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一语定江山(2/2)
。
而就在侍卫刚刚赶到之际,阎贵妃纵声长笑,纵身跃入湖中,再未浮起。
天子带走了她全部的希望。
她也要让天子尝尝绝望的滋味。
“丹!”
“取丹来!”
殿内道士与内侍噤若寒蝉,唯闻丹炉炭火噼啪作响。
直到朱厚熜浑身瘙痒,猛然高呼出声,小道童这才战战兢兢捧来玉碗。
朱厚熜夺过丹药仰颈吞下,喉间忽涌腥甜。
“噗!”
喷溅的鲜血染红了道袍鹤纹,在众人惊呼声中,他重重栽倒在地上。
“快!传太医!!”
周遭的惊呼拉远,朱厚熜恍恍惚惚之间,似乎来到了太庙。
这里供奉着大明历代先帝,烛火长明,庄严肃穆。
他的视线首先落在太祖的画像上,旋即在成祖的灵位上稍稍顿了顿,一路往下,来到了明睿宗的灵位前。
画像中的父亲目光如炬,仿佛能洞穿人心。
实际上,朱厚熜已经记不清父亲的模样了,可此时迎着那注目,他双膝跪地,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
“是朕的错…朕对皇子严苛寡恩…沉迷丹道…疏于教导…”
“可上天为何要如此惩罚?为何要让朕绝嗣?”
“武宗!武宗!朕绝不步你的后尘!”
殿外雷声大作,一道闪电照亮了太庙内历代先帝的画像,就在明睿宗旁边的明武宗朱厚照,画像似笑非笑,眼神里带着说不出的讥诮。
各地的藩王则磨刀霍霍,准备效仿这位,再度由藩王入住紫禁城,为万民之主。
你也没有能够继承皇位的皇子了…
把皇位交出来吧!
“不!不!!”
“唐王、晋王,皆与贼人有染,暗卫有证据,从他们下手…”
“杀!把那些藩王统统杀光!”
“朕的皇位,一定要传给朕的儿子!”
“将兵从边关调回来,镇压!镇压藩王之乱!!”
里间传来清晰的呓语。
一帘之隔。
外面跪着的重臣,听得面孔煞白。
诸皇子的噩耗,已然足够震动朝野。
天子此时此刻倒下,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关键在于,储君人选。
太子病逝,德王疯癫。
四皇子五皇子惨遭不幸。
只剩下残疾的三皇子…
家天下的继承制度,更看重血统,而非身体健全,残疾可能影响形象,但不是绝对障碍,如明仁宗朱高炽腿疾仍继位。
苛刻现在三皇子毁容外加独目,实在太过严重,还不知能恢复成什么模样。
正常情况下,已然失去了继承权。
可不考虑疯傻的二皇子,他又是如今剩下的最后皇子,如果不为储君,那就真的要重现武宗后事了。
群臣思绪浮动,包括严嵩在内,谁都不敢多言。
毕竟听听里面那位的疯话,要将全天下藩王杀了个干净,就害怕自己的皇位外传。
这样的情况下,谁敢多言,不怕株连全族么?
“诸位爱卿,可有谏言?”
王皇后缓缓走出,渴求的视线落在最前列的一众老臣身上。
迎接她的,是或昏睡,或木然的沉默,无人敢抬头。
直至一道年轻的面容映入眼帘,目光明亮,毫无动摇。
王皇后露出最后的期盼:“海卿?”
“娘娘且莫慌乱!”
海玥出面:“当务之急是为陛下用药,待龙体稍安,再请陛下明诏立三皇子为储君,以正国本,安定内外!”
此言一出,内外皆惊。
谁也没想到,这位会于此时此刻,力保三皇子。
海瑞由于品阶尚低,没有资格位列堂中,不然的话,会理解兄长的选择。
原因很简单。
大明朝堂经不起再一次藩王入主的折腾了,到时候即便没有亲生父亲的礼议争执,也会有无数的波折,将原本的中兴之世硬生生打断。
因而三皇子哪怕残疾,依旧是储君的不二人选。
帐内的丽妃身体轻颤,王皇后又惊又喜,赶忙接着问道:“然陛下忧诸藩之患,若藩王有不轨之举,不知可有良策解之?”
海玥肃然拱手,声若金玉相击,一语定江山:“立储君以正国本,继大统而承天命,此乃万世不易之道,若有藩王谋逆,假托乱命,祸乱朝纲,当共诛之!”
