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鉴主大作(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派遣季忧出使雪域,参与的人很多,但说一千道一万,这件事还是掌事院明面做主的。  

虽说修仙者不受命于皇,无需向大夏皇帝汇报,但任务归来之后总归是要到院中汇报一下的,这一直都是天书院的既定流程。  

但眼见季忧没来,三位掌事商量了一番,便派了人亲自去请。  

而在掌事院弟子领命,前脚刚刚离开掌事院没多久,便有一位身穿大夏官服的中年男人进入了掌事院中的掌事楼。  

三位掌事此时正在饮茶等人,未来得及开口,便见到眼前人已经朝前躬身。  

“秦掌事、郎掌事、计掌事,在下户部尚书窦熊,见过三位掌事。”  

“哦?原来是窦大人,有失远迎,快快请坐。”  

天书院是大夏圣宗,当初掌教一脉曾与皇室有过姻亲,而大夏的祖皇本就出身于天书院,所以尽管如今的青云天下是仙权在上,但天书院对夏朝大员的态度也还是不错的。  

不过相互之间的交际嘛,一向都不多。  

毕竟身处主理院务之职,无论明暗,他们还是要保证在一定程度上的独善其身,不可与凡间势力走的太近,这是院规。  

掌事院三人虽然喜欢拿腔作势,但一直视天书院宗威为毕生理念,也很尊重院规。  

除非,别人给的真的很多…  

而青云有句古话,叫做无事不登三宝殿,尤其是平日并无来往的人,于是秦荣不禁开口:“不知窦大人今日前来,所谓何事?”  

“我要状告天书院弟子在盛京当街行凶!”  

“哦?竟有此事?”秦荣的表情瞬间严肃了起来。  

“今日巳时,有人无缘无故出剑,斩了我府门前的狮子头,盛京城中所有人都可作证!”  

“是谁敢如此行事?”  

“季忧!”  

窦熊站在掌事楼的厅堂之中,面露悲愤。  

司仙监不理?还写诗?该当青史万世尊?那就报仙!  

总之让他儿子一辈子不能回京,这一点他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  

而在窦熊看来,天书院本就不喜季忧,如若不然,在他儿子设计引季忧出使雪域的时候,掌事院也不可能出面推波助澜了一下。  

即便其背后必然是内院某些世家长老做主的,但掌事院终究是不希望季忧安稳的。  

季忧身为天书院内院弟子,不怕司仙监,  

司仙监也不想和他做对,但他总归是要害怕天书院的。  

啪啪啪——  

窦熊将话说完,朝外拍了拍手,就见几个窦府的家丁便抬着一口箱子进了掌事院。  

随后箱子打开,黄澄澄的光芒无比耀眼。  

求人办事,如果没理,那就必须有礼。  

这种规矩在青云天下已经沿袭千年,而窦熊既然出身大夏官场,还是曾经执掌税奉的要员之一,自然深谙此道。  

秦荣见状一怔,看向对面而坐的郎和通和计敬尧,三人同时想到了方才在盛京城西部感受到的那股剑气。  

任谁都知道,在此地能如此剑气逼人的唯有季忧。  

不过直到此刻,他们才知晓那一剑落在了何处。  

窦远空在使团一事之中扮演的角色不是什么秘密,三位掌事此时想想前因后果,倒觉得这一剑还真不是无缘无故。  

郎和通此时放下茶杯,笑吟吟开口:“一对石狮子而已,大可以再换一对,另外,我人族与妖族之间的局势你也应该知晓,石狮子这种物件已经不太适合摆放了。”  

“当初太古遗族统治万族的时候,不但喜欢生食活人,还喜欢将妖族真灵拔出,强迫他们退回祖形拴在门口,手段极其残忍,而你们这种在门前摆狮子的陋习便是从那时继承而来,这是妖族的耻辱。”  

郎和通看着他:“妖族答应不与我人族为敌,日后两族交流必会多起来,窦大人,你这狮子若是一直摆着早晚是会惹祸的。”  

窦尚书来此不是为了谈青云历史的,听后不禁开口道:“狮子自然无碍,便是不摆也无伤大雅,但关键是我儿子。”  

“令郎?”  

“季忧斩了我府前石狮之后还威胁我,要我儿他此生不可回京,此事还请天书院做主,我不需要他赔我狮子,但我要我儿回来,另外再让他去我窦府道歉!”  

计敬尧此时开口:“令郎现在所在何处?”  

窦熊闻声开口:“我儿前些日子受友人邀约,离京冬游。”  

老父亲一点也没提季忧回九州的消息传来之后,他的儿子是如何狼狈收拾行囊,慌不择路出京的,遇到人问基本都是这个回答。  

冬游。  

闻听此言,三位掌事互相对视,但谁也没有说话。  

正在此时,门外有弟子回来,在堂中鞠躬道:“掌事,季忧前来复命了。”  

秦掌事转头看向窦熊:“季忧来了,窦尚书要不…先回避一下?”  

窦熊其实听到季忧的名字便有些发慌了,不是因为他战力多么强,而是他从来都不懂规矩,也从不考虑什么面子不面子。  

于是在露出一个恶狠狠的表情之后,这位窦尚书起身就去了屏风后侧,片刻又道:“我就这样站在此处,他会不会发现我?”  

郎掌事思索了片刻,挥袖将一道玄光瞬间打落在了屏风之上,掩藏了他的气息。  

窦熊稍稍松了口气,随后从屏风后向前堂望去。  

与想象之中不同,季忧并非是恭恭敬敬进门的,反而是昂首挺胸,让窦尚书微微皱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