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0 应对之策(2/3)
无法运输,还是凭借着一封封份量十足的信,借用的官库存储的。
虽说存储期间产生了一点默认的损耗。
但是最终陆续运到淮安的大豆也有二十万石之多。
如果不是裴元拿了霸州军买命的那些金银珠宝,当时都凑不出这么多的银子。
将近八万石豆子榨出的豆油且不说,榨油剩余的那些豆粕掺杂谷物做成豆饼,也有很好的销路和不错的价钱。
裴元如果能顺利把这些成品出货,不考虑运回阳谷的那些大豆,也足够大赚一笔了。
至于这件事该请谁来办,裴元心中已经有了一个人选。
那就是游走在京中的超级政治掮客臧贤!
臧贤就是那种赚钱不要命的典型掮客。
他连为宁王恢复三卫这种大活儿都敢接,而且还能靠着绝佳的政治操作,把事情办成了,就足以证明他的胆色和能力了。
裴元想卖,也有人想买。
再加上有臧贤牵线,事情应该能十拿九稳。
而且臧贤本身就是个极好的中人,这件事裴元可以委托给臧贤操盘,把这批豆油交给他来的运作。
哪怕会给他不菲的分润,但是裴元也足以狠狠回血了。
孔续担忧的说道,“这批大豆从河南运过来,本身就花费了不少的钱财。若是再从淮安向北运,就算借用运河,恐怕也会耗费不小的人力物力。”
“真要这么做,只怕有些得不偿失啊。”
裴元很坚定道,“得不偿失也得做。”
他都准备要焚烧北上的棉船了,哪还能指望对方和他再讲究斯文。
与其到时候被抢夺了去,裴元宁可费心费力的把那些豆子再运回来。
孔续想了想,又试探着询问道,“千户,若是咱们榨油的计划不顺利,那么山东的大豆咱们还继续囤积吗?”
裴元毫不迟疑道,“当然。”
孔续提醒道,“山东河南虽然是产豆的大省,但是别处也不是不能产豆的。河南因为豆价大挫的原因,今年没有种豆,这个可以不用考虑。可单是山东今年产出的大豆,咱们就未必能全都吃的下。”
“到时候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一些大豆流入南方的。”
“何况山西、北直隶也有少量的豆产区。”
“可以预见的是,就算咱们竭力阻挡,也只是会短时间内推高南方的油价,惹来怨声载道,并不会形成什么致命的威胁。”
“可是一旦咱们面临的困境,短时间内不能缓解,那么只要时间托上几个月,明年春天的时候,各省必然会因为豆价上涨的原因,大量的种植大豆。”
“一旦有了大批量的新豆,咱们这些陈豆,可就要砸手里了!”
“这可是不少钱呢!”
说着,孔续为裴元合计了起来,“咱们从河南买的大豆还未变现,就再要收购山东的新豆,按现在的规模,怎么也得再投进去接近二十万两的银子。”
“如果咱们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和南边和解,只要对方拖下去,咱们这些全部的银子,就都打水漂了!”
裴元赞赏的看了孔续一眼,“不错,你考虑的确实周到,本千户让你主持此事,果然没看错人。”
裴元倒是给孔续吃了颗定心丸。
“放心,我要找的那人很有能量,消化掉那批豆油应该问题不大。再说,只是要有个双方信得过的人牵个线而已,又不是什么天大的难事。”
“等卖了那批豆油,咱们就有足够的银子运转了。”
“何况罗教这边,也有些银钱储备,应该足够这次收货了。”
孔续小心道,“卑职…,只是怕这些钱会打水漂。”
裴元摇头道,“不至于。”
花掉的银子是用来从那些信奉罗教的百姓中购买大豆的,就算真打水漂,也相当于是花钱养那些罗教徒了。
某种程度上,也相当于肉烂在了锅里。
再说,裴元手中积攒的大豆,就算不去榨油,也未必找不到销路。
按照裴元的记忆,这些年边境可是不怎么安稳的,朱厚照推行先军大明的政策后,也有威慑戎狄之心。
一旦北边用事,势必会需要大笔的马料。
特别是,如果某些人真要给太仓银放血,说不定就会借机拿钱出来大规模采购物资。
到时候裴元可以低价卖给户部采买的掮客,小亏离场。
裴元倒没给孔续说这些,而是道,“我记得之前的时候,程雷响给我来信,说是和天津左卫、天津右卫的两个指挥使正在合伙,想从利津盐场搞一批盐出来贩卖。”
“过几日,等程雷响来了,我就问问他的情况。若是他得手了,那就好办了。反正私盐不好脱手,就不如运到我这里来,将一些运回去的大豆,制作成酱油、酱料。”
“到时候做的咸一点,不难找到足够的买家。”
“等有了利润,先补贴程雷响,咱们的豆子只要能回本,就不算亏。”
“毕竟,还养活了那么多人呢。”
孔续见裴元考虑的周全,一时间也去了心头的大石,他赞成,“千户所虑周详,这些东西发酵也需要时间,倒是可以先做起来了。”
裴元想起孔续提过的,向南方偷运豆油,结果屡屡遭到袭击的事情。
这倒让他想起一位故人来。
于是裴元向孔续问道,“那些袭击我们的人,查到些眉目了吗?”
