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其实,我们就是殖民公司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们这样逆势而动,会不会对我国产生不利的影响?”  

徐闻志委婉的提醒,让李毅安的眉头微挑,他的态度代表国内一些人的看法――不认为国家应该扩张。  

但是在扩张的问题上,李毅安的态度是极其坚定的。  

“也正因为如此,领土的扩张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眼下个扩张的机会,要是不抓住它的话,无疑就是在犯罪,是对南洋的未来犯罪!”  

看着徐闻志,李毅安走到地图边说道。  

“徐秘书,你看这里,苏拉威西岛,现在全岛人中112万,其中华人人口是57万,土人之中,还有30万基督徒,至于南部很多爪哇人,都是种植园从爪哇招聘的劳工,以后那来的回那里去,在马鲁古岛,我们也有30多万人,换句来说,在苏拉威西以及各地,我们的人占绝对多数!即便是根据联合国的决议――我们也是占据绝对优势的“当地人”!”  

从当初制定了吞并东部各岛屿的基本策略后,在与荷兰人的谈判中,就特意留了一个口子――采矿权以及移民权。  

从那时起,李毅安就通过几家矿产公司投资苏拉威西岛、马鲁古群岛以及西伊里安的矿产资源,镍矿、铜矿以及其它的矿山,在过去的三年间,公司在那些地区的投资激增到7000万美元,而相对应的是矿场移民也在大量增加。  

而那些移民是李毅安的最后一步保险――如果荷兰人拒绝的话,那么他们就会通过某些方式去帮助荷兰人去殖民。  

“先生,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我们不能通过当地人去决定他们的命运呢?这样不是可以省掉很多麻烦吗?”  

“但是也会增加一些麻烦!”  

李毅安有些无奈的说道。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也是一定程度上的殖民者,所以需要延续某种合法性,通过去殖民化或者可以省掉很多麻烦,但是也有可能去掉我们自己啊!”  

这就是一个很无奈现状,南洋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殖民者,只不过现在人口成了绝对主流,但这同样也是不稳定因素,虽然美洲、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都差不多,但是人家已经主流一两百年了,而南洋才几年。  

在这种情况下,相比顺应大势弄什么“去殖民”,更稳妥的办法,是通过殖民者进行谈判,通过达成共识的方式,保证“合法性”。  

在徐闻志退出办公室后,李毅安又自言自语道。  

“欲戴王冠,必复其重。有所得必有所失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