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宝臣能退哪里去呢?  

他应该比李抱玉更加欢迎汴州军进关中。”  

方重勇又在纸上写下了“李宝臣”三个字。  

李宝臣的两个儿子现在还被软禁在汴州,正好这次当做见面礼送回去。父子重逢,失而复得,何其喜悦。李宝臣的心就算是石头做的,这种情况下也不好意思说拒绝吧?  

方重勇心中有了几分底气。  

“关中天龙人,受到吐蕃军的直接威胁,他们是最害怕,也是最利益攸关的。要倒霉,他们最先倒霉。  

现在李琦挂帅出征,他们一定不会反对这面旗帜,起码不会在后勤上捣乱了。”  

方重勇一边说,一边在纸上写下“关中天龙人”五个字。  

“陇右各州面临吐蕃侵袭,现在有人站出来为他们出头,还是天子亲自带兵。开门迎接王师,自然是不在话下。”  

方重勇继续在纸上写下“西北豪族”四个字。  

他看了看纸上的名字,左思右想,觉得这次出兵凉州,看似风险极大,实则是打破战略困境的重大机遇。  

能不能赢吐蕃人是次要的,主要是凝聚了人心,重新确立了正统!此战之后无论胜败,起码汴州军就有了官军的样子,汴州朝廷便有了超过其他割据势力的气度和责任感。  

至于说这么做给李琦镀了金,将来肯定会被他分走一部分声望,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遇到选择,就只能抓大放小了。  

方重勇想起在河西五州还有许多故旧,这些都是尚未启用的政治资源,一旦利用起来,将来改朝换代的时候,自有用处。  

所谓政治,就是把自己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那边搞得少少的,然后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毫不留情将敌人横扫!  

在方重勇看来,李抱玉、李宝臣甚至是关中天龙人,都是可以团结的对象。为了收拾吐蕃人,只能让天子李琦作为一面旗帜,也是作为各方的最大公约数!  

“看来,岳父的仇是很难报了。”  

方重勇忍不住长叹一声。  

要拉拢李抱玉,必定要给出郑重的政治承诺,并且严格坚守。就算是将来登基称帝要清算,也只能清算李抱玉一个人,而且还不能大鸣大放的搞,得用一些歪招,把人物理上消灭。  

而社会关系和名望,却依旧要保持。  

也就是说,李抱玉的性命可以不声不响的取走,但未来新朝廷,必定要有凉州安氏的一席之地,还要保留李抱玉的名誉。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  

方重勇脑子里忽然蹦出来这句话。  

刚刚去皇宫向李琦跪下的时候他没有犹豫,现在想到岳父的仇恨,他倒是犹豫了。  

这件事,要怎么跟王蕴秀去说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