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父死子继(2/3)
死于书房即可。难道还有人敢下葬后开棺验尸不成?”
元载满不在乎的说道。
什么狗皇帝,不过是个傀儡罢了,死了不就死了!还真以为现在是李唐宗室如日中天的时候啊!
元载对这样的事情压根就没看上眼!
众人面面相觑,元载之言大出所料。其实不是他的主意太激进,与之相反,元载的主意太保守了!
大家之前犹豫不决,拿不出个主意来,只是因为不知道方重勇有没有现在就上位,借此机会取而代之的想法。
正因为吃不准,所以他们不敢说话。并非是元载这主意有多高明。
实际上,刚刚元载是帮方重勇作出了判断:现在还不是取而代之,改天换地的时候。
说这些话,得看主公是什么样的人。
有些上位者权欲熏心,听不进类似的话。到时候讲出来不但不会得到奖赏,反而会被他们怀恨在心记上一笔。
也不知道元载是太聪明看透了方重勇的心思呢,还是他无知者无畏,什么话都敢说,一点也不顾忌。
“刚刚元载之言,乃是老成谋国之策。
严尚书,即刻起草太子的继位诏书,不必通知太子,我们快刀斩乱麻。
至于天子葬礼应有的程序,实在是太过冗长,直接省掉。明日便执行最后一步下葬,然后群臣到太庙祭天,将天子的牌位供奉于此。
总之,一切都要快,要在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之前,把现在的太子李偒扶持上位。
后天,便举办新天子的登基大典!”
方重勇当机立断,没有任何犹豫,便采纳了元载之言。很显然,此刻他并无取而代之的心思,元载又一次赌对了。
“官家英明啊!”
元载对方重勇叉手行礼,激动得大声呼喊!
呵呵,就你一个看出来方清暂时还不愿意篡位自立对吧?
旁人对元载冷眼相看,如同在看一个小丑表演。
众幕僚皆领命而去,他们还有很多善后的事情要办。唯独车光倩并无新任命,天子葬礼的事情,也轮不到他去操办。
等其他人走后,车光倩便独自留了下来,跟方重勇商议大事。
“元载之言虽然可取,但太过于保守。
车某愚见,其实官家应该以太子少不更事为由,更换太子,立陈留王为皇太叔,即刻继位天子。”
居然还可以这么操作?
方重勇不动声色道:“愿闻其详。”
屠龙术不比打仗,却比打仗更艰险,很多时候也是有力气也使不上。所以刚才车光倩并未贸然开口,毕竟人多嘴杂,这一类的密谋,不便太多人听到。
车光倩解释道:
“天子意外亡故,此乃危机也。
所谓危机,危中有机,它既会带给官家麻烦,同时若是处理好了,也是官家的机会。
将天子一脉,从永王这一支,换到盛王这一支,无非是向世人说明,官家对于所有的一切,都是举重若轻,想怎么摆弄都是无妨。
即便是太子,官家想不让他当天子,也就一句话的事情。
这样更是可以,将原本还对天子抱有幻想之人的心思,彻底粉碎。
李偒本就是太子,天子亡故太子继位,顺理成章之事。
但正因为顺理成章,故而显示不出官家的权威来。会不会有好事之人暗想:即便是官家,也无法控制天子传承?”
不得不说,车光倩的话确实非常有道理。太子可以顺利传承,那是不是意味着,有你这个权臣,和没你这个权臣,压根就没有区别?
你这权臣不白当了嘛!
“类似你这换太子继位的想法,方某也考虑过,只不过不是换到陈留王这一脉。”
方重勇点点头,表示对方所说,其实并不算什么稀奇事。他也想过换个李璘的儿子当太子,即刻继位,以显示权威的办法。
具体手法略有不同,想要实现的效果是一样的。
只是权衡利弊后,方重勇还是觉得,按照正常体系传承为好。
一切,都要以“稳定”为前提。现在是汴州朝廷夺取正统,壮大自身的关键时期。为了一些细枝末节的利益,动摇这个体系,不值得。
至于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以目前人心的走向看,李氏一族谢幕只是时间问题。
不参与其中,就会更少的留下痕迹。方重勇都不是最大既得利益者了,弑君的嫌疑也就无形中少了许多。
至于太子“正常”上位成功,等待着他的,将会是舆论的漩涡。
毕竟,方重勇掌控了行政资源,还可以释放一些真真假假的“民间传说”嘛。既然得到了好处,那么也会被“业障”所沾染,正如元载所说,这趟水就浑浊了。
至于太子不想继位,呵呵,那就由不得他了!
“既然官家已经想得很明白了,那末将就放心了。目前洛阳不太像还会有战事的样子,李宝臣回关中又是一阵鸡飞狗跳。
不知道官家如何安排末将?”
车光倩面色疑惑问道。
他可不想回淮南当节度使了。这样远离权力核心,是一件非常危险,也非常容易被猜忌的事情。
既然这次回汴州了,车光倩也不打算再去淮南。
在享乐与建功立业之间,必须要有所取舍,很难兼顾。如果要坐镇淮南,那就是远离权力核心,以后就是地方实力派,再回汴州的时候,朝廷还有没有合适的位置就难
元载满不在乎的说道。
什么狗皇帝,不过是个傀儡罢了,死了不就死了!还真以为现在是李唐宗室如日中天的时候啊!
