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刺杀之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秦夏进入亚空间时,周围环境变得像是正下着暴风雪的荒原一般。  

四神仍然在注视着他。  

四道身影在暴风雪中若隐若现,它们的力量也若隐若现。  

秦夏能感知到至少三个混沌之神对自己抱有巨大恶意,它们不断朝自己释放出的毁灭力量就是证明。  

肉体作为灵魂在现实中的躯壳,处于亚空间中本就危险,混沌之神或许无法对秦夏灵魂做些什么事情,但它们可以间接摧毁秦夏的肉体。  

即便这也没法伤及一个人类的根本也就是灵魂,但它们就是想这么做。  

哪怕只是让秦夏变成一个可以自由出入现实和亚空间的孤魂野鬼,那也值得。  

在进入亚空间前,秦夏思考了一瞬间,也觉得四神会攻击自己,不过他还是选择进入亚空间,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因为…无所谓,奸奇会出手。  

在色孽最先用毁灭之力席卷向秦夏时,奸奇的力量庇护了他。  

恐虐和纳垢转而对抗奸奇。  

奸奇和兄弟姐妹们缠斗起来。  

四神刚刚达成的脆弱合作在此刻崩溃。  

秦夏笃定奸奇不会让其他混沌之神摧毁自己的肉体,因为自己的存在便引发了变化,奸奇作为万变之主能从变化中受益。  

但受益并不是奸奇会选择在此时为敌人对抗兄弟姐妹的关键,亚空间生物很少会为了利益做什么,所以最关键的原因只有一个——奸奇就是喜欢变化。  

四神缠斗之际,奸奇推动着亚空间中的灵能洪流将秦夏送到极远处之地。  

周围不再是暴风雪,而是舰船在前行时会看到的景象。  

扭曲成一团的星辰,长着双眼的天体,汇聚成恶魔并张牙舞爪的星云等等。  

秦夏甚至看到了天空中的安格隆本质。  

那颗巨眼被紫色的风暴笼罩。  

环绕四周,没有看到四神,秦夏便想趁机联络一下安格隆,但刚发出灵能讯息之时四神的轮廓就忽然出现在周围,齐齐注视着他。  

没有办法,秦夏只能继续做原来想做的事情。  

很快,笼罩安格隆本质的风暴也出现在秦夏周围,就像先前在亚空间航行时看到的风暴场面一样,秦夏无论是肉眼还是灵能视野都感觉伸手不见五指,也没有办法像图丘查引擎那样在亚空间风暴中找到正确路径。  

并且,在一个没有空间和时间的地方进行漫无目的的寻找肯定不会有结果。  

秦夏想到了某个老相识,调用灵能呼唤那个老相识。  

“嗨!”  

“又是我!”  

“一个因现实生灵‘渴望找到前路’的想法诞生的至高天生物。”  

血肉罗盘出现在秦夏面前。  

罗盘看着秦夏身后,兴高采烈的说。  

“前情提要。”  

“我曾在吞城者起义战争中帮助了秦夏,让他能寻找到通往莫瑞要塞领地的亚空间通道。”  

“第二次见面则是在前不久,基因原体安格隆的灵魂迷失于亚空间之中…”  

“现在则是第三次。”  

听到罗盘说的话,秦夏回身看向身后,发现身后有一大群眼球似的生物,它们要么注视着自己,要么注视着罗盘。  

“你在跟它们说话?”秦夏本能的警惕那些诞生原因未知的生物。  

“它们是观察者,它们对你和现实宇宙的事情感兴趣。”罗盘漂浮到秦夏身旁,拱了拱秦夏,“快跟它们打声招呼。”  

秦夏只觉得无奈。  

就像当年带阿维达和阿萨尔亚空间一日游似得,这鬼地方虽然出现什么鬼事情都不奇怪,但对于一个现实生灵而言这还是太抽象了。  

见秦夏不跟那些眼球打招呼,罗盘小声说:“看在我帮你那么多次的份上,在我的朋友们面前给我点面子。”  

“你们好。”秦夏对眼球们摆手。  

眼球们上下跃动,似乎在回应秦夏。  

“帮我找路,我要去一个叫克尔的地方。”秦夏说。  

罗盘立刻指引出一个方向。  

作为一个因“辨识前路”等概念诞生的亚空间生物,罗盘自然不会受到亚空间风暴的影响,它很轻易就能利用自己涉及的概念做想做的事情。  

秦夏还清楚亚空间生物往往会受其概念影响,做出某种行为。  

但罗盘和路径跟那些在看戏似的眼球有什么关系,秦夏是真想不出来。  

“它们是受诞生自观察概念的生物。”罗盘见秦夏一直看着眼球们,便主动解释,“你想象这么一个场景就明白了。”  

“你走在一条路上,很多个你的同类坐在路边注视着你,谈论着你。”  

“这就是我跟它们之间的联系。”  

秦夏得到答案,不再停留,朝着罗盘指引出的方向前行。  

抵御风暴,长途跋涉。  

秦夏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只是在即将赶到目的地的时候看到了另一个亚空间生物。  

那生物长得像路牌,它曾在起义战争里帮秦夏标记亚空间通道。  

“在这。”路牌说,“又见面了。”  

秦夏闷着头前进,来到路牌附近,穿过现实帷幕,进入现实宇宙。  

从亚空间那极其不熟悉的环境离开后,秦夏对自己所处的现实宇宙也没多少熟悉感。  

他身处于虚空之中。  

盔甲将本该被秦夏感觉到的窒息感,超低温以及失重感抵消。  

但好在眼前的正常景观让秦夏立刻产生自己回到熟悉之地的感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