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进退之间(2/3)
罪,请大论责罚。”
一个人居然能在同一条河淹死两次?
达扎路恭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这么明显的以攻代守,反客为主之计,难道就看不出来?
贴上去啊,尾随啊,待唐军疲敝后再追击啊!
达扎路恭扶了扶额头,他深吸一口气,压住心中的怒火道:“让尚息东赞速速发兵沙州,趁着唐军立足未稳,赶紧的追!去把沙州拿下来!他眼睛瞎了吗?唐军这么明显的收缩兵力集中于沙州,尚息东赞是不是想等他们养精蓄锐,准备好了以后反攻凉州啊!啊?”
他对着这位昌本怒吼道。
吐蕃军法森严,一般来说,遇到这样的情况,杀尚息东赞两次都够了。
但是现在达扎路恭不敢这么做,一旦宣布将对方法办,尚息东赞所在的那支队伍就要哗变了。
这里不是吐蕃,达扎路恭反倒是缺乏了钳制尚息东赞的直接手段。
面前这位昌本刚刚要走,达扎路恭连忙将他叫回来了。
“沙州乃是绝地,往西的通道已经在几十年前断水,人畜不能过。尚息东赞要是拿不下沙州,让他提头来见!”
达扎路恭恨恨说道。
身边属下作鸟兽散,赶紧离开城头,不敢触他的霉头。
吐蕃国内有没有军事人才呢?
其实是有的,但在之前的政治斗争中,被达扎路恭杀了。
尚息东赞才能一般,却是站在达扎路恭这边的吐蕃贵族,轻易不能动。
很多时候,一个领袖看到手下都是酒囊饭袋,他的内心是很无力的。
因为有些“画家”,并不是在一张白纸上作画,而是在一张已经画满了各种“怪物”的画上完成续作,将其整合成自己的作品。
其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很多时候,必须要做出妥协和让步。
达扎路恭就是面临这样的情况。
吐蕃是农奴制,贵族势力极为强大,彼此之间连横合纵,政治斗争非常激烈。很多时候,并不是他想如何就如何的。
忽然,达扎路恭心中冒出一个奇怪的问题。
经过长达数年的准备,以及长期而详细的侦查,河西走廊,应该是没有五千人以上的正规军了。很多地方,都只保留了两三千人的常备军。
以前河西走廊除了赤水军三万多人以外,其他地方,都是一个五千到七千人的军,而且这些军队还被大量抽调进了关中。
现在击溃尚息东赞的那支唐军,是哪一支军团?他们的主将又是谁?
要知道,随着唐军大量东归关中,跟军队一起走的,还有能征惯战的将领。也就是说,现在河西走廊不仅是唐军军队人数少了,能打的将领也少了许多。
到底是尚息东赞太无能,还是…对手太猛?
达扎路恭叹了口气,打仗最怕意外,出现意外,就意味着出现变数。
也意味着稳操胜券的局,开始变得不安稳了。
“尚息东赞这个废物,可千万别再惹事了。”
达扎路恭心中有些焦急。猪队友的可怕,他已经不是第一次领教了。
此时已经是深夜了,方重勇却依旧是把自己关在家中书房里,不许任何人打扰自己。
王韫秀等人好几次来到书房门前,听到里面隐约传来的叹息声,最终还是选择了悄悄退回卧房。
书房内,方重勇正看着桌案上的河西地图发呆。
也不知道是过了多久,他这才伸了个懒腰,有些无奈的摇摇头道:“平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拿不回河西走廊,就不会有一天安稳日子可以过。到底是苟住,还是出兵呢?”
吐蕃军攻克凉州的消息,对于他来说,也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了。
当年基哥大量抽调河西兵马入关中,除了消耗掉的那些以外,如今以赤水军为主的部曲,都还在河东没有回去。
虽然有高仙芝补了一点血,那也不过数千人而已,其中还有不少伤兵。
吐蕃人用兵,那都是十万十万的往上加,一般人轻易顶不住。
要不要出兵河西,这是一个问题。如果要出兵,则必须先搞定关中。要想搞定关中,就必须现在参与到李宝臣和李抱玉之间的争斗当中。
这和方重勇此前定下的“踏实发展,逐步掠地,打稳根基”策略相悖。
当然了,有弊就有利。趁着吐蕃人还没在河西打下根基,快速收复失地,对于未来而言好处极大!
困难只在当下而已。
“河西,河西…”
方重勇嘴里念叨着,一时间有些拿不定主意。
正在这时,方来鹊推门而入,压根就不打招呼。
“回去睡觉,你跟你夫人吵架了也别来我这边躲着啊!”
方重勇不耐烦的呵斥道。
不能说郑叔清那位侄女是坏女人,只是任何女人在生了孩子以后,看到丈夫那痴呆的模样,都很难保持淡定。
再加上方来鹊是个杠精,郑氏差点没被他气死。
“阿郎,车光倩是这么说的。”
方来鹊停了一下,随即用完全不一样,和车光倩有些神似的语气说道:“官家,只要能从吐蕃人手里夺回凉州,扫平河西,您就是天下共主,没有人会不服气的。此番吐蕃人来了,是上天送给您的机会,一定不能放过了,请官家三思。”
呃…方重勇压下脸上的尴尬,只是闷不吭声的点点头。
“阿郎,严庄是这么说的。”
一个人居然能在同一条河淹死两次?
