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一个写碑文的(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示李琩。  

“叨扰殿下,务望海涵,身兼公事,事非得已,”来人朝着进门的李琩微笑行礼。  

李琩哈哈一笑,上前与对方的臂膀抓在一起,道:  

“竟是太湖鱼精当面,你可是还欠我一顿酒呢。”  

此人正是当世书法大家,被后世称为草圣的张旭,如今任职左金吾长史,从六品。  

张旭笑道:“前些日子家中有事,以至不能恭贺殿下乔迁,等公事办完,自该弥补。”  

他也属于汝阳王李琎的名士小团体,也是饮中八仙之一,上次没来,是因为家里一个小妾死了,一般家里死人的,是不能去参加别人喜宴的。  

“张长史快请坐,许是因青龙寺走水一事而来吧?”李琩请对方坐下之后,他也在对面坐下。  

张旭点了点头:“本是小事,奈何被一层层捅至了中书门下,右相令大理寺与鸿胪协同办案,我正好当值,被抽调了。”  

在他看来是小事,别人可不会这么认为,尤其是李林甫。  

李林甫已经得知,当时身在延兴客栈的住客里面,有未来的隋王妃,恰好最近李琩和太子之间,闹了一场不愉快。  

就算是凑巧,李林甫也要把它办成不凑巧,将火往东宫引。  

之所以被一步步上报至中书门下,也正是因为那一层层官员看到了这点,不想掺和进来,才一直往上甩。  

正常来说,抓几个人顶罪,这事就算完了,根本不应该闹到中书门下。  

还是那句话,有些事,不上秤没有四两重,可一旦上了秤,一千斤也打不住。  

李琩甚至都已经看到结果了,太子这一次想躲也躲不过去。  

“你是来找我带回来的那几个人?”李琩问道。  

张旭点头道:“王大娘与郭四娘,是官眷,就不必了,那几个家仆,下臣还是要见一见的。”  

放火这种事,一般不会往贵族女子身上查,我给她一个火把,让她点,她也点不着,再者说,上面交代了,郭四娘是未来的亲王妃,是宗室成员,卑官不可问话。  

卑官可不是低一阶,低三阶那才叫卑官,这次负责此案的太常少卿徐峤从四品上,比正二品的嗣王妃低了六阶。  

只有御史台的人,可以越级盘问。  

李琩点了点头:“郭家家仆正在我这里养伤,不便被你带走,你要问,就在这问吧。”  

“这样最好,”张旭微笑点头,他虽然一心钻研书法,上班完全是浑水摸鱼,但有些人情世故还是要理会的。  

你从王府带人走,人家隋王脸面何在?他难道不清楚放火跟郭家一点关系没有吗?  

我放火烧我自己?谁能干出这事来?  

“武庆,”李琩朝身后道:“你带着金吾卫过去,让郭府仆人配合查案。”  

武庆点了点头,朝张旭抬手笑道:  

“张长史请。”  

“叨扰叨扰,”张旭拱手笑了笑,跟着武庆去了。  

李琩仍是原位坐着,沉吟片刻后,朝身旁的王卓道:  

“你前段时间说,高将军新纳一小妾?”  

王卓弯腰笑道:“是的,小人也是听内侍省的人说的,听说是来自扬州。”  

“你去找杨孺人,准备一份厚礼,明日中秋,你亲自送过去,”李琩道。  

王卓赶忙点头:“小人明白。”  

中秋在唐朝,不算是团圆的节日,而是比较流行赏月风俗,在唐太宗时期便被定为法定节日。  

也就是说,那天放假。  

谁放假宦官也不会放假,但是李隆基每年的中秋,都会特许高力士等少数几个大监返家过节,也就是说,王卓明天去了,是有机会见到高力士的。  

而李琩想知道,高力士对于此事,会不会有什么嘱咐。  

因为李林甫很可能要借此事干太子,高力士如果选择保,也许会嘱咐李琩一些什么。  

毕竟受害者,是李琩未来的媳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