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终点线(1/6)
1993年西部决赛的第六场,我第一次有些怨恨我的父母,为什么不把我生的高一些!
我也怨恨查尔斯的父母,如果他个子高一些,我的球也不会传的那么低,被阿甘抄截掉。
当然,这是非常短暂的怨恨,就像那场失利一样,痛苦来的快,去的也快。
那时候我想,未来总会有机会的,我们会卷土重来。
————2017年凯文约翰逊结束萨克拉门托市长任期后,参加一档访谈节目的谈话内容,节选。
1993年的西部决赛,查尔斯巴克利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他朝着拿下后场篮板的甘国阳冲了过去,试图将球抢下来,或者再造一次争球。
不过一切都晚了,一切都是徒劳了,甘国阳牢牢控住球,转身挡住了巴克利。
巴克利只能犯规,送甘国阳上罚球线,分差被拉开到6分。
时间已然来不及,韦斯特法尔叫了最后一个暂停以示最后的抵抗。
跟着,随着马尔利外线强投三分不中,太阳队壮阔的1993赛季结束了。
查尔斯巴克利获得了职业生涯最高的个人荣誉,在1993年这个黄金一代大爆发的赛季拿到了MVP。
但他终究无法越过至高神峰,开拓者有惊无险的以4:2的大比分击败对手,连续第四年杀入总决赛。
在甘国阳第七次举起西部冠军的银色奖杯时,玫瑰花园球馆响起了“第四次,第四次”的齐声呼喊。
在NBA篮球场馆里,球迷很少像欧洲足球迷、篮球迷那样,整齐划一的喊口号、做人浪。
这是NBA和欧洲足球、篮球职业联赛一个很大的区别。
欧洲足球、篮球是俱乐部制,球迷是广义上俱乐部的一员。
社区的居民因为足球、篮球连接在一起,为了胜利和荣誉,大家团结起来一起为队伍加油鼓劲。
而NBA属于超级大篷车,几十支球队看似为敌,其实理论上是一家人。
只不过为了表演,分散到各个城市,为球迷们提供精彩比赛,球员是可以换来换去自由加盟的。
城市的球迷自然支持自家球队,但球迷群体没有欧洲俱乐部的那么忠诚、团结和狂热。
尤其进入90年代后,斯特恩逐步将NBA打造成适合中产阶级家庭带孩子周末来体验美妙体育生活的乐园,NBA比赛的宿敌、火药味就越来越淡了。
当然,美国人有自己的篮球精神故园,不在NBA,而是在大学,那里才是真正团结社区和家庭的地方。
但是在波特兰不同,开拓者狂热(zernia)不是一句空话,这支球队是所有波特兰人的精神柱梁。
70年代开拓者刚刚在波特兰这个西北小城市扎根下来时,其他球队还在为卖出一张球票绞尽脑汁、祈求呐喊,开拓者已经把纪念体育馆的票卖到场场售罄,绝无空席——从1970年至今已经23年时间,他们的体育馆从未有剩票的情况出现。
其他城市的球迷往往纠结于看棒球、橄榄球还是冰球,篮球是波特兰人唯一的选择。
每年季后赛,波特兰当地的部分中小学都会组织“为你最喜爱的球队写信”的活动。
基本上上万封的信都是写给开拓者的,每年收到的信件可以铺满整座纪念体育馆。
而这些学生未来长大、成人后,就是开拓者铁杆的球迷,伴随他的家人一道为球队摇旗呐喊。
甘国阳的到来无疑大大强化了这种忠诚,那些1986年享受夺冠狂欢的17、18岁大学青年,到1993年很多已是工作、成家的成年人。
他们拥有更强的消费能力,成为开拓者球迷的中坚力量,为开拓者的每一次辉煌成就欢呼。
而那些年纪更大或者更小的,都在一次又一次胜利和一个又一个的冠军中,成为最忠诚的拥趸。
西决结束,但大量球迷在颁奖仪式结束后久久不愿离去,他们站在看台上整齐划一地高喊着“第四次”。
甘国阳想要离开球场回更衣室,发现好像不行,现在球迷的热情让他无法离去。
他只能拿过话筒,和球迷们说两句,球场终于安静了下来。
甘国阳感谢了波特兰球迷长久以来的支持,并说四连冠是球队唯一的目标,他们一路已走到最后,绝不会退缩。
“最后,我想拿下四连冠的必要条件是让球员们回去好好休息,我们还不知道总决赛的对手。系列赛可能会在波特兰进行,但也有可能去往迈阿密,那样的话我们必须早做准备才可以。”
在甘国阳的一番发言后,球迷们的狂热终于慢慢冷却下来,大家知道再怎么样都要回家睡觉的。
况且,这波澜壮阔的1993赛季并未结束,谁是84黄金一代的本赛季最强尚未有分晓。
太阳和开拓者精彩的西决创造了新的收视记录,甘国阳和巴克利之间的巅峰对抗,让人开始期待总决赛。
在东部,另外一组对决同样精彩绝伦,黄金一代的另外两位成员,迈克尔乔丹和哈基姆奥拉朱旺已经将战火烧到了抢七。
热火在主场拿下两场,回到芝加哥后,公牛凭借主场之力,连胜两场。
乔丹一场44分,一场41分,告诉德雷克斯勒谁才是当今NBA的第一得分后卫。
双方来到了关键的第五战,赛点战。