孔续惭愧道,“没有。那些
虽说存储期间产生了一点默认的损耗。
但是最终陆续运到淮安的大豆也有二十万石之多。
如果不是裴元拿了霸州军买命的那些金银珠宝,当时都凑不出这么多的银子。
将近八万石豆子榨出的豆油且不说,榨油剩余的那些豆粕掺杂谷物做成豆饼,也有很好的销路和不错的价钱。
裴元如果能顺利把这些成品出货,不考虑运回阳谷的那些大豆,也足够大赚一笔了。
至于这件事该请谁来办,裴元心中已经有了一个人选。
那就是游走在京中的超级政治掮客臧贤!
臧贤就是那种赚钱不要命的典型掮客。
他连为宁王恢复三卫这种大活儿都敢接,而且还能靠着绝佳的政治操作,把事情办成了,就足以证明他的胆色和能力了。
裴元想卖,也有人想买。
再加上有臧贤牵线,事情应该能十拿九稳。
而且臧贤本身就是个极好的中人,这件事裴元可以委托给臧贤操盘,把这批豆油交给他来的运作。
哪怕会给他不菲的分润,但是裴元也足以狠狠回血了。
孔续担忧的说道,“这批大豆从河南运过来,本身就花费了不少的钱财。若是再从淮安向北运,就算借用运河,恐怕也会耗费不小的人力物力。”
“真要这么做,只怕有些得不偿失啊。”
裴元很坚定道,“得不偿失也得做。”
他都准备要焚烧北上的棉船了,哪还能指望对方和他再讲究斯文。
与其到时候被抢夺了去,裴元宁可费心费力的把那些豆子再运回来。
孔续想了想,又试探着询问道,“千户,若是咱们榨油的计划不顺利,那么山东的大豆咱们还继续囤积吗?”
裴元毫不迟疑道,“当然。”
孔续提醒道,“山东河南虽然是产豆的大省,但是别处也不是不能产豆的。河南因为豆价大挫的原因,今年没有种豆,这个可以不用考虑。可单是山东今年产出的大豆,咱们就未必能全都吃的下。”
“到时候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一些大豆流入南方的。”
“何况山西、北直隶也有少量的豆产区。”
“可以预见的是,就算咱们竭力阻挡,也只是会短时间内推高南方的油价,惹来怨声载道,并不会形成什么致命的威胁。”
“可是一旦咱们面临的困境,短时间内不能缓解,那么只要时间托上几个月,明年春天的时候,各省必然会因为豆价上涨的原因,大量的种植大豆。”
“一旦有了大批量的新豆,咱们这些陈豆,可就要砸手里了!”
“这可是不少钱呢!”
说着,孔续为裴元合计了起来,“咱们从河南买的大豆还未变现,就再要收购山东的新豆,按现在的规模,怎么也得再投进去接近二十万两的银子。”
“如果咱们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和南边和解,只要对方拖下去,咱们这些全部的银子,就都打水漂了!”
裴元赞赏的看了孔续一眼,“不错,你考虑的确实周到,本千户让你主持此事,果然没看错人。”
裴元倒是给孔续吃了颗定心丸。
“放心,我要找的那人很有能量,消化掉那批豆油应该问题不大。再说,只是要有个双方信得过的人牵个线而已,又不是什么天大的难事。”
“等卖了那批豆油,咱们就有足够的银子运转了。”
“何况罗教这边,也有些银钱储备,应该足够这次收货了。”
孔续小心道,“卑职…,只是怕这些钱会打水漂。”
裴元摇头道,“不至于。”
花掉的银子是用来从那些信奉罗教的百姓中购买大豆的,就算真打水漂,也相当于是花钱养那些罗教徒了。
某种程度上,也相当于肉烂在了锅里。
再说,裴元手中积攒的大豆,就算不去榨油,也未必找不到销路。
按照裴元的记忆,这些年边境可是不怎么安稳的,朱厚照推行先军大明的政策后,也有威慑戎狄之心。
一旦北边用事,势必会需要大笔的马料。
特别是,如果某些人真要给太仓银放血,说不定就会借机拿钱出来大规模采购物资。
到时候裴元可以低价卖给户部采买的掮客,小亏离场。
裴元倒没给孔续说这些,而是道,“我记得之前的时候,程雷响给我来信,说是和天津左卫、天津右卫的两个指挥使正在合伙,想从利津盐场搞一批盐出来贩卖。”
“过几日,等程雷响来了,我就问问他的情况。若是他得手了,那就好办了。反正私盐不好脱手,就不如运到我这里来,将一些运回去的大豆,制作成酱油、酱料。”
“到时候做的咸一点,不难找到足够的买家。”
“等有了利润,先补贴程雷响,咱们的豆子只要能回本,就不算亏。”
“毕竟,还养活了那么多人呢。”
孔续见裴元考虑的周全,一时间也去了心头的大石,他赞成,“千户所虑周详,这些东西发酵也需要时间,倒是可以先做起来了。”
裴元想起孔续提过的,向南方偷运豆油,结果屡屡遭到袭击的事情。
这倒让他想起一位故人来。
于是裴元向孔续问道,“那些袭击我们的人,查到些眉目了吗?”
孔续惭愧道,“没有。那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