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浮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温故花了两日时间,绘制了一份粗略地图,包含本县和临县部分区域。  

此前,温故在制定路线的时候,会刻意避开某些官道。  

这时节,南地大家族大势力纷纷由南往北迁移,而自己这边人少势弱,遇到大团队容易被吞,甚至杀人劫货那种。  

如今他们人数增加,温故在制定路线的时候稍微大胆了一点。  

总是绕远路绕小道,太累了。这个时代的路相当不好走,所以,综合考虑,后面的行程可以选择更多有官道的,或者道路平坦些的路线。行走的速度更快,人也没那么受累。  

出发前一天,温故把大家叫过来。  

人多了当然不能全部挤到一起,所以分为内外圈。  

内圈除了温故,周县尉,还有何大、于二、程知。  

其他人零散分布在周围。  

小刘和铁头负责警戒,留意四周。  

他俩听不听都一样,索性接过警戒任务。  

院内,温故拿出画了图的笔记本。  

“这两日我根据程兄提供的信息,制定了三条路线。”  

他将三条路线的优势和弊端都告知大家,让大家参与进来做选择。主要是内圈的这几位,多跟着动动脑子。  

这三条路线,最保守的那条路线更安全,但耗时也更长。  

何大盯着纸上的图看了一会儿,见其他人还在犹豫,他便指着那条耗时最短的,先表现道:  

“让我选的话,我选择这条,最省时间。比其他两条线要快一到两天呢!”  

他们在镇上搜到的物资多,带上路的东西也多。  

能省一天时间,就是省一天的力气。  

周县尉也赞同道:“咱们现在这么多人,遇到小危险也能应对,走这条路可行!”  

其他人一听,都跟着点头。他们人数多了,可以承受小风险,能用五天时间到达就没必要用七天,还能省下两天的粮食呢!  

温故本来也选的这一条,他等大家说完,接着抛问题:  

“不管哪条路线,我们接下来都要面对同一个难题。”  

他指着路线图前方几条弧线。  

“渡河!”  

在场的人一愣。  

“前面这是河?”  

“不能直接游过去…哎,现在可不敢下水游啊!”  

“那边有船的吧?”  

温故等大家议论片刻,才继续说道:  

“那条河较宽,若是在寒冬,河面或许会结冰,可以直接走过去。只是现在离结冰期还早,咱们需要想办法过河。  

“这个问题我在制定路线的时候也考虑过了。”  

温故只指着最短的这条路线,最前面靠近河的地方。  

“这里是白芦县的县城,临水而建,有浮桥。程兄的同窗的好友的亲戚是白芦县人,曾提及那里铺设的浮桥。”  

何大悄然看了程知一眼。  

程知此人记忆力当真可怕!  

也不知道耳力如何,背后蛐蛐要是被他听到,会不会记一辈子?  

以后说悄悄话的时候,一定要离他远些!  

于二这时候问道:“之前不是说尽量走村镇,不走县城?”  

尤其是这临河而建的县城,县民从河中取水,若是生活习惯不妥,肯定有很多人中邪。  

那不就是个怪物窝了?  

温故夸赞的眼神看了于二一眼,像是在表扬“问得好”。  

他解释道:“五年前,白芦县曾出过一场瘟疫,县城也受到冲击。那里的民众应当有更多的防护意识和应对经验,幸存率更高。”  

而这种存活率高的县城,要么跟葑县一样,官员大户带着幸存者北上,城内留下少数人自生自灭。  

要么,城内人多,已经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小社会。  

“之所以选择那里,也是因为以前有浮桥。”  

所谓浮桥,是在船或者木箱上面架梁铺板,形成一道浮在水上的桥。  

“浮桥需要人修理维护,若是无人维护,肯定会损毁严重,雨季涨水也可能冲垮。  

“若是白芦县城幸存的人多,说不定浮桥还在。就算现在拆了,组件很可能也还在,想要渡河再组装即可。咱们队伍里的牲畜和车辆都可以走过去。”  

温故给大家解释道。  

在这种乱世逃生,他还是希望自己队伍里的人懂得多些,统一战线,别扯后腿。  

何大问道:“幸存的人多,浮桥就在?他们也要过河?”  

温故说:“以防万一吧,若是幸存者人数多,那里的主事人应该有忧患意识,留条北上的后路。就算他们自己不用,秋末到春初这段时间北迁的南方大户们,也可能需要用到。可以收过桥费。”  

嘶——  

周围的人深吸一口气。  

过桥费啊!  

他们带这么多物资呢,这要被收取多少过桥费?  

温故安慰道:“若是没有浮桥,也没有组件。咱们可以想别的办法,做木筏竹筏之类。如果还有现成的小船,修一修也可以用,能过河。只是,想要把牲畜和车装上去,就有些困难了。或许需要割舍一番。”  

其他人沉默。  

谢谢,并没有被安慰到。  

何大的脸都心疼得扭曲。那不是说,我刚到手没几天的大货车就要丢弃了?  

“那不如,先去看看?”他底气不足建议道。  

周县尉也说:“先去看看吧,实在不行咱们再做别的选择。”  

过了河之后,北上的路还远着呢,牲畜和车都有大用。  

河要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