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语言是一门艺术(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处理的井井有条,他是圣人亲子,如今在左卫却屈居嗣鲁王之下,你觉得合适吗?”  

虽然李琩眼下也是嗣王,但明摆着,人家跟亲王是一个级别的,甚至超过了大多数的亲王,那么李颍骑在李琩头上,肯定是不合适的。  

杨慎矜听到对方竟然是举荐李琩,顿时一脸诧异,怎么回事啊?你想挑拨离间?  

李林甫自然更要多想了,你特么挖我的墙角是吧?  

萧炅反应极快,立即道:“李宪台怎么知道右相要举荐隋王出任左卫大将军?你不会是昨夜跑右相府家里偷听墙角了吧?”  

一句话,将李适之这份举荐人情,至少拉走了一半。  

“右相府守卫森严,我哪进得去?日间光明正大走正门,都不让我进,何逞半夜?”李适之道。  

他是暗讽李林甫不让他参加偃月堂议事。  

既然你排斥我们,那我们就另外成立一个小政府,跟你分庭抗礼。  

他完全可以做到,因为卢奂那帮宰相二代集团,眼下跟他站在一起。  

“今后若是旁人举荐官员,是不是到最后都成了右相举荐?”卢奂淡淡道:  

“右相是想在朝堂行一言之事?”  

陈希烈呵呵道:“国宝郎行污蔑之言,总是说的头头是道,隋王乃圣人亲子,也算举荐吗?皇子成年之后为圣人分忧,本就为分内之事,而隋王已经证明他足以独当一面,右相这叫奏请,不叫举荐,你得分清楚。”  

他是门下省黄门侍郎,牛仙客返家养病,主官之位空悬,他是最惦记的。  

眼下左相的位置,排队顺序依次为李适之、杜希望、韦陟、萧华、崔琳等等,他的排位并不高,因为他这个政务官,对政务不够专业,他的专业是道学。  

那么想要排除万难登上这个位置,只有李林甫可以帮他做到,所以陈希烈现在必须对李林甫唯命是从。  

“举荐二字,出自太府杨卿之后,你们谁听到李宪台说了这两个字吗?”韩朝宗也下场助阵。  

大理寺卿张均则是一脸懵逼,怎么回事?李琩这是又要往上走了?去年那么多人搞他,他竟然还能往上爬?  

两派人争论的不可开交,随着李林甫一声干咳,抬断众人斗嘴,朝李隆基道:  

“臣以为隋王出任左卫,是合适的,既不是臣举荐,也不是李适之举荐,而是隋王份所应当,他应该为圣人分忧。”  

李隆基面无表情的扫视一眼殿内群臣后,点了点头:  

“准。”  

随着李隆基金口一开,李琩的左卫大将军,算是彻底落实了。  

那么右金吾卫谁来接手,有人建议李琩兼任,有人另选他人,最后还是李林甫建议,直接让韦昭训给上来了。  

按理说,韦昭训的出身,可以出任这个位置,但他的履历不够,不过李隆基还是同意了。  

因为人家的嫡女,给他的儿子做了孺人,那么提拔韦昭训,也算是对韦家的一个弥补。  

十六卫,是有轻重之分的,左右卫毫无疑问是最牛逼的,而左右金吾卫,就是巡查京师,因为人数过少,所以这两卫的大将军,其实也不需要过高的履历和威望。  

韦昭训是完全合适的。  

李适之完全不在意李林甫跟他抢这份人情,因为他早就提前告诉李琩了。  

没想到吧,他跟我现在也有合作,而且是斩除你的左膀右臂州相当于地级市,那么郡自然也是一样。  

但是郡和郡之间,肯定是不一样的。  

一个荥阳郡,辖下十一个县,但是柳城郡,户九百九十七,口三千七百八十九,领一县:柳城县。  

换句话说,这跟一个县,其实也没啥区别,而且人口还不如河南地区一个县的一半。  

因为它是边关嘛,之所以划归为郡,是因为地理形势需要,不能因为人家只有一个县,就划归到其它地方。  

毕竟柳城郡是平卢节度使的大本营,统辖平卢军、卢龙军、榆关守捉、安东都护府等等,管兵三万七千五百人。  

节度使为安禄山兼安东都护,副使为贾循兼任柳城太守,前宰相苏颋的人,柳城郡丞,就是高尚了。  

高尚的任命文书,吏部已经发下来了,他准备准备就可以上路了。  

李琩其实觉得很不好意思,自己的属官本来有个富贵的前程,结果杨玉瑶这么一搞,直接给人搞到边疆了。  

名义上,一郡之丞,实际上,一县之副。  

不过按照官员制度当中的循资格来看,这样的任命也是合适的,难道让高尚去河北或者河南的一个郡担任郡丞吗?不够格啊。  

“府主千万不要这么想,外放边关磨砺,是我最好的仕途捷径,”高尚并不认为去柳城是什么苦差事,在属官院与李琩边饮酒边道:  

“高某出身寒微,能走行政官的路子,已经是天大的机缘,朝廷一直都厚待边疆官吏,届时我只要在任上干出一些成绩,通过吏部大考,自然会被提拔使用,我在那边,也绝不会给您丢人。”  

朝廷看中藩镇地区的官吏,其实还是源自于他们受的罪比较多,这跟后世差不多,疆新和藏西的编制确实是得到优待的。  

而行政官,一直都是仕途当中的香饽饽,因为它的上升途径也必然是行政官,大白话讲,就是县里升市里,市里升省里,省里升京官,然后进入中枢。  

所以高尚眼下的安排,其实要超过颜真卿,因为颜真卿只是裴宽的幕府成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