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实力不详(3/4)
的浅显感悟而带偏了他。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也从来没有过问季忧沉溺于炼体之中的事情。
直到此次破境通玄,季忧耗了比众人更多的时间,才引起了他的担忧。
炼体,当真是浪费修行天赋的行为,也真的会抵消掉修仙者对天道的亲近。
季忧听后端起茶杯:“我知道教习的意思,肉身强度确实阻碍了我破境的速度,但战力一直都是我的追求,所以我可能还会继续炼体的。”
曹劲松抿了下嘴:“这次只是小境界的跨越,就已经如此艰难,你真的不怕你最后无法成功融道?”
“事在人为,反正都已经修成这样了,无非是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而且我一直觉得,只要能够掌握住肉体与神念之间的平衡度,我这种修炼方式未必是错的。”
“老夫天赋不如你这个逆徒,也没办法给你太多的建议,但修炼肉体这件事,你还是要谨慎为之。”
“放心吧,意识到不对的时候会停下。”
季忧放下茶杯会轻语一声。
玉阳县一夜连冲两境之后,他的灵元就碎了,按道理来说应该是无法继续修行的。
但如今能修到这地步,对季忧而言就像是白捡的。
修行一事,讲求的是顺其自然,既然已经这样了,他觉得继续以这种方式修行下去也是顺其自然的一种。
不过就像曹劲松所说的那般,通玄还只是第一步,他随后要面临的是如何破境进入融道。
班阳舒和温正心都是融道境的修仙者,眼见季忧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便也分享了一下自身融道的经验。
通玄境界,讲究是观天道,而融道境界则是将所观之道融于己身。
如内院五殿之中,有专注于力法之道,出手便如山岳袭来,气劲无双,有专注于四象之道,雷法滔天,以风为盾,亦有明暗之道、花开之道、流水之道,各不相同,对应的便是大道万千。
而融道一境的契机,则在于定道。
有的修仙者定道于山河,有的定道于玄海,有的定道于星辰。
据说定道越是广大,修行越是无量。
不过所定之道并未出于主观的选择,而是修仙者在从通玄破境入融道时从内心深处所涌现的观想之念,来源于命格,亦或是念念不忘之响。
而当修仙者寻到了定道契机,便可以进入融道。
随后可以主修力法,主修明暗,主修天机,以天书院的诸法加身为依托,提高战力,同时让境界慢慢提升。
在这个境界当中,随着修行者对天道领悟的加深,所获得的天道反馈也会愈发强烈。
所以季忧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先稳定当前的境界,继续观道,随后参悟天机,问心问命。
温正心直言,自己所定之道是内院自在山。
当初她融道之时,正值与何灵秀竞争之机,内院的那座自在山便是她心中观想。
季忧此时抬头,心说完了,不会定在雪白的脚丫子上吧,他思索良久后看向班阳舒:“班师兄所定之道是何物?”
班阳舒将茶杯轻轻放下:“一面墙。”
“不是说越大越好?”
“其实定道一事在我看来,未必会对你未来的修行之路有何影响,至少我没有这种感觉,所以我觉得融道一境还是要看对天道的感悟,定道不过是个流程而已,平日根本没有人聊起这种事。”
曹劲松此时不禁开口:“未必。”
班阳舒闻声抬头:“?”
“你们这些学子所见,与我们这些教习不同,据我所知,内院是有因为定道而修为猛进的,那个柴泽便是其中之一。”
曹劲松将双手扶在膝盖之上:“千百年来,七大仙宗和千年世家一直都在求仙的道路之上深研,关于定道一事,在我们看来也许无关紧要,但他们或许已经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只是不与人说罢了。”
季忧听后啧啧两声:“又是血缘垄断?”
“这么说也不错,因为除了柴泽之外,何灵秀和尤不渝其实都是这般。”
“柴家…?”
曹劲松点了点头:“长生殿主柴胡所在的世家,柴泽是柴家主脉的嫡子。”
班阳舒和温正心皱起眉:“原来还有这种事…”
“修仙界的资源就像是青云天下的税奉,从来都不是对等的,哪怕入了仙宗,跟脚与背景所带来的区别也很大,有一些并非是你拼了命都接触不到,而是你拼了命可能都无法知晓的,这就是现实。”
季忧沉默半晌后开口道:“那究竟定道于何最好?教习有没有什么消息透露一下?”
曹劲松摇了摇头:“不知道,但你只要不定道于银子,我觉得都还不错。”
温正心此时转头:“还别说,我觉得师弟极有可能定道于银子。”
班阳舒深表赞同:“问心而成道,有时候人的观想代表的就是心中渴望…”
季忧闻声一笑:“那看来如龙仙帝若是融道,恐怕是要将其定在臀上了。”
“师弟所言甚是。”
“对了,说起如龙,他怎么没来?多久没见他的钱袋子里,怪想得慌的。”
季忧嘴角扬起一抹微笑:“不会是无法破境,辛苦闭关了吧?”