达扎路恭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这么明显的以攻代守,反客为主之计,难道就看不出来?
贴上去啊,尾随啊,待唐军疲敝后再追击啊!
达扎路恭扶了扶额头,他深吸一口气,压住心中的怒火道:“让尚息东赞速速发兵沙州,趁着唐军立足未稳,赶紧的追!去把沙州拿下来!他眼睛瞎了吗?唐军这么明显的收缩兵力集中于沙州,尚息东赞是不是想等他们养精蓄锐,准备好了以后反攻凉州啊!啊?”
他对着这位昌本怒吼道。
吐蕃军法森严,一般来说,遇到这样的情况,杀尚息东赞两次都够了。
但是现在达扎路恭不敢这么做,一旦宣布将对方法办,尚息东赞所在的那支队伍就要哗变了。
这里不是吐蕃,达扎路恭反倒是缺乏了钳制尚息东赞的直接手段。
面前这位昌本刚刚要走,达扎路恭连忙将他叫回来了。
“沙州乃是绝地,往西的通道已经在几十年前断水,人畜不能过。尚息东赞要是拿不下沙州,让他提头来见!”
达扎路恭恨恨说道。
身边属下作鸟兽散,赶紧离开城头,不敢触他的霉头。
吐蕃国内有没有军事人才呢?
其实是有的,但在之前的政治斗争中,被达扎路恭杀了。
尚息东赞才能一般,却是站在达扎路恭这边的吐蕃贵族,轻易不能动。
很多时候,一个领袖看到手下都是酒囊饭袋,他的内心是很无力的。
因为有些“画家”,并不是在一张白纸上作画,而是在一张已经画满了各种“怪物”的画上完成续作,将其整合成自己的作品。
其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很多时候,必须要做出妥协和让步。
达扎路恭就是面临这样的情况。
吐蕃是农奴制,贵族势力极为强大,彼此之间连横合纵,政治斗争非常激烈。很多时候,并不是他想如何就如何的。
忽然,达扎路恭心中冒出一个奇怪的问题。
经过长达数年的准备,以及长期而详细的侦查,河西走廊,应该是没有五千人以上的正规军了。很多地方,都只保留了两三千人的常备军。
以前河西走廊除了赤水军三万多人以外,其他地方,都是一个五千到七千人的军,而且这些军队还被大量抽调进了关中。
现在击溃尚息东赞的那支唐军,是哪一支军团?他们的主将又是谁?
要知道,随着唐军大量东归关中,跟军队一起走的,还有能征惯战的将领。也就是说,现在河西走廊不仅是唐军军队人数少了,能打的将领也少了许多。
到底是尚息东赞太无能,还是…对手太猛?
达扎路恭叹了口气,打仗最怕意外,出现意外,就意味着出现变数。
也意味着稳操胜券的局,开始变得不安稳了。
“尚息东赞这个废物,可千万别再惹事了。”
达扎路恭心中有些焦急。猪队友的可怕,他已经不是第一次领教了。
此时已经是深夜了,方重勇却依旧是把自己关在家中书房里,不许任何人打扰自己。
王韫秀等人好几次来到书房门前,听到里面隐约传来的叹息声,最终还是选择了悄悄退回卧房。
书房内,方重勇正看着桌案上的河西地图发呆。
也不知道是过了多久,他这才伸了个懒腰,有些无奈的摇摇头道:“平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拿不回河西走廊,就不会有一天安稳日子可以过。到底是苟住,还是出兵呢?”
吐蕃军攻克凉州的消息,对于他来说,也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了。
当年基哥大量抽调河西兵马入关中,除了消耗掉的那些以外,如今以赤水军为主的部曲,都还在河东没有回去。
虽然有高仙芝补了一点血,那也不过数千人而已,其中还有不少伤兵。
吐蕃人用兵,那都是十万十万的往上加,一般人轻易顶不住。
要不要出兵河西,这是一个问题。如果要出兵,则必须先搞定关中。要想搞定关中,就必须现在参与到李宝臣和李抱玉之间的争斗当中。
这和方重勇此前定下的“踏实发展,逐步掠地,打稳根基”策略相悖。
当然了,有弊就有利。趁着吐蕃人还没在河西打下根基,快速收复失地,对于未来而言好处极大!
困难只在当下而已。
“河西,河西…”
方重勇嘴里念叨着,一时间有些拿不定主意。
正在这时,方来鹊推门而入,压根就不打招呼。
“回去睡觉,你跟你夫人吵架了也别来我这边躲着啊!”
方重勇不耐烦的呵斥道。
不能说郑叔清那位侄女是坏女人,只是任何女人在生了孩子以后,看到丈夫那痴呆的模样,都很难保持淡定。
再加上方来鹊是个杠精,郑氏差点没被他气死。
“阿郎,车光倩是这么说的。”
方来鹊停了一下,随即用完全不一样,和车光倩有些神似的语气说道:“官家,只要能从吐蕃人手里夺回凉州,扫平河西,您就是天下共主,没有人会不服气的。此番吐蕃人来了,是上天送给您的机会,一定不能放过了,请官家三思。”
呃…方重勇压下脸上的尴尬,只是闷不吭声的点点头。
“阿郎,严庄是这么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