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扯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次又扫荡了一圈鬼市,问破壁机之余,还扫荡了一圈渔具。  

可惜,这边只有几根光威的五米四玻璃竿,碳纤维竿也没看到。  

目前而言,国内除了光威,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生产鱼竿所用的碳布。  

而就连光威,也只有其中的一道碳纤维生产工序,碳纤维等级很低,很多东西都被岛国的东丽卡着脖子,让你生你就生,让你死你就死。  

作为全球鱼竿销售数量最大的鱼竿厂商,自然是不肯坐以待毙的,此刻光威正在准备投入巨资研究探险纤维呢。  

想了想,作为钓鱼佬,应该支持一下光威才行啊。  

等把这边的东西买过后,去渔具店买两根正品吧。  

不过这次鬼市之行注定要失望了,破壁机没有,其他渔具也没有,鱼护和抄网倒是有好几个,但是他不需要,这些自己做就是了。  

最终,还是花300块买了个二手磨面机。  

这玩意看似二手的,不过精通机加工的秦大河稍微看了下就知道,这玩意是全新的,除了外面一层灰,内胆几乎都没用过。  

把这个带回去做饵料的话,肯定要挨骂的,这么好的东西买新的要两千块,开个磨面作坊都够了。  

不过他们这里没人种小麦,除了磨磨米粉这些东西就完全没用。  

还好开了三轮车过来,磨面机直接抬上车就行。  

路上买了一把樟脑丸,在农村没用,但是他钓鱼有大用。  

话说鸠兹市这个喊着卖樟脑丸的大叔真牛逼,听讲卖了几十年了,后世他重生前还看到这个大叔在喊着卖樟脑丸呢。  

又去了渔具店,准备买两根七米二的玻璃竿。  

“80一根。”  

“策,抢劫啊,叼国产竿子你要我80,贵的一笔哦。”秦大河无语的说道。  

光威现在做的生意是量大管饱,便宜又抗造,怎么可能要80。  

“我进价都60了,总得赚个辛苦费嘛,70块拿走。”老板苦着脸说道。  

“老哥,先抽根烟,价格再商量呗。”秦大河勾起老板的脖子。  

“价格真的很低了,就赚10块钱,不骗你。”老板指着几个碳纤维竿子:“这些竿子七米二的起码要上千块,玻璃纤维的70已经很便宜了。”  

秦大河凑上去看了看,策踏马的,还是光威的碳纤维,进价超过150他把竿子吞了。  

“老板,光威卖的产品一向很便宜,哪有70块的,这样,我要两根,100块,您看行不行?”  

“这可不行,那我得亏死。”老板一脸便秘,他拿货也要四五十块了,虽然卖的多有返点。  

秦大河深吸一口香烟,轻轻的吐出,指了指旁边的鱼漂:“这样,再拿五个4克、五个6克的立漂,算六块钱一个,加上两根杆子170块钱。”  

这大重量的长漂都是卖十块钱一个的,不过进价绝对不超过4块,得让老板赚一些才行。  

现在他漂盒里面长漂就两个,剩下的都是短漂,根本不够用。  

想钓大物,必须得钓远、钓深,玉溪河还经常走水,轻漂站不住的。  

“200块,这些漂正价卖你,两根竿子作价100,这个价格你出去随便问,哪家比我便宜?”老板信誓旦旦的说道。  

秦大河:“......”  

据他所知,现在鸠兹市区就他一家渔具店,百货大楼那边卖的价格和他一样,但是不给你还价的机会。  

当然,或许哪个角落里还有渔具店,但是他不知道啊。  

“那算了,我去金陵看看吧,反正高淳到金陵也近。”  

从他的口音判断,还真不好猜测是哪里人,毕竟这边讲话都一样,吊字开头,逼字结尾。  

他直接走了,速度很快,仿佛马上就要去金陵一样。  

直到他把三轮车摇响,老板这才追出来。  

“180行了吧,卖的太低了厂家过来查账不好搞,也有保价的。”老板擦了擦额头的汗,在进行最后的挣扎。  

现在渔具行业不好做,还特别压钱,他都后悔干这行了。  

利润大是大,一根碳纤维竿子赚几百都行,但是得看市场啊。  

日子才富裕没多久呢,现在也没几个钓鱼佬,舍得花钱买碳纤维的更是凤毛麟角,一个月都不一定能卖出去一根。  

“行,回头还来你这里买渔具啊,上次也在你家买了不少东西呢。”  

他笑呵呵的跟着走下去,车子就没熄火了,不过“车钥匙”却是拿在了手上,威慑力十足。  

两根竿子,十根长漂到手,他看了下漂的材质,塑料的。  

扯了扯嘴,也没有多说什么,回头去买点密封胶,有空自己做芦苇漂吧。  

不过自制芦苇漂要买一些玻璃脚或者碳脚,他不知道去哪买,只能等机会了。  

现在的七米二应该是野钓最长的竿子了,在某个邓大师还没走红之前,大家还在老实的拿着四五米的鱼竿钓鱼呢。  

这次买的光威的鱼竿即是支持国产,也是要自己用的。  

虽然拿在手上沉甸甸的,但是不可否认,玻璃竿子比碳纤维更让人放心。  

就是抛投有些麻烦,不把麒麟臂练出来,是别想拿七米二的频繁抛竿,只能甩大鞭。  

农村也有人搞七米的竹竿去钓大鱼的,有些天生神力的就喜欢这么干,听说大湾那边的三十多斤大物就是七米的竹竿钓上来的。  

不过这种三四斤重的竿子,正常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