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我游学的时候(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复杂,比如身强体壮的脚夫…”  

二当家身后不远处,三名孔武有力的青年垂下头。  

“市井闲汉中的拳勇混混…”  

又有两人眼神闪烁。  

“还有一些乡兵…”  

包括二当家在内的数人视线飘忽。  

温故只当没看见,继续稳定输出:  

“镖行就不一样了,跟商行一样,是在县衙府衙有备案的,官方承认的,正当组织!”  

温故给他们介绍了镖行之后,又开始说镖局。  

“镖局押送货物走南闯北,自然有都属于他们的身份标识,也就是江湖字号。比如我游学的时候曾听闻的福威镖局,镇远镖局,飞马镖局等等…”  

温故讲着那些热血江湖传闻。  

二当家等人认真听着,心中也跟着思量:  

原来这就是江湖字号!原来这就是镖局!  

我上我也行!  

该取个什么样的江湖字号?  

咱得往好的方向发展,不能是打行那样的杂鱼!  

温故说完江湖轶事,又放眼当前:  

“如今由南往北逃生的人越来越多,想必河上的浮桥一直留着,也是为了这些北上队伍。  

“但是,往这里走的,应该都是人数众多的队伍。人多了当然不惧。然而,像我等这样的中小型队伍却是瞻前顾后,无法下定决心,也不知河对面究竟是怎样的情况,邪物多不多。所以我才想在此地雇个镖局护送一程。”  

温故一副推心置腹的样子:  

“若此事能办妥,后面肯定有更多的中小型队伍往这边走,你们就能接受更多的雇佣酬劳。”  

跟在林二当家身后的人,忍不住点头。  

对啊,这生意能做!同样是要杀邪物,能多赚一点,为什么不做?  

就像这位书生说的,今年秋末到明年春初,这么长时间,肯定还有很多北上的队伍,咱们有许多机会接受委托赚取物资。  

这样一来,养家的压力就大大降低了!  

“再则…”温故稍稍停顿。  

定定看着对面,面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傲气:  

“能带着队伍北上,谁在北地没几个当官的亲戚呢?”  

“当官的亲戚”几个字重音。  

不管姨母姨父他们在北方如今究竟怎样,并不妨碍他现在拿出来抬身份。  

被二当家他们护在身后的那年轻妇人,这时候突然问:“你有亲戚在北地为官?”  

温故下巴微抬:“只是手中有些兵权的武将罢了!”  

武将!!  

世道太平的时候,朝中重文轻武。但是世道乱起来,手里有兵的武将,那就是真正的实权人物了!  

如今,南方各地的世家豪族纷纷带人北上,北地武官权势必然会继续扩大!  

再看看面前的书生。  

这模样气质,确实像是那种有底蕴的官宦之家培养出来的。  

那他北地的亲戚,那武将,官位说不定还有点高…  

温故侧身,看向白芦县城后面那条河的方位,视线又扫过来,似是意有所指:  

“多一份委托,就多收一份物资,同时也会多出一份人脉。若是以后南地情势紧迫,去北地也有更多选择。”  

说完这些温故就不再多言了,二当家他们也返回墓地这里。  

“那书生非等闲之辈!”年轻妇人说道。  

这时旁边有个护卫突然说:“大嫂,我刚才听到那个拿弓的喊那个拿刀的‘周县尉’!”  

众人一惊。  

堂堂县尉,竟然只是在旁边作护卫之态,那这个书生的身份…还有他那个在北地当官的亲戚…  

林二当家这时候也说:“刚才看他所言所行,确实像是很有身份,或许还有些江湖地位。”  

既有当官的亲戚,还认识江湖好汉,这…真要是下黑手,除非全部灭口,不然容易遭报复啊。  

虽说现在世道乱了,信息不通,但这里就是过河的关口,时常有由南往北,或者由北往南的队伍经过。  

“咱们确实没必要跟他起冲突。”  

“那他所说的委托…上头的人不一定允许。”  

“可以试试。上头吃肉,总得让下头的兄弟们喝点汤。”  

若是能多喝汤,甚至再尝点肉渣,当然就更满意了。  

这边小刘跟温故道:“温二哥,你是想让他们护着咱们过河?”  

温故:“嗯…也不止如此。”  

若是河都能过,不如再护远一些。保镖哪能只保过桥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