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完美应对(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与皇子皇孙们相见,仅以捧手为礼。  

每日寅时来到书房早读,卯时开课,午时下学。  

各大节日放假一天,暑期上半课。  

以上就是海玥初步给出的建议。  

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  

可朱厚熜已然颇为心动。  

蒋太后正担心日后这些皇孙们成长起来,会为了空悬的储君之位争斗,兄弟阋墙,做出种种残忍之事。  

现在上书房一出,是否解决了这个问题?  

显然没有。  

但嘉靖觉得,可以籍此好好宽慰一下母亲,让她不至于胡思乱想,能够安心养病。  

这就很难得了,更重要的是,统一教学也避免了臣子在皇子身上争相押注,同时堵住悠悠之口。  

群臣不是摆出礼法祖制,让他速速立储嘛,现在设上书房延请耆儒,既全了皇长子教育,又有兄友弟恭,避免再生汉王宁王之乱,防微杜渐。  

如此。  

日后张皇后无子,哪怕皇长子是庶出之身,只要才德服众,承继大统亦无不可。  

至于何时立储…  

那就完全由天子说了算了。  

把给诸皇子招收侍讲学士的乱子,转化为制度的确立,朱厚熜对此极为满意,当即表态:“海卿,皇子予你教导,朕可安心矣!”  

“臣惶恐!”  

然海玥竭力推辞:“臣尚未至而立之年,岂敢僭居帝师之位?此番进言,绝无半点私心,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唔!也罢!”  

朱厚熜说这话的时候,是真的和颜悦色,露出几分罕见的体谅,难得地为别人考虑了一回:“朕总不能把你架在炭火上烤,待得来日皇子开府,再由你讲经不迟!”  

那就是十年后的事情了。  

到时候想必以海玥的威望,只去皇子府上讲学,反倒是屈尊纡贵。  

此事定下,回到乾清宫,支开了黄锦,昔日那个矮小瘦弱的内侍默默来到身后。  

朱厚熜收敛其笑容,取出之前的密卷,直接掷于地上:“母后认的义女,岂是这等轻狂性子?竟敢挑拨离间,欲让朕残害忠良,其心可诛!”  

他根本不屑查证,言语里流露出浓浓的戒备与怒火:“此番参与污蔑的,统统杖毙,你亲自监刑!”  

‘这老登越来越自私多疑了!’  

回到翰林院的桌案前,海玥摇了摇头,神色里倒也没有诧异。  

事关太子,历朝历代的皇帝,表现得没几个像人。  

李世民那样的千古一帝都不能免俗,李承乾可以说是其真正的人生污点,更何况其他。  

海玥早早就清楚,在嘉靖朝,与任何皇子走得近,都是自讨苦吃,甚至自绝于仕途。  

历史上严嵩父子刁难裕王,连王府的补给都不全,一方面固然是示好景王,希望这位次子继承大宝后,延续严家的富贵,另一方面也是做给嘉靖看的。  

而后徐阶真正向裕王示好,也是等到扳倒严嵩,嘉靖的政令已经开始不管用,景王又死了,才敢施恩下一任天子。  

这也是隆庆帝只对高拱亲近的原因,高拱是真正在王府里面陪着他一起吃苦,雪中送炭,患难与共的,徐阶充其量就是锦上添花。  

如今倒没有那般激烈,正常下担任侍讲学士,并没有什么关系。  

可一来朝堂上的局势不太对劲,似乎有人在推波助澜,激化矛盾;  

二者教导幼年皇子并不容易,朱厚熜的前两个儿子并没有继承其聪慧,想要引其成才,严厉不好,宽松也不成,稍有不顺心,来日就是反目成仇。  

所以海玥并不想培养下一任皇子,更不准备建立所谓的师生感情,走张居正的老路。  

与其寄希望于和新君缔结私人感情,培养出一个对自己言听计从的圣明君主,他更相信实际看得到的进展。  

比如收河套的战略准备;  

比如一心会成员于京师各部,天下两京一十四省的具体任职。  

所以此时此刻,他取出两封书信来,目露异色。  

一封来自海瑞。  

一心会在外的成员,多与其沟通,再综合各地局势,反馈到自己面前。  

已成惯例。  

另一封,则来自于严世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