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人VS万万人(1/2)
“选的时机很好!”
“借着皇儿,跟朕斗法?”
震怒之后,朱厚熜一本本奏疏看着,眼神闪烁,开始思索对策。
能够一眼看穿权力本质的皇帝,和懵懵懂懂的皇帝,注定是截然不同的统治生涯。
朱厚熜年少时,就明白了一个道理——
大明皇权,不可撼动。
三朝老臣内阁首辅杨廷和斗不过他。
左顺门哭谏,那么多朝堂重臣,那么多大学士与言官,换做别的皇帝,早就被逼得退让了,他却无半点纵容,狠狠地杀下去。
因为左顺门外的朝臣看似位高权重,却不能代表整个朝堂,充其量不过是一场结党抗君。
结党不怕。
结的党再大,也必然有反对的派系,只要扶持对方,形成抗衡,很快臣子就会陷入内讧,君父再居中调解,就可稳坐高位,让群臣再也没有机会对抗自己。
甚至朱厚熜都没有用这种法子,直接派出锦衣卫,开启廷杖镇压。
哪怕通过暴力解决问题,绝非上乘的手段,但太祖遗风就是如此,该动手时绝不会手软。
真理在锦衣卫的棍棒之下,天大地大皇权最大!
但此次不同了。
因为太子与诸皇子,也代表着皇权的一部分。
偏偏太子多年空缺,好不容易册封,三个多月就病重难治。
又有三位皇子一起卷入阴谋弑兄的大案中。
借着这件事情发难,无疑是最佳的时机。
群臣前所未有的统一。
不再是结党…
或者说,不再是一家一姓的党!
而是天底下的伦理纲常,公理正义!
这种情况下,再用左顺门哭谏时期的廷杖,就不成了!
他不可能下令,将六部九卿,所有京官统统杖责一遍,那是绝对会严重动摇统治根基,甚至这种“乱命”,甚至可能得不到执行!
真到那一步,才是彻底坏了事!
“所以…”
“这是逼得朕认错?”
朱厚熜缓缓闭上眼睛。
事实上,不用廷杖,他也转瞬想到了破招的办法——
重新临朝,安抚群臣。
承认自己对待太子过于严苛,又受到了暗卫的蒙蔽,将之彻底解散。
再用个一两年时间,将海玥、严嵩、夏言及他们的心腹党羽统统调离中枢,重新提拔一批朝臣骨干。
是的,以朱厚熜往日的手段,短短一两年间,便可以将朝堂来一次大换血,将今日胆敢聚众上谏的臣子,有一个算一个,统统清算!
但想到这个办法,朱厚熜心头升起的,不是释然与安稳,而是浓浓的烦躁。
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是,他可以将朝臣换血,但换血之后的朝臣,如果还是支持这套伦理纲常,一心要跟自己对着干,又该如何?
答案唯有一个,再提拔的这群臣子,必须是毫无底线,只懂得迎合皇权的官员!
可要提拔这么一群人上位,阻力必定变大,换血时间势必就要拖得更长,也许不止一两年,得两三年,乃至三四年才能完成,毕竟还要甄别筛选。
而且他从此之后,就告别后宫享福的生活,必须要重新回到前朝去,关心六部的每一项大事,插手每一次任命,才能掌控朝堂,确保自己不被架空。
因为无底线必然代表着贪欲,贪婪的欲望一旦不加以控制,是连皇权都敢染指的。
相比起历史上的嘉靖,已然习惯了严嵩多年的服侍,今时的朱厚熜当然不可能相信一群刚刚提拔的奸臣。
可还是那句话,由奢入俭难,他这些年已经怠惰习惯了,不想再精细地管理朝政了。
“混账!混账东西!!”
朱厚熜突然暴起,双目赤红如血,死死盯着丹房方向,从牙缝里挤出嘶哑的声音:“去!给朕拿丹药来!”
侍立在侧的小内侍提醒道:“陛、陛下,今早的丹量已服过,真人交代过…”
“啪!”
一记耳光带着凌厉的风声甩过去。
小内侍整个人被扇得踉跄后退,直接撞在香案上,铜炉里的香灰泼洒而出,在他脸上烫出几个红点。
他却顾不得疼,立刻翻身跪好,额头将香灰磕出沉闷的声响:“奴婢该死!奴婢这就去取!”
朱厚熜的手在衣袍下发抖,方才这般心绪起伏,眼前竟是阵阵发黑。
当装着猩红丹丸的玉匣捧到面前时,他一把抓过丹药塞进口中,喉间涌起一股铁锈般的腥甜,却奇异地压下了五脏六腑里翻腾的灼痛。
“呵…呵呵呵…”
朱厚熜缓缓趟在云锦软垫上,望着屋顶绘制的二十八星宿图。
药效渐渐发散,那些星辰似乎开始旋转,汇成一条璀璨的银河。
他伸出颤抖的手想要触碰,却抓了个空。
整日理政,平衡派系,哪怕一言能决断无数人的命运,也早已习惯了,只剩下疲惫!
这多好!
这多好啊!
朱厚熜陷入丹药的余韵中,角落里,小内侍则偷偷抬眼。
借着丹炉跳动的火光,他看见天子的嘴角,似乎正渗着细细的血丝,在苍白的下巴上划出一道触目惊心的红痕。
小内侍赶忙缩回头,眼神里闪烁着异样的光泽。
有鉴于嘉靖对于身边人变本加厉的折磨,没有人敢做出真正的提醒。
甚至有许多下人在隐隐期盼着,某些事情的发生。
不得不说,嘉靖原先的人
“借着皇儿,跟朕斗法?”
