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0 我们真的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袁朗选的路线,基本上和程雷响预料的差不多,也是沿山东南下。  

一行人出了京城没几天,就感觉到了紧张的气氛。  

裴元不想去问袁朗,在一处驿站换马停宿的时候,就让陈头铁去打听。  

回报的消息是霸州民乱的事情彻底闹大发了。  

河北叛军兵分两路,一路由杨虎率领,进攻河南。另一路则由刘六刘七带领进攻山东。1  

这两路乱兵一出,几乎是掐住了京师的咽喉。  

当朝天子慌了神,连忙使西厂提督领兵平叛。  

可不是哪个西厂提督都叫汪直的。  

人家汪公公十几岁就领兵横扫建州女真,踏蒙古王庭,说一句民族英雄绝不为过。8  

可现在的西厂提督谷大用呢?  

这辈子唯一参与的兵事,就是主持了今年的武举,选出了裴元这个棒棒的头名。2  

裴元一听说谷大用负责平叛,心中的危机感立刻拉满。  

这会儿他反倒觉得,这个时候出京,是件庆幸的事情。  

如今江南可是太平盛世。  

若是留在京城,说不定就被张容丢出去送头了。1  

晚间在驿站休息用饭的时候,忽然听到远处有急促的马蹄传来,那如闷雷的声音迅速迫近。  

驿站中立刻喧哗惊叫起来。  

不少滞留在驿站中的官员家眷,游学士子都面露惊慌之色,唯恐是有叛军流窜过来。  

有驿卒跑去看了,回来便向驿丞嚷嚷道。  

“兵部的军令,山东境内所有的驿马全部征调,各处马站不得私留。若有病伤驿马,悉数砍杀!”1  

这话一出,驿馆内更加喧哗起来。  

裴元也不得不找上袁朗询问,“现在怎么办?”  

袁朗的脸色凝重。  

“霸州叛贼以马户居多,人人擅长骑砍。现在他们攻入了山东,必然会四下抢夺马匹粮草。”5  

“现在朝廷也用马,叛贼也用马,兵部的命令合情合理,咱们能怎么办?”  

裴元心中倒有想法,就是不肯扛这个锅。1  

他小声说道,“咱们是锦衣卫。”  

袁朗没好气的看着裴元,“这次平叛的主帅是西厂提督,兵部的命令就是他的意思。你算老几,敢违背西厂提督的命令?”1  

真要这么说,裴元可一点都不虚。  

谷大用可不舍的自己死。7  

驿站的马场那边很快传来了马嘶声。  

袁朗沉声道,“先去看看。”  

推开驿站门,就见马场那边有几十个全副武装的军士正在收拢驿马。  

有些替换下来的驿马,刚刚开始进食就被驱赶了出来。  

几匹脾气暴躁的,一被牵拽,就扬起马蹄,咻咻的嘶叫。  

为首的把总摆摆手,立刻有两队士兵攒刺过去,将那些不驯服的驿马杀死。  

许多疲病单独关在小栏的驿马,也被冲进去的士兵,直接刺死在里面。  

一时间马场里鲜血满地,许多驿马在临死的悲鸣。2  

驿站中的官员家眷和游学士子们亲眼目睹这些,对山东境内的局势越发惊慌起来。  

就在兵部的来员牵起驿马想要离开的时候,忽然远处黑暗中,又响起暴雨击地般沉闷密集的动静。  

袁朗脸色难看的回头吩咐众人,“小心了,好像有点不对劲。”  

那些兵部的官兵迟疑起来,都在不安的来回兜着战马观望。  

很快有一骑从兵部官兵中飞马而出,想要去探明情况。  

谁料,他还没跑出多远,就被一箭射中胸膛,从马上掉落下来。  

眼睁睁的看着朝廷的官兵被人杀死,驿站中滞留的那些人,越发慌乱叫嚷起来。  

那带队的把总竟然连半点抵抗的心思都没有,连刚收拢的驿马都不管,直接领着手下士兵纵马向东撤离。  

朝廷兵马的不战而退,让驿站里乱成了一锅粥。  

“该死!这些贪生怕死的畜牲!”  

“快逃啊!叛军来了!”  

许多瞧见这一幕的,连行李都顾不上,直接就哭喊着跟随兵部来人的方向,逃入夜幕之中。  

袁朗回头厉喝道,“抢马!咱们往南!”  

裴元也对陈头铁和程雷响急促道,“跟紧我!”  

裴元虽然没受过很好的武艺训练,但他的体魄极好,力量也很充沛。  

一窝蜂的跟着众人冲出去抢马,丝毫不落下风。  

赵九明和他手下那些经验丰富的校尉还利索的牵了一人双马。  

圆恩寺的住持圆通和尚倒好,他手下的僧人却有些手忙脚乱。  

赵九明和手下几个人跳下马去扶那些和尚紧急上马,这时,远处的叛军越来越近,当头便是一阵箭雨落下。  

裴元连忙一边策马一边挥动绣春刀挡着乱箭。7  

赵九明手下的锦衣卫也顾不得那些和尚了,赶紧上马和袁朗一起往南逃。  

圆通和尚叹了口气,撇下忙中出错上不了马的两人,带着其他和尚跟上队伍。  

他们骑的是驿站的驿马,性格大多温驯,作为交通工具还算勉强,一旦被那些已经多次上阵的战马冲到跟前,八成就要歇菜。  

眼下这点缓冲距离,根本就不值一提。  

他们现在最大的指望,就是这一股乱军能先去搜刮驿站。  

驿站本身的物资虽然不多,但是能住官驿的只有南来北往的官员和有功名的士子。  

这些人本身就很有价值,他们带的财物也很不菲。  

裴元上阵经验少,下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