元载对这样的事情压根就没看上眼!
众人面面相觑,元载之言大出所料。其实不是他的主意太激进,与之相反,元载的主意太保守了!
大家之前犹豫不决,拿不出个主意来,只是因为不知道方重勇有没有现在就上位,借此机会取而代之的想法。
正因为吃不准,所以他们不敢说话。并非是元载这主意有多高明。
实际上,刚刚元载是帮方重勇作出了判断:现在还不是取而代之,改天换地的时候。
说这些话,得看主公是什么样的人。
有些上位者权欲熏心,听不进类似的话。到时候讲出来不但不会得到奖赏,反而会被他们怀恨在心记上一笔。
也不知道元载是太聪明看透了方重勇的心思呢,还是他无知者无畏,什么话都敢说,一点也不顾忌。
“刚刚元载之言,乃是老成谋国之策。
严尚书,即刻起草太子的继位诏书,不必通知太子,我们快刀斩乱麻。
至于天子葬礼应有的程序,实在是太过冗长,直接省掉。明日便执行最后一步下葬,然后群臣到太庙祭天,将天子的牌位供奉于此。
总之,一切都要快,要在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之前,把现在的太子李偒扶持上位。
后天,便举办新天子的登基大典!”
方重勇当机立断,没有任何犹豫,便采纳了元载之言。很显然,此刻他并无取而代之的心思,元载又一次赌对了。
“官家英明啊!”
元载对方重勇叉手行礼,激动得大声呼喊!
呵呵,就你一个看出来方清暂时还不愿意篡位自立对吧?
旁人对元载冷眼相看,如同在看一个小丑表演。
众幕僚皆领命而去,他们还有很多善后的事情要办。唯独车光倩并无新任命,天子葬礼的事情,也轮不到他去操办。
等其他人走后,车光倩便独自留了下来,跟方重勇商议大事。
“元载之言虽然可取,但太过于保守。
车某愚见,其实官家应该以太子少不更事为由,更换太子,立陈留王为皇太叔,即刻继位天子。”
居然还可以这么操作?
方重勇不动声色道:“愿闻其详。”
屠龙术不比打仗,却比打仗更艰险,很多时候也是有力气也使不上。所以刚才车光倩并未贸然开口,毕竟人多嘴杂,这一类的密谋,不便太多人听到。
车光倩解释道:
“天子意外亡故,此乃危机也。
所谓危机,危中有机,它既会带给官家麻烦,同时若是处理好了,也是官家的机会。
将天子一脉,从永王这一支,换到盛王这一支,无非是向世人说明,官家对于所有的一切,都是举重若轻,想怎么摆弄都是无妨。
即便是太子,官家想不让他当天子,也就一句话的事情。
这样更是可以,将原本还对天子抱有幻想之人的心思,彻底粉碎。
李偒本就是太子,天子亡故太子继位,顺理成章之事。
但正因为顺理成章,故而显示不出官家的权威来。会不会有好事之人暗想:即便是官家,也无法控制天子传承?”
不得不说,车光倩的话确实非常有道理。太子可以顺利传承,那是不是意味着,有你这个权臣,和没你这个权臣,压根就没有区别?
你这权臣不白当了嘛!
“类似你这换太子继位的想法,方某也考虑过,只不过不是换到陈留王这一脉。”
方重勇点点头,表示对方所说,其实并不算什么稀奇事。他也想过换个李璘的儿子当太子,即刻继位,以显示权威的办法。
具体手法略有不同,想要实现的效果是一样的。
只是权衡利弊后,方重勇还是觉得,按照正常体系传承为好。
一切,都要以“稳定”为前提。现在是汴州朝廷夺取正统,壮大自身的关键时期。为了一些细枝末节的利益,动摇这个体系,不值得。
至于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以目前人心的走向看,李氏一族谢幕只是时间问题。
不参与其中,就会更少的留下痕迹。方重勇都不是最大既得利益者了,弑君的嫌疑也就无形中少了许多。
至于太子“正常”上位成功,等待着他的,将会是舆论的漩涡。
毕竟,方重勇掌控了行政资源,还可以释放一些真真假假的“民间传说”嘛。既然得到了好处,那么也会被“业障”所沾染,正如元载所说,这趟水就浑浊了。
至于太子不想继位,呵呵,那就由不得他了!
“既然官家已经想得很明白了,那末将就放心了。目前洛阳不太像还会有战事的样子,李宝臣回关中又是一阵鸡飞狗跳。
不知道官家如何安排末将?”
车光倩面色疑惑问道。
他可不想回淮南当节度使了。这样远离权力核心,是一件非常危险,也非常容易被猜忌的事情。
既然这次回汴州了,车光倩也不打算再去淮南。
在享乐与建功立业之间,必须要有所取舍,很难兼顾。如果要坐镇淮南,那就是远离权力核心,以后就是地方实力派,再回汴州的时候,朝廷还有没有合适的位置就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