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85 心念通达(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毕真闻言,很是感慨的说了句,“此事若成,咱家这条命就交给裴千户了。”  

裴元辞别了毕真,随后马不停蹄的转往西厂设在历城的行辕而去。  

这次裴元就不再遮掩行踪了,大张旗鼓的让人报门而入。  

谷大用听说裴元到来,连忙放下手中的茶,就要整理衣服出门迎接。  

一旁的副手丘聚实在没眼看,颇有微词道,“谷公公好歹现在也是御马监掌印,西厂提督,何必这么自降身份,去迎接一个锦衣卫千户。若让人知道了,难免为人所笑。”  

谷大用呵呵一笑,神色间皆是人间清醒的优越感。  

他也不劝丘聚,自顾自道,“那你先歇着,我去门前瞧瞧。”  

原本丘聚还没感觉什么,但是等到谷大用脚步匆忙的往外去了,丘聚迟疑了半晌,忽然觉得有些坐不住了。  

空荡荡的大堂中感觉少点什么,屁股下的座椅也感觉摆的不太正。  

丘聚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那点不踏实,也赶紧向谷大用追了过去。  

等到了西厂行辕门前,却见裴元正高兴的和谷大用寒暄着。  

看见丘聚出来,也满意的冲他点点头,“丘公公多日不见,风采依旧啊。”  

丘聚尴尬的咳了一声。  

他不好去看谷大用,只是对裴元寒暄道,“咱家也有些日子没见裴千户了,什么时候回山东的?”  

裴元叹道,“卑职也是风雨兼程的刚刚赶回来。天子听说罗教的形式不太乐观,于是下旨让除济南府之外,再建立五个行百户所。卑职这次来山东,就是为了部署这件事的。”  

丘聚听了此言,有些无语。  

他看着裴元,很想说,都是自己人。  

好在说完场面话,裴元也多少给了个交代,“京中不太平啊。现在天子喜爱武人,宠信边将,就连朝廷都有些奈何不得了。”  

“自从上次宣府兵入京之后,天子又从辽东、大同、延绥三镇调兵入了京师。这三镇兵马和宣府兵马合称‘外四家’,又叫做外四家军,由陛下的四个义子,江彬、许泰、张洪、神周统率。”  

“陛下每日在大内团练,间或与兵士角抵为戏。与士兵纵横街市时,也并骑而出,铠甲相错,几乎分辨不出尊卑。现在北京城中训练的鼓炮之声,震骇城市,宛如战场。”  

“与其在京中每日担心出乱子,还不如出来山东舒坦。”  

谷大用和丘聚都是懂点当前形势的,不由惊讶的问道,“当初调拨宣府军入京,还是趁着何鉴离职,众多大臣在城外相送的时候,才由萧敬和李浩突入兵部,拿到的调兵文书。”  

“如今李浩都致仕了,兵部也已经有尚书了,怎么还让天子把边军调进京了?而且这次还不是一镇兵马,而是三镇兵马!”  

裴元言简意赅的给两人说明了下情况,“有人要搞陆完。”  

“陆完本就不是强硬的性格,自然不敢独自顶住天子的命令。”  

“偏偏这时候本该对他声援,一起分担压力的文官势力们都没吭声。别说内阁无人说话,就连六科都没个闹动静的。结果陆完没顶住,就放了三镇兵马入京。”  

“现在内阁首辅杨廷和与杨一清等重臣,都把三镇兵马入京的事情,归罪于新任的兵部尚书陆完。偏偏这确实就是陆完的责任。”  

“陆完百口莫辩,如今每日遭受弹劾。”  

“在朝野口中,这家伙也一下子从一个力挽狂澜的功臣,灰头土脸的变成了谄媚君王,无大局意识的佞臣。”  

谷大用和丘聚互视一眼,都有些嗟叹。  

特别是谷大用,他在提督军务的时候还和陆完共事过一段时间。  

陆完性格软的事情,谷大用知道的一清二楚。  

按道理来说,那些和陆完接触更久,也更熟悉的文官群体,应该对陆完更清楚才对。  

放陆完和天子单独对线,这和直接将陆完卖掉有什么区别?  

可是这件事谁又说不出什么来。  

毕竟天子的命令是下给兵部的,把这个乱命顶回去也是兵部的主要责任,你陆完身为堂堂正二品的大七卿,自己做不到难道就开始骂队友?  

你再看看面对乱命的时候,别人是怎么做的?  

就连最斯文的礼部尚书傅珪都能把朱厚照阴阳回去,你怎么就不行呢?  

结果,三镇兵马一入京,不管是内阁还是六科,都来了精神了,开始以这为由头,死命的弹劾陆完。  

裴元又对谷大用道,“还好你们听了我的话,选择来了山东。张永的事情,你们知道了吗?”  

谷大用和丘聚听了,都心有戚戚,“已经听说了。”  

这两人也是东宫出身,和张永同为正德七虎。  

朱厚照为了腾笼换鸟,就连张永都落了个贪污革职的下场。  

丘聚的感受更是复杂,他还在东厂做提督的时候,张锐和张雄就在等着接班了。  

那种如芒在背,患得患失的不踏实感,丘聚如今都不愿意多回忆。  

也就是他见机的早,从谷大用那里讨来了裴元给他出的法子。  

这才果断的把东厂提督的官位让了出去,然后凭借着这悲情谢幕,跑来给谷大用当了二把手。  

如今两人看着京中的风云变幻,在山东的西厂行辕瑟瑟发抖,但终究是保住了手中的权位。  

只要有机会,他们还是有再杀回去的希望。  

裴元见气氛酝酿的差不多了,主动对两人说道,“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