张!”2  

在这白芦县城里,论权势,排下来,除了县尉老爷,还有其他好几家呢,怎么也不会轮到芦花巷那边的贱民。  

“行方便归行方便,但挑几个人卡着要点东西总行吧?”  

“那就见机行事,三五个人,放就放了,如果他们人太多,怎么也不能就这么放他们过去,你们说是…吧。”  

说话的那名守卫瞪大眼,惊得差点咬到舌头。  

其他守卫顺着视线看过去,呼吸不由一窒。  

香炉飘动的烟气后面,有多少人?  

一百?  

两百?  

还是更多?  

无人骑马,无人乘车。聚集在一起步行而来。1  

林二当家今天明明没有骑在马上,没有居高临下的视线,只拿着一杆长长的兵器,不急不缓走在队伍前面。  

给守卫们带来的压力却数倍、数十倍地放大!  

只要视线稍稍抬起,就能看到林二当家身后跟着的那群人。  

有青壮,也有老弱妇孺,手臂上都系着一条素布,还印着什么花纹。  

他们眼神并不空洞,就像是燃着一团团沉默的火。汇聚在一起,有种让人喘不上气的重量。4  

沉重,肃穆,无声的力量。  

扑面而来的、越来越近的,强烈压迫感!1  

守卫本来想说的那些话,这时候却怎么都张不开嘴。1  

像是有一只大手压在他们肩上,硬是没敢吭声。  

他甚至还退了一步,让出路来。  

有第一个退的,就是第二个、第三个。  

队伍中原本心中还有些忐忑的人,见到这一幕,眼里的光似乎又亮了好几个度。  

狭路相逢,气势从来都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