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势如破竹与席卷江山(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元结叹息道。  

他身后有一个大家族,这次河北叛乱结束后。元结已经写信给家中,让家族子弟参与本地团结兵,于汝州鲁山集结。目前这支队伍已经有两千多人,元氏一族几乎掌控了鲁山团结兵的话语权。  

至于是干啥,不问可知。大概,就等着元结这位刺史带着朝廷的“任免书”来鲁山了。  

看到杜甫还是忧心忡忡,元结凑到他身边,压低声音说道:“事若不谐,子美老弟可随某一同去汝州,那边有可战之兵!”  

杜甫像是头一次认识元结一般,用莫名惊诧的眼神看着对方。  

“次山兄,难道…已经,已经…”  

杜甫语无伦次,他万万没想到,元结早就想好了退路。  

而且,似乎并不看好官军能够顺利平叛。  

“你心里明白就行了,如今这情况,不从贼就算是对得起朝廷了。  

让某这样白白送死也不是個事啊,某身后还有那么大一家人。”  

元结看着杜甫苦笑道。  

他这种“找退路”的行为,其实本身就是对朝廷的“忠诚不绝对”了。  

而如元结这般还算忠心的刺史,又有多少没有准备退路呢?又有多少人还不如元结,直接投靠皇甫惟明又有多少呢?  

杜甫顿时感觉这一波或许真的大事不妙了!  

“使君!使君!叛军已经不到十里地了!黄色军服,卑职不会错的!”  

卫州汲县县尉南霁云对元结抱拳行礼道。  

他本是在黄河两岸划舟摆渡的出身微寒之人,精通武艺却无用武之地。  

自皇甫惟明起兵后,河北各地不少刺史、司马、县令逃之夭夭,官府也在四处招募官员补缺。  

但应者寥寥,合适的更少。  

汲县县尉在叛军起兵后第三天就跑路了,跟他一起跑的,还有卫州各县不少官员,甚至包括一个县令!  

元结发榜讨逆,招募有识之士补缺,南霁云就是这时候进来补县尉缺的。待叛乱平定后,哪怕其间南霁云什么也不做,也可以堂堂正正的当个县尉,甚至极有可能获得升迁,彻底走上官场之路。  

大叛乱,也是大洗牌。  

“来了么?点兵,准备守城!”  

元结面色淡然的下令道。  

哪知道南霁云一直在皱眉摇头,他对元结抱拳行礼解释道:  

“使君,这城可是守不得的啊。  

汲县可战之兵太少,咱们一面城墙都守不住,破城是迟早的。  

卑职以为,城中还有团结兵退役者两百可为战力,兵戈也不缺。  

将他们组织起来,与叛军野战,方为退敌之策。  

叛军远道而来,不知虚实。使君可大开城门,作出迎接叛军的样子。待卑职再领兵杀出,便可杀退叛军。”  

南霁云恳求道。  

元结与杜甫对视一眼,都感觉此法甚妙。  

但也不能排除翻车的可能。  

比如说南霁云万一直接投敌了咋办?  

元结沉吟不语,一时间拿不定主意。  

正在这时,叛军斥候已经出现在众人视野当中,大部队应该也不会太远了。  

南霁云着急了,连忙跪下对元结请求道:“使君提拔卑职于微末,卑职便要为使君效犬马之劳。如今已经火烧眉毛,请使君万万不要犹豫了!”  

“好,你去办吧!”  

元结咬咬牙,终于决定豁出去搏一把。  

如果可以选择,他也不想赌。但转念一想,如果赌赢了,就可以达成他计划的最后一步。  

所获极大!  

如果赢了,他身上就有一个“忠勇且知兵”的光环。  

进,可以入朝堂,参与军机大事。  

退,可以逃到河南汝州,在鲁山拉起一支以自己家族子弟和乡亲为主的队伍,并自命为刺史,将原刺史挤下来。  

毕竟,叛军过黄河,已经是朝野共识,阻拦不住了。到时候手里没有兵的刺史,什么都不是,连条狗都不如,日夜都要担心会不会被手下噶了,脑袋送给皇甫惟明邀功。  

元结在卫州又无根基又无人脉,何苦死守呢?打出战绩,打出名声跑路,到自己家乡拉起一支队伍才是真的!  

有了忠于朝廷又会打仗这一层“光环”,未来前途之广阔,不可限量!  

相比于杜甫的混日子,元结一直在谋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可谓是步步为营。  

“次山兄,这个…”  

杜甫一边说话,一边紧张看着城内,正在布防埋伏的团结兵老卒,然后发现有些人胡须都花白了。  

老卒老卒,这些恐怕连孙儿辈都有的人,能打得赢如狼似虎的叛军么?  

杜甫心中直打鼓。  

很快,便有一支穿着土黄色军服的叛军来到门前。  

“我乃忠武将军尹子奇,你们降是不降?  

卫州刺史滚出来见我,否则踏平汲县!”  

为首一人出列,用长槊指着城头观摩军情的元结大吼道。他看到城门洞开,心里有点摸不准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要放箭,不要放箭!”  

元结摘下官帽,对着城下大喊道。  

他慌慌张张的跑下城楼,看到城墙角埋伏的南霁云。发现对方也在看自己,便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元结跑到城门口,对着尹子奇大喊道:“将军莫慌,我来为将军牵马。”  

“哼,算你识趣。本将军会告知皇甫大元帅,让你继续当这个刺史。”  

骑在马上的尹子奇得意说道,说完哈哈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