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5章 莫斯科的雪(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都是行驶在外侧车道。  

随行的翻译塔尼娅,便解释道:  

“那是紧急车道,只供救护车、消防车在紧急情况下行驶,在莫斯科所有的主干道中间都留有这样紧急行车道。”  

听着她的解释,车厢里的人无不是一阵赞叹,纷纷表示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办法,毕竟,在NBC虽然没有大堵车,但小堵也是时而发生,在紧急情况下,救护车、消防车之类的车辆通行自然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他人的称赞,让塔尼娅那张漂亮的脸蛋上显露出些许骄傲。  

看着路中央的车道,周必成不禁说道:  

“其实,我们也应该学习一下…”  

这边话音刚落,他们就看到两个黑色的汽车从紧急车道上疾驰而过,看着远去的汽车,周必成好奇道:  

“刚才那个车是…救护车吗?”  

瞬间,塔尼娅就变得有些尴尬了,甚至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好一会才说道:  

“那是特殊的车辆…”  

车辆的特殊性还体现在路口处,在那两辆车通过路口时,总会有警察执勤,阻止其它车辆汇入主路。  

车辆不一定特殊,特殊的是车里的乘客,而这辆车里的乘客,正是二号人物勃列日涅夫,和过去一样,他的胸前挂着两枚勋章,其中一枚是两年前获得的劳动英雄“镰刀与锤子”奖章,一直以来,他都有浓郁的“勋章情结”。他虚荣心重,贪图名利,喜欢获得各种勋章和奖章。  

这一点,哪怕是现在,也是不加掩饰的,当然这也是他诚实的一面——喜欢勋章怎么了?这光灿灿的玩意,有谁不喜欢呢?  

不过,现在的勃烈日涅夫,只是喜欢而已,不过他是唯一一个会把勋章随时佩带在身上的高层领导。  

“今天的会议日程是什么?”  

勃烈日涅夫心里寻思着,  

“难道是汽车制造厂的事情?”  

想了想,他随即就否决这个想法,毕竟,现在来自NBC的工程师团队已经抵达了莫斯科,他们很快就会前往工地,协助苏联建设一座大型汽车制造厂。  

“24个月啊!”  

在吉斯汽车从那四辆金龙大巴旁驶过的时候,勃烈日涅夫的心里不禁感慨了起来。  

“他们真的能在24个月内建成一座年产66万辆的大型汽车制造厂吗?”  

直到现在,别说是勃烈日涅夫了,就是苏联的工程师们仍然持怀疑态度,原因非常简单,按照苏联的工厂建设周期来说,仅仅只是基本土建,就需要至少24个月的时间。而从安装设备到完成生产线调试以及工人培训,至少还需要一年的时间。  

“如果能实现的话,必定又是证明苏联成功的一个实例啊!”  

当然,还是赫鲁晓夫同志英明领导的证明,想到这,勃列日涅夫的眉头皱成了一团儿,尽管一直以来他所扮演的是“跟屁虫”的角色,隔三差五便会出现在赫鲁晓夫跟前,大事小事都来汇报,不断拉进与赫鲁晓夫的距离。  

但是事实上,在内心深处,勃列日涅夫有着他自己的一些想法,不仅他有,在莫斯科,还有一些人持有其它的想法。  

他们并不愿意看到赫鲁晓夫如日中天的威望上升,因为…这对大家伙是不利的。  

过去,人们之所以支持赫鲁晓夫是害怕回到钢铁时代那种朝不保夕的状态,而现在,他们又希望回到过去…因为那个时候,他们所享受的一切远超过现在。  

可是他们也就只能想想而已。  

毕竟,现在赫鲁晓夫的威望是如日中天的,从面积更大、条件更好的“赫鲁晓夫楼”到“给商店里充足的肉”,再到“给我们的人民一辆汽车”。  

所有的这一切,都让苏联人,尤其是中基层干部群众为之欢呼,再加上去年在“古巴导弹危机”的处理过程中,不卑不亢的表现,更是让他赢得了军方强硬派的支持。  

“简直就像是奇迹一样…”  

心里这么嘀咕着的时候,勃列日涅夫的吉斯汽车就驶进了克里姆林宫。  

这天,一辆辆吉斯汽车从莫斯科各地驶入克里姆林宫,很快,这些人就走进了武器库大楼二楼的那间会议室,赫鲁晓夫已经等待他们多时了…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