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有盼头啊(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只有记忆力却没有足够才学,得不到那些学院派人物的青睐。  

但同样是书呆子,出身不同,很可能会有不同的际遇。  

在这个时代,如果程知的出身高一些,家里给他运作一下,就能有个不错的名声。  

名声可是有大用处的。  

再看眼前。庶民,出身平凡,说不定在书院还被人打压。家人眼光有限,给不出更多的帮助,提供钱财已经是全家能拿出来的,最大的付出了。  

程知想着这些年的经历,再思量如今的世道,不禁潸然泪下。  

如今这样的世道,超乎认知之外,已经快将他们最后的心理防线击溃。  

他家熬到现在已经算内心强大。更多心理承受不住的人,轻则疯癫,重则自绝,早就放弃了生路,活不到现在。  

取过旁边的干净布巾,擦了擦眼泪鼻涕,程知说:  

“娘,哥,嫂子,你们真的不用再把食物省给我!瘟气疫疠,万户灭门。科举早就停了!如今这样的世道,读再多书又有何用!”  

温故一惊。  

等会儿!干嘛说这话?  

心态要崩?  

这怎么行!  

智能小秘书必须得不断升级信息库,可不能停下!  

温故观察着程知和他三位家人的表情以及细微反应。  

抬脚往那边迈出一步,浑身极其自然地流露出盎然的书卷气,又似是有一种令人肃然的清雅。  

那边,坐门口的青一道长,抬手抚了抚开始抽搐的额头,撇过眼,起身出去。  

没眼看啊!  

屋内。  

温故与程知他们谈及邪疫。  

程家人不是没经历过瘟疫,但以往只是见过寻常瘟疫,而且那时候朝廷很快派人下来处理了。  

这一次,听说皇城都被妖邪祸害,科举也停止,不知何时才能恢复,有生之年能否见到…唉!  

努力奋斗十数年,一下子没了目标,还要时时防备生命威胁。现在熬一天是一天,凭的只是求生的本能。  

此次邪疫,民间流传更多的是神魔妖鬼之说。  

谈及这些,程家人心生惧意,话音颤抖。  

都快要被吓破胆,心理防线已经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位置,离崩溃不远。  

程知佩服地看着温故:“你竟然不怕。”  

温故面色淡然,背脊挺直,目光清正,气韵深沉:  

“虽看上去诡异妖邪之极,但,圣人有云,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圣人此言亦可指明此次邪疫。  

“无声无形无色,是无状之状,扑朔迷离,却并非‘无物’。只是寻常人难以感知,肉眼无法察觉。绝非妖鬼之说!  

“此次北上是逃难、投亲,也为寻找救世之道!”  

屋内众人:“…”  

又是圣人之言,又是救世之道的,虽然没听明白,但感觉温故身形拔高了,光环叠加,屋内众人眼睛都像是亮了一个度,生出敬意。  

程知正想赞叹一句。  

温故面有惭色,继续道:“当然,也是有些俗世私心。”  

温故下颌微抬,侧向某个方位。晚霞的余晖从窗外照到他身上。  

“皇都沦陷,朝堂崩散。如今邪疫肆虐,生灵涂地,各州形势也越发危急。  

“但,必定也有世家高官稳住当地局势,施行地方政令…通俗地说,也就是临时组建了地方小朝廷。”  

程家人别的都不懂,但是“小朝廷”这个词精准抓到了。  

像是还担心大家不能理解,温故问向程知:“你看过史书,应当知道‘藩镇割据’?”  

程知点点头。  

温故说:“如今,虽情势不同,我也不知北地究竟怎样。只是,我猜测,如今北地的情况或许与之有一点点相似…呃,你能理解就行。”  

程知继续点头:“能理解!能理解!”  

又低声简要给母亲兄嫂解释两句。嗯,确实就是他们理解的那个意思。  

“如今,幸存者不多,南地世家豪族不断北迁,北地各方权贵也正是用人的时候,所以,此次北上,亦是…”  

温故朝着北方虚行一礼。  

“惭愧,也是想奔个前程。”  

前程!  

家里辛辛苦苦这些年是为了什么?他爹在病床上心心念念的是什么?  

他们想要跨越阶级,改变身份,就只有科举这一条路!全家都指望着程知一个人,宁可自己饿死累死,也要把这唯一的读书人给供出来!  

当初得知科举停止的时候,一下子就失了精神气,萎靡不振,虚脱病态…  

如今,如今!  

失掉的精神气儿,又注入了!  

程家四双眼睛亮了十个度,都不用言说,那眼神,几乎都表明同一个意思——请一定带上我们!  

原本虚弱无力靠墙躺着的程知家人,竟是扶墙站了起来。  

屋外。  

道长听着里面的动静。  

这才多久啊。  

温故此人,果真擅长蛊惑人心!  

还好不是同行!  

屋里程家人积极表态,希望能够与温故他们同行,一起北上。  

不过温故并没有立刻欣然接纳新队员,而是真诚地劝他们再仔细考虑。  

“镇上许多住宅里面细细翻找,也还可以寻出一些物资的。离开家乡逃难北上,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到达。要慎重!”  

他越是如此,程家人越是觉得温故待人真诚。  

天色已晚,温故带着其他人离开。  

连之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