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便下襄阳向洛阳(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口茶水,看向一旁强撑精神的宁王,笑道:  

“阿兄若是疲了,早早歇息去吧,今晚就不必回府了,住在宫里与朕同榻。”  

宁王微笑着摆了摆手:“平日因为身体,本无兴致了,今夜难得能陪圣人畅欢,臣可舍不得就这么离开。”  

“哈哈.......”  

李隆基哈哈一笑,眼神忍不住望了一眼太真观方向,心内只觉可惜,朕的千秋节,太真不能陪在身边,总是觉得有些遗憾。  

李林甫气喘吁吁跑了过来,拍马屁道:  

“圣人真是神了,您押宝的六场,全赢了,臣跟着圣人,今晚可谓收获极丰。”  

李隆基本来就是一个喜欢听马屁的,闻言大方的一拂袖子:  

“亏得右相在旁,为朕的斗鸡呐喊助威,今晚朕所得之珍宝,尽数赏赐右相。”  

“臣拜谢圣人,”  

李林甫眉开眼笑,朝着李隆基匍地拜倒。  

他在皇帝面前,和在众臣面前,完全就是两个人,无论私下里有多少人鄙夷他,看不起他,但是也斗不过他。  

裴耀卿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里悲叹,如今可谓世风日下,自己跟张九龄搭档的时候,朝堂可不是这个样子的。  

自从哥奴拜相,又上来了一个目不知书的牛仙客,我大唐的宰相,真是一拨不如一拨了。  

他也越发觉得,自己已经不能顺应这个时代了,像李林甫这样如同家奴一般逢迎皇帝,他是万万做不到的。  

这时候,裴耀卿察觉到有人在背后拽了他的衣袖,侧脸一看,竟是长安令韦坚。  

“子金(韦坚字)有事?”裴耀卿诧异道。  

韦坚的眼神瞥了一眼李林甫方向,随后道:  

“此人才学不及仆射万一,却能窃居宰辅,实在令人唏嘘。”  

这句话,首先是个表态,意思我跟你一样,看不惯哥奴,咱俩虽然不熟,但也勿怪我交浅言深了。  

他们俩所站的位置,本来就是个角落,身边没几个人,韦坚的声音又小,所以不疑有旁人听到。  

裴耀卿终究是做过宰相的人,不是一句马屁就能哄住他的:  

“勿要乱言,背后诋毁上官,也是犯律的。”  

韦坚洒然一笑:  

“我便是当面直斥哥奴,又有何妨?但我对仆射,却是高山仰止,您的分段递运之法,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使得漕运大为改观,近三年,由洛阳运米至长安太仓多达七百万石,使圣人再无就食之忧,怎是一个谄媚献上之徒,所能相较?”  

这个分段递运漕粮的方法,是裴耀卿此生最大的成果,也因此被圣人器重,得以拜相。  

他的法子为国库节省了几十万贯的运粮费用,但是他这个人,不懂讨好皇帝,当时就有人建议他,将节约下来的运费献给皇帝。  

你猜他怎么着?他奏请李隆基将这笔款项拨给了国库。  

李隆基好意思不答应吗?但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李隆基逐渐不喜欢他了。  

“臣职而已,不值炫谈,”裴耀卿一脸装逼的摆了摆手。  

人在失势的时候,最缺少和最需要的,正是被人捧着,韦坚就是看穿这一点,所以不停的称赞对方。  

而他是有目的的。  

他专攻漕运之策已经数年之久,也因此制定了一套更为完善的漕运之法,但这是一项超级大工程,需要被人推荐上去。  

他苦心专研的成果,自然不能让别人坐享其成,但以他现在的官职,一旦提交方案,恐怕会被人包揽过去,那便是为他人做嫁衣了。  

所以他不但需要东宫的支持,还需要裴耀卿这位顶级漕运专家的认可。  

毕竟关于漕运一项,圣人最看重的还是裴耀卿的意见。  

这位历史上天宝年间著名的聚敛之臣,终究也要崭露头角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