班阳舒侧目看着他:“他最近好像找了个道侣。”
温正心点了点头:“他回来之后闭关了三天,说修行太累了,圆臀有尾不看也罢,于是整天浪在外院。”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也从来没有过问季忧沉溺于炼体之中的事情。
直到此次破境通玄,季忧耗了比众人更多的时间,才引起了他的担忧。
炼体,当真是浪费修行天赋的行为,也真的会抵消掉修仙者对天道的亲近。
季忧听后端起茶杯:“我知道教习的意思,肉身强度确实阻碍了我破境的速度,但战力一直都是我的追求,所以我可能还会继续炼体的。”
曹劲松抿了下嘴:“这次只是小境界的跨越,就已经如此艰难,你真的不怕你最后无法成功融道?”
“事在人为,反正都已经修成这样了,无非是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而且我一直觉得,只要能够掌握住肉体与神念之间的平衡度,我这种修炼方式未必是错的。”
“老夫天赋不如你这个逆徒,也没办法给你太多的建议,但修炼肉体这件事,你还是要谨慎为之。”
“放心吧,意识到不对的时候会停下。”
季忧放下茶杯会轻语一声。
玉阳县一夜连冲两境之后,他的灵元就碎了,按道理来说应该是无法继续修行的。
但如今能修到这地步,对季忧而言就像是白捡的。
修行一事,讲求的是顺其自然,既然已经这样了,他觉得继续以这种方式修行下去也是顺其自然的一种。
不过就像曹劲松所说的那般,通玄还只是第一步,他随后要面临的是如何破境进入融道。
班阳舒和温正心都是融道境的修仙者,眼见季忧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便也分享了一下自身融道的经验。
通玄境界,讲究是观天道,而融道境界则是将所观之道融于己身。
如内院五殿之中,有专注于力法之道,出手便如山岳袭来,气劲无双,有专注于四象之道,雷法滔天,以风为盾,亦有明暗之道、花开之道、流水之道,各不相同,对应的便是大道万千。
而融道一境的契机,则在于定道。
有的修仙者定道于山河,有的定道于玄海,有的定道于星辰。
据说定道越是广大,修行越是无量。
不过所定之道并未出于主观的选择,而是修仙者在从通玄破境入融道时从内心深处所涌现的观想之念,来源于命格,亦或是念念不忘之响。
而当修仙者寻到了定道契机,便可以进入融道。
随后可以主修力法,主修明暗,主修天机,以天书院的诸法加身为依托,提高战力,同时让境界慢慢提升。
在这个境界当中,随着修行者对天道领悟的加深,所获得的天道反馈也会愈发强烈。
所以季忧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先稳定当前的境界,继续观道,随后参悟天机,问心问命。
温正心直言,自己所定之道是内院自在山。
当初她融道之时,正值与何灵秀竞争之机,内院的那座自在山便是她心中观想。
季忧此时抬头,心说完了,不会定在雪白的脚丫子上吧,他思索良久后看向班阳舒:“班师兄所定之道是何物?”
班阳舒将茶杯轻轻放下:“一面墙。”
“不是说越大越好?”
“其实定道一事在我看来,未必会对你未来的修行之路有何影响,至少我没有这种感觉,所以我觉得融道一境还是要看对天道的感悟,定道不过是个流程而已,平日根本没有人聊起这种事。”
曹劲松此时不禁开口:“未必。”
班阳舒闻声抬头:“?”
“你们这些学子所见,与我们这些教习不同,据我所知,内院是有因为定道而修为猛进的,那个柴泽便是其中之一。”
曹劲松将双手扶在膝盖之上:“千百年来,七大仙宗和千年世家一直都在求仙的道路之上深研,关于定道一事,在我们看来也许无关紧要,但他们或许已经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只是不与人说罢了。”
季忧听后啧啧两声:“又是血缘垄断?”
“这么说也不错,因为除了柴泽之外,何灵秀和尤不渝其实都是这般。”
“柴家…?”
曹劲松点了点头:“长生殿主柴胡所在的世家,柴泽是柴家主脉的嫡子。”
班阳舒和温正心皱起眉:“原来还有这种事…”
“修仙界的资源就像是青云天下的税奉,从来都不是对等的,哪怕入了仙宗,跟脚与背景所带来的区别也很大,有一些并非是你拼了命都接触不到,而是你拼了命可能都无法知晓的,这就是现实。”
季忧沉默半晌后开口道:“那究竟定道于何最好?教习有没有什么消息透露一下?”
曹劲松摇了摇头:“不知道,但你只要不定道于银子,我觉得都还不错。”
温正心此时转头:“还别说,我觉得师弟极有可能定道于银子。”
班阳舒深表赞同:“问心而成道,有时候人的观想代表的就是心中渴望…”
季忧闻声一笑:“那看来如龙仙帝若是融道,恐怕是要将其定在臀上了。”
“师弟所言甚是。”
“对了,说起如龙,他怎么没来?多久没见他的钱袋子里,怪想得慌的。”
季忧嘴角扬起一抹微笑:“不会是无法破境,辛苦闭关了吧?”
班阳舒侧目看着他:“他最近好像找了个道侣。”
温正心点了点头:“他回来之后闭关了三天,说修行太累了,圆臀有尾不看也罢,于是整天浪在外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