震怒之后,朱厚熜一本本奏疏看着,眼神闪烁,开始思索对策。
能够一眼看穿权力本质的皇帝,和懵懵懂懂的皇帝,注定是截然不同的统治生涯。
朱厚熜年少时,就明白了一个道理——
大明皇权,不可撼动。
三朝老臣内阁首辅杨廷和斗不过他。
左顺门哭谏,那么多朝堂重臣,那么多大学士与言官,换做别的皇帝,早就被逼得退让了,他却无半点纵容,狠狠地杀下去。
因为左顺门外的朝臣看似位高权重,却不能代表整个朝堂,充其量不过是一场结党抗君。
结党不怕。
结的党再大,也必然有反对的派系,只要扶持对方,形成抗衡,很快臣子就会陷入内讧,君父再居中调解,就可稳坐高位,让群臣再也没有机会对抗自己。
甚至朱厚熜都没有用这种法子,直接派出锦衣卫,开启廷杖镇压。
哪怕通过暴力解决问题,绝非上乘的手段,但太祖遗风就是如此,该动手时绝不会手软。
真理在锦衣卫的棍棒之下,天大地大皇权最大!
但此次不同了。
因为太子与诸皇子,也代表着皇权的一部分。
偏偏太子多年空缺,好不容易册封,三个多月就病重难治。
又有三位皇子一起卷入阴谋弑兄的大案中。
借着这件事情发难,无疑是最佳的时机。
群臣前所未有的统一。
不再是结党…
或者说,不再是一家一姓的党!
而是天底下的伦理纲常,公理正义!
这种情况下,再用左顺门哭谏时期的廷杖,就不成了!
他不可能下令,将六部九卿,所有京官统统杖责一遍,那是绝对会严重动摇统治根基,甚至这种“乱命”,甚至可能得不到执行!
真到那一步,才是彻底坏了事!
“所以…”
“这是逼得朕认错?”
朱厚熜缓缓闭上眼睛。
事实上,不用廷杖,他也转瞬想到了破招的办法——
重新临朝,安抚群臣。
承认自己对待太子过于严苛,又受到了暗卫的蒙蔽,将之彻底解散。
再用个一两年时间,将海玥、严嵩、夏言及他们的心腹党羽统统调离中枢,重新提拔一批朝臣骨干。
是的,以朱厚熜往日的手段,短短一两年间,便可以将朝堂来一次大换血,将今日胆敢聚众上谏的臣子,有一个算一个,统统清算!
但想到这个办法,朱厚熜心头升起的,不是释然与安稳,而是浓浓的烦躁。
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是,他可以将朝臣换血,但换血之后的朝臣,如果还是支持这套伦理纲常,一心要跟自己对着干,又该如何?
答案唯有一个,再提拔的这群臣子,必须是毫无底线,只懂得迎合皇权的官员!
可要提拔这么一群人上位,阻力必定变大,换血时间势必就要拖得更长,也许不止一两年,得两三年,乃至三四年才能完成,毕竟还要甄别筛选。
而且他从此之后,就告别后宫享福的生活,必须要重新回到前朝去,关心六部的每一项大事,插手每一次任命,才能掌控朝堂,确保自己不被架空。
因为无底线必然代表着贪欲,贪婪的欲望一旦不加以控制,是连皇权都敢染指的。
相比起历史上的嘉靖,已然习惯了严嵩多年的服侍,今时的朱厚熜当然不可能相信一群刚刚提拔的奸臣。
可还是那句话,由奢入俭难,他这些年已经怠惰习惯了,不想再精细地管理朝政了。
“混账!混账东西!!”
朱厚熜突然暴起,双目赤红如血,死死盯着丹房方向,从牙缝里挤出嘶哑的声音:“去!给朕拿丹药来!”
侍立在侧的小内侍提醒道:“陛、陛下,今早的丹量已服过,真人交代过…”
“啪!”
一记耳光带着凌厉的风声甩过去。
小内侍整个人被扇得踉跄后退,直接撞在香案上,铜炉里的香灰泼洒而出,在他脸上烫出几个红点。
他却顾不得疼,立刻翻身跪好,额头将香灰磕出沉闷的声响:“奴婢该死!奴婢这就去取!”
朱厚熜的手在衣袍下发抖,方才这般心绪起伏,眼前竟是阵阵发黑。
当装着猩红丹丸的玉匣捧到面前时,他一把抓过丹药塞进口中,喉间涌起一股铁锈般的腥甜,却奇异地压下了五脏六腑里翻腾的灼痛。
“呵…呵呵呵…”
朱厚熜缓缓趟在云锦软垫上,望着屋顶绘制的二十八星宿图。
药效渐渐发散,那些星辰似乎开始旋转,汇成一条璀璨的银河。
他伸出颤抖的手想要触碰,却抓了个空。
整日理政,平衡派系,哪怕一言能决断无数人的命运,也早已习惯了,只剩下疲惫!
这多好!
这多好啊!
朱厚熜陷入丹药的余韵中,角落里,小内侍则偷偷抬眼。
借着丹炉跳动的火光,他看见天子的嘴角,似乎正渗着细细的血丝,在苍白的下巴上划出一道触目惊心的红痕。
小内侍赶忙缩回头,眼神里闪烁着异样的光泽。
有鉴于嘉靖对于身边人变本加厉的折磨,没有人敢做出真正的提醒。
甚至有许多下人在隐隐期盼着,某些事情的发生。
不得不说,嘉靖原先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