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鉴主驾临(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后续赶来先贤园的修仙者一直未断,已有蜂拥之势。  

以至于清晨时分还显得广阔到空旷的先贤园,到了如今已经到处都是人影,山湖楼阁之间比比皆是。  

与季忧一样早先到来的修仙者此时也在游逛,看着这些刚刚到达的世家议论纷纷,亦有一些沾亲带故者,来往之间相互礼拜。  

正在此时,创业未果的季忧行至湖心岛附近,就听到一阵稀里哗啦的声音,于是忍不住转头看去。  

迎面而来的一支身披铁甲、手握长刀的的军队,所有人都排班肃列,整齐划一地出现在了汉白石道之上,面无表情地朝前行进。  

而在他们行进的途中,满身甲片相互碰撞,哗啦作响,传递出一丝肃杀之气,引得其他修仙者都忍不住驻足观看。  

大夏的兵将不少,但能有如此气势的,非镇北军莫属了。  

此时的日光还算灿烂的,照耀在这些光滑的铁甲上后被反射,明晃晃地让人睁不开眼。  

“果然,镇北军也要前来参赛。”  

季忧来之前就听匡诚说过此事,倒并不觉得意外。  

毕竟镇北军是除了世家和仙宗之外,唯一可以让平民修仙的所在。  

而随着镇北军从眼前走过,随之而来的还有数十座驾辇。  

季忧在这些驾辇之上看到了崇王、赵云悦、还有魏蕊。  

魏蕊见到他轻轻挥了挥手,而赵云悦则是眉心紧皱,很快将目光转了回去。  

季忧对此已经见怪不怪,觉得这是他这个颜值应该承受的压力…  

他将目光转到其后侧,看到了一座盘龙而绕的金色驾辇,周围有无数御林兵将守护,里面坐着的应该是大夏皇帝无疑。  

独居深宫的皇帝平日应该是没什么事情可做的,赶来凑凑热闹也很正常。  

他看《康熙微服私访记》的时候人家康熙还去矿山凑热闹,搬石头玩呢。  

随后而来的,是司仙监的官员。  

看着看着,季忧眼前一亮,发现了和副监正彭东阳一同乘车的匡诚。  

匡诚也看到了他,忍不住对其招手:“季兄。”  

季忧仰头看着他:“你也住先贤园?”  

“是,司仙监负责此次天道会,我会随同僚一起住在太平园中,待会儿放下行囊,我便前来寻你。”  

“若寻不到我,就去如升园。”  

彭东阳此时也在行驶的车辇之上微微欠身拱手:“欢迎季公子前来太平园做客。”  

季忧点了点头,与他见礼,随后目送他们远去,随后就听到耳边响起一阵喧哗声,于是又转头回望了过去。  

此时,一座高大如山的黑色车辇从汉白玉石道之上驶过,上方高悬旗帜,上写玄元二字。  

这车辇被纱帘遮罩,其中有一个男子身影,盘膝而坐。  

从四周围的议论声之中,季忧得知这车辇之中坐着的就是玄元仙府的外姓亲传楚先。  

看着车辇的形式,气势,已经抵得上副掌教的规格了。  

这让季忧不禁想到元辰这个亲传,自己的马车都没有,还被亲姐撵去跟宗内师兄弟一个车,明明都是亲传圣子,这牌面也差太多了。  

不过转念想想的话,倒也正常。  

丹宗没有战力,本来就不想惹眼,自然不会选择如此惹眼的出行方式。  

此时,何灵秀等人也从如升园之中而来,看着这座驾辇,迈步来到了季忧的身边。  

仙宗亲传才是真正的大人物,连他们这些仙殿亲传也不得不抬头仰望,眼神之中充满复杂。  

天书院没有亲传,自然是少了一些牌面的。  

而随后前来的,还有一座陈氏仙族的驾辇,迎风飞舞的旗帜之上绣着一座石碑,便是他们手掌的圣器道碑。  

其中坐着的就是这次要参赛的龙凤亲传,陈洛与陈汐。  

何灵秀与石君昊等人对其看的仔细,甚至暗中动用了神念,感受着这对姐妹所散发出的气息。  

因为这两位亲传是要参战的,他们很有可能会相遇。  

“气息很强,有些棘手…”  

“虽说并不是未战先怯,但还是希望前期不要遇到这二人才好。”  

何灵秀目光凝重地点了点头,随后看向季忧:“季师弟怎么在这儿?”  

季忧将长剑收起:“打算做点没有成本的小生意,结果没什么人来。”  

何灵秀倒不是很在意他做什么,没细思怎么做生意就转变了话题道:“邱家人也来了,方才还和我传讯,说是晚上要来拜会,季师弟反正没事,不如随我一起去见见?”  

“师姐怎么又旧事重提了?”  

“反正元姑娘也不在这儿,而且这行路一日,我看她对你倒是十分乖巧,总不会阻止师弟纳妾。”  

何灵秀这一路确实在留意他和元采薇的相处,从启程,到中途用餐,再到分别。  

说实话,她是有些惊讶的。  

因为她先前并没有见过元采薇和季忧相处,总以为以丹宗之女的身份,尽管喜欢季忧,但大概也会有一种骨子里的傲然。  

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元采薇面对他的时候十分乖巧,简直说什么是什么。  

那般做派倒不像个正妻,反而像是个不吵不闹的妾室。  

所以何灵秀觉得,既然正妻如此温婉贤良,那邱家与季忧的事情未必真的不是八字没有一撇的。  

对修仙世家而言,繁衍一直都是头等大事,尤其季忧的世家目前还只有他一个,定然会纳妾,而且不只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