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夏言的底线(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就上奏,与之同呈陛下,此次定要治其大罪!”  

郑晓目光微动,却有些不安,低声道:“阁老,下官总觉得此事透着蹊跷,那严世蕃年少轻狂,严阁老却不会如此大意,连账目都未做干净…”  

夏言摊开奏疏,闻言手中朱笔一顿:“嗯?”  

郑晓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三分:“莫不是故意留此破绽,好让陛下觉得此子不过是贪些小利,若是贸然举报,恐反中其谋!”  

夏言抬眸看向窗外的乾清宫方向。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片刻后,夏言忽然轻笑一声:“郑侍郎多虑了,陛下圣明烛照,岂会被这等小伎俩蒙蔽?既有奏疏,我等一并支持便是!”  

郑晓深吸一口气,拱手道:“是!”  

窗外,最后一缕残阳,被暮色蚕食殆尽。  

如同那份联名弹劾的奏章,悄无声息地湮没在深宫的重帷之后。  

账簿中的证据,竟真是精心设计的陷阱——  

严世蕃早布下局,一纸自辩疏便将罪责洗脱得干干净净,反将上奏的官员扣上诽谤首辅的罪名。  

一轮较量后。  

兵科给事中沈良才黯然去职的靴声尚未消散。  

都察院御史乔佑的镣铐已在诏狱中铮然作响。  

都察院群情激奋。  

弹劾的奏疏如雪片般递往通政司。  

夏言看似再输一城,但竭力保护谏官言路的作为,也赢得了都察院上下的心。  

“棋局从来如此——”  

“弃子,有时恰是最精妙的一着啊!”  

夏府书房,夏言放下又一封表达对严嵩的愤慨,对自己的支持的谏官信件,嘴角微扬。  

六科给事中已经为他所用,如今再加上都察院,言官都将化作手中的利剑。  

掌控朝堂的喉舌,总有让严氏父子折戟成沙之日!  

虽然内心深处,不免有愧于那几位受牵连的言官,但权势之争,有的时候也得不择手段!  

“老爷!”  

正在思索接下来该如何更进一步,书童轻声来到门外禀告:“都察院御史杨士骏求见。”  

“带进来吧!”  

夏言眼中精光一闪。  

这个御史原本在都察院默默无闻,没有什么功绩外显,但就在前日,他的家人因冲撞严世蕃的车马,被当众鞭笞,结下了大仇。  

而当晚,拜帖就递到府上,夏言权衡之后,还是决定见上一见。  

“下官拜见阁老!”  

年至中旬的杨士骏入内,外貌普普通通,毫无特色,恭敬行礼,稍作寒暄后,竟是开门见山:“下官有本,弹劾严嵩严世蕃父子乱政!”  

“哦?”  

这罪名就大了,夏言既惊讶又期待,接过奏疏,细细观看。  

看着看着,转为惊怒。  

“你怎的句句不离河套之议?”  

之前的《十二罪疏》,控诉的是严世蕃的种种不法行径,与新政治国无关。  

如今的《权奸十二罪疏》,字字如刀,暗指严嵩经略河套,功高盖主。  

“荒谬!荒谬!!”  

全部看完后,夏言拍案而起,这次是真的惊怒了:“收河套是朝堂大略,历经数载艰辛,无数苦功,边关将士浴血,眼看就要犁庭扫穴,你竟要本阁断送此等社稷之功?“  

杨御史面色立变,似乎没想到这位反应会如此激烈,辩解道:“夏公是清流风骨,然严分宜能代张公上位,用的也是类似的伎俩…”  

“不必说了!”  

话到一半,夏言已然打断,戟指门外,袖口在烛火中划出一道凌厉的弧光:“内阁之争若要以断送疆土为代价,这位置本阁不要也罢!不送!”  

“阁老容禀…”  

“滚!!”  

杨士骏再也不多言,退后三步,转身时险些被门槛绊倒。  

“亏得社内还以为此人是个能断腕的狠角色,结果心里那道坎,竟比首辅之位还高…”  

待从夏府后门钻出,月光将他的影子拉得扭曲变形,杨士骏走出好远,才敢回望,喃喃低语之后,狠狠朝地上啐了一口,灰溜溜地没入黑暗之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