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1章 母港计划(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80吨。  

不过,才打上太空的四年的“国际空间站”,现在就已经突破了200吨,其中SEA的“星辰”号试验室,单舱的92吨,可以同时容纳12人——它是用普罗米修斯2型火箭,也就是登月火箭打上太空的,他同样也是人类在太空中最大的单舱实验室。  

至于英、法、德、意、荷舱室,则是用万户五以及普罗米修斯火箭打上太空的。  

直接入轨700吨…  

想想都刺激!  

不是刺激,是烧钱啊…  

稍微想了一下,李毅安说道:  

“你们先对这种晶体进行深度研究,至于太空船坞…可以进一步的研究,一年肯定上不了太空,那就用四到五年的时间,分批送上太空,如果它真的有开发价值的话…”  

走到书桌边,用手指点了一下那份文件,然后李毅安说道:  

“那么,即使是花上几十亿,那也是值得的,如果开发它,需要建立一个太空母港,那我们就造一个!”  

这一天,在书房里,李毅安做出了决定。  

这个决定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无人知晓!  

但是所有的一切都从此变得与众不同起来,也许未来之门将会从此打开,也许,这不过只是空欢喜一场。  

但人类总是要怀以希望,要心怀对未来美好的向往。  

等到袁家骝离开之后,李毅安静静的坐在书桌的转椅上,他的神情变得越发的严肃。当他坐在椅子上的时候,脑海中所闪动着的是另一个世界硅基芯片的是如何接近了物理特征的极限。  

似乎人类的科技将会止步于此。  

而现在呢?  

在月球上发现在的新型晶体矿物将会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切,至少有一种可能。  

“有希望,总比没有希望要好…”  

在太空中总存在着一些可能性,如果说太空里所有的星体矿物都和地球的是一模一样的,那肯定是荒谬可笑的。  

毕竟,特殊的构造与形成原理,必定会生出特殊的物体,哪怕就是宜居星球上诞生的智慧生物,也有可能有本质上的区别,也许是类人物,也许是四条腿的半人马或者其它的生物。  

总之,宇宙这么大,总有着无数的可能。  

又一次,探身向前,看着那份文件中,又仰身靠着椅子,并且轻轻抚摸着这份文件,自言自语道:  

“好吧,今天,我们总算是开创了一个可能。”  

在这一瞬间,李毅安是骄傲的,毕竟,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他一直以来所开创的都不过只是对另一个世界的“复制”,这些年来,他在的官邸沙龙上,与青年学者讨论着学术问题,探索着未来。  

那个未来是什么呢?  

不过只是重复,是复制,是cosy。  

虽然现在SEA的带动下,这个世界的科技水平大约领先世界十年左右,局部甚至领先了十五年,但是那又怎么样?  

这些所谓的发明,创新,都是“没有新意的cosy”,是李毅安“走私”的技术。  

对于那些技术的未来,李毅安一眼就看到了尽头,或者说,它的发展路径,都在他的意料之中,无非就是提前个几年,十几年而已。  

或许,在未来的十年内,世界将会进入网络时代。二十年后,智能手机也会提前出现,然后诸如移动支付之类的东西都会出现,甚至就连同人工智能,也会显现出希望的曙光。  

但是…这一切都是另一个世界的科学成就的复制。  

是cosy。  

至于是成功的复制,还是失败的模仿。  

只有时间才能证明这一切。  

唯一一的原创是什么呢?  

就是月球基地了!  

“前哨一号”基地的建设是建立在另一个世界对月球的了解上的,如果没有另一个世界对月球几十年的研究,又怎么可能提出熔岩管方案以及气囊基地结构。  

有了这个基础之后,才有了月球基地,后才有了对月球的进一步研究,有了在月球上的常驻,才能够不断的扩大勘探半径,最终,取得了这一次的发现,而这个发现可能会改变一切。  

重要的是这种改变是这个世界原创的——它很有可能会掀起一场新的半导体革命。  

有了这种新型半导体之后,世界的电子技术很有可能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甚至有可能走的更远。  

这一次的发现将会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人类向前迈出那一步呢?  

坐在转椅上的李毅安没有继续畅想下去,他只是从书桌上的雪茄烟盒里抽出一根雪茄,然后雪茄钳剪断一头,点着雪茄和默默的抽着雪茄,手指轻轻的击打着那份很有可能改变一切的报告。  

这时,桌子上的电话响起了,拿起电话,听着电话那一头的报告,李毅安的眉头轻扬,用惊讶的语气说道:  

“什么?你说什么…”  

请:nguoqiren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