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又活了(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秋白。  

不过透过窗纱,他却可以看到三个人的身影,他们应该是各自前来,然后在门前碰到的。  

此时,公输仇的声音再次响起:“我听百里大夫说若是黄白之物可以作为药引钓住他心中一线生机,那说明是有效的,若一直不醒的话也许可以将其抬进妖帝的宝库,看看能不能唤醒他。”  

听到这句话之后,季忧思索了许久,随后缓缓闭上了眼睛…  

不过很快他就听到了第三个人的声音,来自于姜妍:“妖帝宝库属于妖帝,从来不会随意开放给外人,尤其是对方还是人族,百里大夫只是开个玩笑,怎么可能真的让季忧进去。”  

“是啊,那些妖族大臣根本就不相信有这样的药引子,还怀疑我们人族包藏匪心。”  

“妖族太不讲究了,我们又不是差那三瓜俩枣。”  

听到这句话,季忧又重新睁开了眼睛。  

正在此时,公输仇也伸手推开了房门,结果向屋中一看就瞬间愣住:“季兄,你醒了?”  

颜秋白与姜妍也踏步进来,有些惊讶。  

此时的季忧有些生无可恋,仿佛失去了一座金山一样开口,声音有些沙哑道:“这是哪里,我们已经到了妖族?”  

姜妍闻声开口:“这里是妖帝城,我们现在是在帝宫之外的玉园。”  

“使团去面见妖帝了?”  

“还没,妖帝明天才会接见,我们也要一道同去。”  

“是谁帮我治的伤?”  

“是百里大夫帮你诊治的,但真正救了你命的,是这块金疙瘩,要不是他,你估计就不愿意活了。”  

季忧瞥了那块金疙瘩一眼:“就这?这还不够我买一面护心镜的,还有我那四十九把灵剑…”  

公输仇闻声开口:“是四十一把。”  

“有八把剑质地极佳,并未被崩碎,我帮你捞回来了。”  

季忧沉默了一下:“那些是她给的,可那也不够啊,我亏大了…”  

公输仇忍不住看了一眼吊起的金子:“你误会了,我们此行并未带什么黄白之物,这一块是朝妖族借的,用完了待会要给人家还回去。”  

“谁让你们救我的,你还是弄死我吧!”  

公输仇神色古怪地看了他一眼:“这就不活了?”  

季忧咬住了牙根:“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死了钱没花完,而最最痛苦的是人活着呢,钱没了。”  

公输仇咧开嘴,心说怪不得百里大夫说你内心懦弱,求生欲不强呢。  

季忧此时微微皱眉:“胳膊很疼…”  

公输仇转头看着他:“百里大夫说疼代表经络是通的,若是不通那就真的废了,所以这是件好事,后期慢慢养着,终归是可以养回来的。”  

颜秋白和姜妍对视一眼:“伤筋动骨一百天,这事是急不得的。”  

“我急着要这块金子,你们谁能帮我拿下来,抱在我怀里,我或许能好的快一些。”  

“还是挂着吧,这样也能激发季公子锻炼手臂的欲望,终有一天是可以碰到的。”  

“你们…是活阎王吗?”  

季忧难以置信地看着他们,心说我这是犯了多大的罪,至于用这种酷刑。  

随后,季忧苏醒的消息就传了出去,以至许多人都汇聚到了他的房间之中,天骄、使臣,以及司仙监副监。  

眼见着季忧的苍白脸色,以及那仍旧无法动弹的双臂,众人心思各异。  

例如天书院的三人,葛长老、萧含雁及石君昊,他们心中最多的情绪是尴尬。  

因为季忧作为天书院弟子与他们并不亲近,而且那冲天而起的剑还是来自于灵剑山。  

而颜川则有些喜上眉梢,感觉眼前光明无限,只不过他此刻并未喜形于色,仍旧是一副仙风道骨,宠辱不惊,如世外高人的样子。  

前段时间他确实是有些着急了,表现出的关心程度有些过分,甚至引起了别人的怀疑。  

有人怀疑这季忧是自己的私生子,甚至还有人怀疑自己是他私生子的…  

现在季忧的命回来了,他不太心急了,但却想起了鉴主那句不要被别人知晓的警告,于是今日的表现极为冷淡。  

而见到他醒来,情绪最为激动的则是使团里的那些官员。  

毕竟季忧的四十九重山所救的是他们的命,而险些让自己丢了性命,这对他们来说是大恩。  

汪明昌此时看着季忧:“季公子现在可还好?”  

“尚可,但不要忘记答应我的事情。”  

“老朽定不负所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季忧点了点头:“辛苦了。”  

探望结束之后,一众使臣离开了季忧的房间,此时彭东阳不禁看向汪明昌:“你们答应了他什么?”  

此时,那些仙宗天骄也忍不住转头望来。  

汪明昌闻声开口:“我们答应了季公子,不惜性命也要说服妖帝。”  

彭东阳看他一眼,随后又道:“我未曾见到你们有所交流,你们何时答应过他这个?”  

“季公子被一拳击飞之后爬上了我们的马车,问我们能不能,我们答应以死明志,于是他起身出剑。”  

“原来他是这样才出剑护住你们的。”  

汪明昌沉默许久后开口:“我们?不,他的剑护住的是丰州,是天下生民。”  

随着人群陆陆续续地离去,房间里只剩下了颜秋白和姜妍。  

而公输仇则起身出门,前往了帝宫的方向,去请百里圣手。  

颜秋白目送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