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硬核撤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什么东西?”  

庄园中散步一样缓慢走着,东张西望的军官突然将目光锁定在庄园建筑的顶部。  

一道黑影从天空中落下,自建筑的顶部。  

军官还未看清楚那是什么,就感觉自己的嘴巴被人打了一拳。  

他的嘴巴的确是被什么东西击中,但并不是拳头,而是一颗手榴弹。  

圆滚滚的手榴弹被秦夏在下落时投掷出去,笔直的击穿军官的下半边脸,深深嵌进他的头骨里。  

军官带来的奴隶和护卫距离他最近,自然第一时刻目睹这一幕,然后发出喊叫声。  

“躲…”  

爆炸声吞没后半边的话,也吞没了军官周围的人。  

滚烫红砂之上,黑暗寒冷的庄园之中,爆炸火光将这阴暗的地方照亮了一瞬间。  

其他所有人都将枪口对准爆炸火光出现的地方,而下一秒秦夏自火焰和硝烟中冲出。  

如雪般莹白的灵能光芒呈半透明的弧形状,笼罩着秦夏的周身,当他的身影出现在敌人的视网膜上并被视觉神经传导时,刚才那场爆炸中产生的弹片和骨骼碎片正从他的灵能屏障上滑落。  

“开火!”  

一个士兵大吼着扣动扳机,炽热的能量光束自枪口飞射而出。  

秦夏向前狂奔,他每迈出一次跨度数米的步伐都会伸出手扯下一枚手榴弹,从他刚刚绑在身上的挂带上。  

没有拉开保险的动作,只是摘下,然后投掷出去。  

几声闷响,几个人同时被几枚手榴弹命中肉体。  

或是头部,或是心脏,亦或者是其他的要害部位,总之,在被命中者如先前的军官一般被炸死之前,他们就已经被秦夏用手榴弹砸死。  

一连几场爆炸再次出现。  

硝烟笼罩整座庄园。  

掺杂了大量正规近卫军带来的奴隶和护卫的军队显然毫无秩序可言,混乱的状况让他们以为自己遭受到大规模攻击。  

秦夏判断近卫军会反击,但事实上不是。  

这些只是驻扎在德西亚城郊区安稳很久很久的军队甚至都没去屠杀过起义军。  

面对攻击,正规近卫军的选择是叫骂自己的奴隶或护卫滚去找人杀,而自己则是将银藤化作护盾遮蔽躯体。  

秦夏又从硝烟中钻了出来,又再次投掷出手榴弹。  

手榴弹也再次飞射进肉体,再次爆炸。  

就这样,秦夏距离庄园出口越来越近。  

直到将最后一枚手榴弹投掷出去后,秦夏也再次维持着灵能屏障,自爆炸中毫发无损的穿过。  

这一系列事情从发生最初一步,也就是秦夏跃下建筑的那一刻起开始算,到最后一枚手榴弹爆炸,总用时…  

3.2秒。  

努凯里亚的黑科技中不包括手榴弹这种东西,它也不是不需要拉保险自动检测合适时机爆炸。  

秦夏在跳下来之前就已经拉掉全部的保险,因为他有自信在所有手榴弹引爆之前,就完成自己想要利用手榴弹这一爆炸物达成的目标。  

阿斯塔特的躯体给了他这样做的能力。  

敌人完全陷入混乱,只有一些身处高点且有经验,并且佩戴了先进观察装备的人能反应过来。  

比如驾驶四足战斗机械的人。  

这些称不上有多么惊人的机械搭载着不同的重武器,比如先前秦夏看到过的大口径重机枪,还有搭载带有很长炮管一看就是穿甲武器的机械。  

一共七台,全部向着身处硝烟中的秦夏开火。  

一些近卫军带来的奴隶和护卫被误伤射杀,身处秦夏周围不远的近卫军的银藤则是能抵挡那些攻击。  

大口径穿甲类火炮武器甚至因炮弹挟有的强大动能而将硝烟卷散。  

秦夏暴露出来,他撑着灵能屏障,炮火打在上面只能激起丝丝白色波纹,而无法穿透分毫。  

四足战斗机械维持着火力压制,附近的步兵则是绕到秦夏身后对他集火。  

这里哪怕是一个最卑贱的奴隶携带的步枪都足以射穿两公里外的低厚度装甲,且枪口和攻击落点呈一条绝对笔直的射线,但他们就是聚集起来,像燧发枪时代的士兵一样堆积在一起,互相挨着,集火一个目标。  

这些人的集火火力甚至还杀伤了不少对面的自己人。  

秦夏一只手抬着,维持身前的灵能屏障,另一只手伸向身后,再撑起屏障抵御集火。  

那些能量步枪射出的火力在莹白色的屏障上留下猩红的痕迹,随着这些痕迹越来越多,它逐渐掩盖屏障本来的色彩。  

秦夏看一眼身后的步兵,又转过头。  

身后的屏障上的红色能量痕迹转移到面前,汇聚成一道光束击穿面前的四足机械,接着又横扫一圈,直到积蓄的能量消耗殆尽。  

旋即秦夏身后的灵能屏障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道自指尖释放而出的灵能闪电。  

白色的灵能闪电迸射而出,正在集火秦夏的一群人瞬间被抹消物质存在,灵魂在迸射的灵能火花中燃烧,他们的躯体没有成为灰烬,而是成为了迸射向四周并缓缓飘落的雪花。  

秦夏看向面前,灵能屏障仍然维持着,抵御着攻击。  

面对那密集的火力网,他迈开步子向前走去,气势汹汹仿若寻仇之人。  

但随后正前方一百米外的敌人就挪来一台四足机械,机械在一瞬间延展出支撑架,并在进入绝对稳固状态后开火。  

一枚炮弹打在秦夏的灵能屏障上,爆裂的瞬间,巨量破片如狂风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