请:badaoge
而就在侍卫刚刚赶到之际,阎贵妃纵声长笑,纵身跃入湖中,再未浮起。
天子带走了她全部的希望。
她也要让天子尝尝绝望的滋味。
“丹!”
“取丹来!”
殿内道士与内侍噤若寒蝉,唯闻丹炉炭火噼啪作响。
直到朱厚熜浑身瘙痒,猛然高呼出声,小道童这才战战兢兢捧来玉碗。
朱厚熜夺过丹药仰颈吞下,喉间忽涌腥甜。
“噗!”
喷溅的鲜血染红了道袍鹤纹,在众人惊呼声中,他重重栽倒在地上。
“快!传太医!!”
周遭的惊呼拉远,朱厚熜恍恍惚惚之间,似乎来到了太庙。
这里供奉着大明历代先帝,烛火长明,庄严肃穆。
他的视线首先落在太祖的画像上,旋即在成祖的灵位上稍稍顿了顿,一路往下,来到了明睿宗的灵位前。
画像中的父亲目光如炬,仿佛能洞穿人心。
实际上,朱厚熜已经记不清父亲的模样了,可此时迎着那注目,他双膝跪地,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
“是朕的错…朕对皇子严苛寡恩…沉迷丹道…疏于教导…”
“可上天为何要如此惩罚?为何要让朕绝嗣?”
“武宗!武宗!朕绝不步你的后尘!”
殿外雷声大作,一道闪电照亮了太庙内历代先帝的画像,就在明睿宗旁边的明武宗朱厚照,画像似笑非笑,眼神里带着说不出的讥诮。
各地的藩王则磨刀霍霍,准备效仿这位,再度由藩王入住紫禁城,为万民之主。
你也没有能够继承皇位的皇子了…
把皇位交出来吧!
“不!不!!”
“唐王、晋王,皆与贼人有染,暗卫有证据,从他们下手…”
“杀!把那些藩王统统杀光!”
“朕的皇位,一定要传给朕的儿子!”
“将兵从边关调回来,镇压!镇压藩王之乱!!”
里间传来清晰的呓语。
一帘之隔。
外面跪着的重臣,听得面孔煞白。
诸皇子的噩耗,已然足够震动朝野。
天子此时此刻倒下,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关键在于,储君人选。
太子病逝,德王疯癫。
四皇子五皇子惨遭不幸。
只剩下残疾的三皇子…
家天下的继承制度,更看重血统,而非身体健全,残疾可能影响形象,但不是绝对障碍,如明仁宗朱高炽腿疾仍继位。
苛刻现在三皇子毁容外加独目,实在太过严重,还不知能恢复成什么模样。
正常情况下,已然失去了继承权。
可不考虑疯傻的二皇子,他又是如今剩下的最后皇子,如果不为储君,那就真的要重现武宗后事了。
群臣思绪浮动,包括严嵩在内,谁都不敢多言。
毕竟听听里面那位的疯话,要将全天下藩王杀了个干净,就害怕自己的皇位外传。
这样的情况下,谁敢多言,不怕株连全族么?
“诸位爱卿,可有谏言?”
王皇后缓缓走出,渴求的视线落在最前列的一众老臣身上。
迎接她的,是或昏睡,或木然的沉默,无人敢抬头。
直至一道年轻的面容映入眼帘,目光明亮,毫无动摇。
王皇后露出最后的期盼:“海卿?”
“娘娘且莫慌乱!”
海玥出面:“当务之急是为陛下用药,待龙体稍安,再请陛下明诏立三皇子为储君,以正国本,安定内外!”
此言一出,内外皆惊。
谁也没想到,这位会于此时此刻,力保三皇子。
海瑞由于品阶尚低,没有资格位列堂中,不然的话,会理解兄长的选择。
原因很简单。
大明朝堂经不起再一次藩王入主的折腾了,到时候即便没有亲生父亲的礼议争执,也会有无数的波折,将原本的中兴之世硬生生打断。
因而三皇子哪怕残疾,依旧是储君的不二人选。
帐内的丽妃身体轻颤,王皇后又惊又喜,赶忙接着问道:“然陛下忧诸藩之患,若藩王有不轨之举,不知可有良策解之?”
海玥肃然拱手,声若金玉相击,一语定江山:“立储君以正国本,继大统而承天命,此乃万世不易之道,若有藩王谋逆,假托乱命,祸乱朝纲,当共诛之!”
请:bada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