哈基姆奥拉朱旺在第四场输掉和公牛的
我也怨恨查尔斯的父母,如果他个子高一些,我的球也不会传的那么低,被阿甘抄截掉。
当然,这是非常短暂的怨恨,就像那场失利一样,痛苦来的快,去的也快。
那时候我想,未来总会有机会的,我们会卷土重来。
————2017年凯文约翰逊结束萨克拉门托市长任期后,参加一档访谈节目的谈话内容,节选。
1993年的西部决赛,查尔斯巴克利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他朝着拿下后场篮板的甘国阳冲了过去,试图将球抢下来,或者再造一次争球。
不过一切都晚了,一切都是徒劳了,甘国阳牢牢控住球,转身挡住了巴克利。
巴克利只能犯规,送甘国阳上罚球线,分差被拉开到6分。
时间已然来不及,韦斯特法尔叫了最后一个暂停以示最后的抵抗。
跟着,随着马尔利外线强投三分不中,太阳队壮阔的1993赛季结束了。
查尔斯巴克利获得了职业生涯最高的个人荣誉,在1993年这个黄金一代大爆发的赛季拿到了MVP。
但他终究无法越过至高神峰,开拓者有惊无险的以4:2的大比分击败对手,连续第四年杀入总决赛。
在甘国阳第七次举起西部冠军的银色奖杯时,玫瑰花园球馆响起了“第四次,第四次”的齐声呼喊。
在NBA篮球场馆里,球迷很少像欧洲足球迷、篮球迷那样,整齐划一的喊口号、做人浪。
这是NBA和欧洲足球、篮球职业联赛一个很大的区别。
欧洲足球、篮球是俱乐部制,球迷是广义上俱乐部的一员。
社区的居民因为足球、篮球连接在一起,为了胜利和荣誉,大家团结起来一起为队伍加油鼓劲。
而NBA属于超级大篷车,几十支球队看似为敌,其实理论上是一家人。
只不过为了表演,分散到各个城市,为球迷们提供精彩比赛,球员是可以换来换去自由加盟的。
城市的球迷自然支持自家球队,但球迷群体没有欧洲俱乐部的那么忠诚、团结和狂热。
尤其进入90年代后,斯特恩逐步将NBA打造成适合中产阶级家庭带孩子周末来体验美妙体育生活的乐园,NBA比赛的宿敌、火药味就越来越淡了。
当然,美国人有自己的篮球精神故园,不在NBA,而是在大学,那里才是真正团结社区和家庭的地方。
但是在波特兰不同,开拓者狂热(zernia)不是一句空话,这支球队是所有波特兰人的精神柱梁。
70年代开拓者刚刚在波特兰这个西北小城市扎根下来时,其他球队还在为卖出一张球票绞尽脑汁、祈求呐喊,开拓者已经把纪念体育馆的票卖到场场售罄,绝无空席——从1970年至今已经23年时间,他们的体育馆从未有剩票的情况出现。
其他城市的球迷往往纠结于看棒球、橄榄球还是冰球,篮球是波特兰人唯一的选择。
每年季后赛,波特兰当地的部分中小学都会组织“为你最喜爱的球队写信”的活动。
基本上上万封的信都是写给开拓者的,每年收到的信件可以铺满整座纪念体育馆。
而这些学生未来长大、成人后,就是开拓者铁杆的球迷,伴随他的家人一道为球队摇旗呐喊。
甘国阳的到来无疑大大强化了这种忠诚,那些1986年享受夺冠狂欢的17、18岁大学青年,到1993年很多已是工作、成家的成年人。
他们拥有更强的消费能力,成为开拓者球迷的中坚力量,为开拓者的每一次辉煌成就欢呼。
而那些年纪更大或者更小的,都在一次又一次胜利和一个又一个的冠军中,成为最忠诚的拥趸。
西决结束,但大量球迷在颁奖仪式结束后久久不愿离去,他们站在看台上整齐划一地高喊着“第四次”。
甘国阳想要离开球场回更衣室,发现好像不行,现在球迷的热情让他无法离去。
他只能拿过话筒,和球迷们说两句,球场终于安静了下来。
甘国阳感谢了波特兰球迷长久以来的支持,并说四连冠是球队唯一的目标,他们一路已走到最后,绝不会退缩。
“最后,我想拿下四连冠的必要条件是让球员们回去好好休息,我们还不知道总决赛的对手。系列赛可能会在波特兰进行,但也有可能去往迈阿密,那样的话我们必须早做准备才可以。”
在甘国阳的一番发言后,球迷们的狂热终于慢慢冷却下来,大家知道再怎么样都要回家睡觉的。
况且,这波澜壮阔的1993赛季并未结束,谁是84黄金一代的本赛季最强尚未有分晓。
太阳和开拓者精彩的西决创造了新的收视记录,甘国阳和巴克利之间的巅峰对抗,让人开始期待总决赛。
在东部,另外一组对决同样精彩绝伦,黄金一代的另外两位成员,迈克尔乔丹和哈基姆奥拉朱旺已经将战火烧到了抢七。
热火在主场拿下两场,回到芝加哥后,公牛凭借主场之力,连胜两场。
乔丹一场44分,一场41分,告诉德雷克斯勒谁才是当今NBA的第一得分后卫。
双方来到了关键的第五战,赛点战。
哈基姆奥拉朱旺在第四场输掉和公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