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可怕的肉身(2/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马的嘶鸣,季忧转头看去,就见数十人的护令队飞奔而来,随后拉住缰绳,让马儿顿足止步。  

头匹的战马之上是一位身穿铠甲的将领,名叫丁泽,看上去十分严肃。  

“诸位,刚刚得到线报,蛮族今日来攻,扩大了战线,如今方圆千里都有蛮兵游散,我想他们大概是预判了人族将有使团出使雪域。”  

“他们不知道诸位的出发时间,也不知道诸位路线,便采取了此等拉长战线的方式,负责监察的游兵已遍布关外。”  

话音落下,使团之中的众人瞬间皱紧了眉心。  

丁泽抬手压住了将起的议论:“不过诸位请放心,蛮族的主力军仍在寒铁关那边与我军作战,负责监视游骑兵并不致命,但各位一定要斩尽杀绝,避免被通风报信,否则他们定然引来大队,追击不休。”  

季忧站在左侧,听到这句话心说这下可有得忙了。  

原本就是不想遭遇,绕道而行,如今看来,不但会遭遇,怕是还要冲一波兵线。  

这一笔要给掌事院记着,回去再要些银子,因为这是赤裸裸的图片与实物不符。  

就在此时,丁泽猛地将手中令箭高高举起,刹那间,一道夺目灵光如利箭般直刺苍穹,转瞬便精准地打落在落月关的城头。  

刹那间,一层幽蓝色的阵纹如水墨般在墙体之上缓缓浮现,只是须臾,又如同退潮的海水般以城门为中心向左右褪去。  

与此同时,那扇沉重无比的玄铁重门,在一阵令人牙酸的尖锐摩擦声和震耳欲聋的轰隆震动声中,缓缓开启。  

此刻,关外的战火声瞬间变得更加清晰,从城外涌入的空气也带着几分血腥。  

于是众人跨步上了马车,顺着远处弥漫而来的硝烟驶出了落月关。  

放眼望去,前面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原大地,比贫瘠的丰州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里没有道路,越往前走就越是野蛮,即便是坐在马车之上,都可以感受到车轮之下的泥泞感,一股肃杀之气似乎也能够穿透车厢。  

据司仙监手册所说,北境之外的土地极不适合作物生长,仅有这样的须根细而密,茎扁,叶扁平暗绿色能够生长。  

而这种草,多半都有剧毒。  

所以蛮族一定要重回九州这件事,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个地方,实在不适合长居。  

此时的车队在北原之外的蛮荒之上不断飞驰,灵气呼啸之间,隔绝气息波动的法器也在不断运转…  

随后的几日间,关于使团出行之际,蛮族再起攻势的事情逐渐流传回了九州。  

听到这个消息,大多数人都显得平静如常,毕竟寒铁关外的战事本就不断,再多一次也没有多么触动他们的神经。  

而使团出发时万人空巷的热烈,似乎只有凑热闹这一个意义。  

例如天书院外院,便连讨论也没激起,大家关注的重点还是谁能入内院。  

濮阳兴此时已经开始凝聚第二道玄光,而陆含烟奋起直追,已与他进度相当。  

至于方锦程,则在此刻决定彻底放弃感应天书。  

依靠着家族关系,他太爷几乎把长生殿所有感应了天书的内院弟子全都派过来了。  

几番折腾之后,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是死了。  

感应不到,甚至毫无头绪。  

于是太初元年,外院弟子当中无一人可以感应天书。  

但也有少部分人,心系边关,又或者说心系前往边关之人,在平静的众人之间显得尤为不安。  

例如曹劲松、班阳舒和温正心,还有季寨之中的裴如意、邱忠,他们几乎都在捏紧心脏度日,时而担忧,时而懊悔。  

先前季忧说寒铁关若破丰州必失,所以他要去,他们表示了理解。  

但真正离去之后却觉得,当时不管他说什么,都不应该同意才对。  

因为即使此次出使雪域成功阻止了蛮妖同盟,可他若是死了,丰州也绝不会好到哪里去。  

毕竟有他这个前车之鉴在,那些外来的仙庄不会再允许丰州出现任何一个仙宗弟子。  

然后税奉便又会水涨船高,百姓更加苦不堪言。  

另外,丞相府的千金小姐也是多日以来都未曾出门,只待在家中,遥望北方,顾不得星月轮转,日复一日。  

而她惦念的那个书生,此时正在寒铁关内,站在了镇北军的驻军大营之中。  

关外战事吃紧,漫天都是狂妄的气劲不断呼啸,对撞之间狂风骤起,以至于城头黄土涌动,落下后在他的身上覆盖了一层,他却也顾不得洗漱。  

“丁将军,第五日了,关外有消息传回吗?”  

“抱歉啊提司大人,今日没有他们的消息。”  

当日为使团开启落月关的丁泽此时从城头归来,听到询问之后拱手告之。  

闻声,匡诚眉心微皱,藏袖袍下的拳头不禁握紧。  

与季忧在丰州西北分开之后,他便来到了此处。  

人族有侦查部队在城外活动,监视蛮族行踪,时不时还能传回关于使团的消息。  

例如他们在离城十里的时候,遇到蛮族游骑兵,暗中歼灭,离城五十里,避开蛮族大队绕道,但后续的几日,像这样的消息则全然没有了。  

丁泽此时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们的侦查队无法深入蛮荒,所以得不到消息算是好事,这说明他们的速度不慢,差不多快要离开交战区了,但同样的,后续就不会再有消息传回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