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丰州之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翌日清晨,天书院一行决定启程前往归云郡,去见另一位学子。  

不过在临行之前,他还是派季忧又去见了向芙一面。  

因为他觉得季忧长得如此玉树临风,说不定可以让那小姑娘改了主意。  

“他若是不肯,你便轻轻拉开衣襟,如那日一般…”  

“你未婚妻这么多,想来不必我教,说不定还得收收,免得吓着这小姑娘。”  

季忧心说你要害死我啊,你知不知道无疆境踹人更疼。  

结果当曹劲松往桌上丢下二两银子的时候,他还是没忍住以色相去做了说客,但却未得到什么好脸色。  

因为向芙确实心向玄元仙府,而且昨日听说这一行人在打落月仙庄的主意,心中也是十分鄙夷的。  

在她看来,自小生活的落月山庄便是第二个家,如今这些人都想来抢占,自然不是什么好人。  

“我不会入天书院,也劝你们不要打落月山庄的主意。”  

季忧看着向芙:“那地方空着也是浪费的,何况依据青云仙规,我确实可以用任何一处宅子。”  

向芙听后抬起眼眸:“原来想占我落月仙庄的那个人就是你把抢占别人宅邸说的那么冠冕堂皇,还真是好笑。”  

“对丰州而言,落月仙庄才是强占了此地。”  

向宣此时就在门外听着,也忍不住眉心一皱。  

他虽心向玄元仙府,但也不想得罪天书院,于是便想寻个仆人进去,叫向芙表达清楚不愿入天书院也就算了。  

不过就在此时,一名叫做福生的家仆从外慌慌张张而来。  

“老爷,有人到访。”  

向宣脸色一变:“莫非是白霞仙庄的人去而复返”  

小厮立刻摇头:“不是白霞仙庄,是丰州刺史刘大人,他还带了家中独子刘建北,说是要拜会天书院仙人。”  

刺史是州官,且是御史身份,在官职之上要比他这个太守高上许多。  

而且这位刺史刘安,与当朝魏相之间关系甚密,也算是他的门生之一。  

前些日子,陛下新政落地,成立司仙监,借着修仙界内乱的功夫,将魏相削权,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刘安便是刚刚赴京看望过魏相,此番回来还不到两日。  

向宣不明白他为何马不停蹄赶过来,还要指名去见天书院的仙人,但还是迎出了门去,对其躬身行礼。  

“向兄,刘某此番匆匆而来,未曾提前知会,着实是叨扰了。”  

“刘刺史哪里的话,即便您不来此,我也打算要去拜会的。”  

“向兄实在客气,不过我的来意想必你已知晓,敢问天书院的仙长现在身在何处”  

“几位仙长被我安排在了东厢。”  

“太好了,那我便带犬子前去拜会一番。”  

向宣看向东厢的方向:“是否需要我为刺史大人引荐”  

刘刺史立刻摆手:“这就不必了,我带犬子过去便是。”  

目送父子两人离去之后,向宣站在庭院之中,眉心又一次皱起。  

凡官拜见山上仙人,这事并不稀奇,毕竟这青云九州虽然都是大夏皇朝的属地,但任谁都知晓仙权远在皇权之上。  

但刘安与他一样,都是更亲近于玄元仙府的,所以他不明白为何刘安要如此着急趁着夜色前来拜会,还带来了自己的独子。  

向宣思索良久后看向小厮:“福生,沏壶茶送过去。”  

“是,老爷。”  

“去的时候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然后向我复命。”  

向宣安排完了之后就坐在了东厢的院落之中,见到福生端茶而来。  

不过他没有着急进去,而是一直等在门前。  

因为此时进去,听到的顶多就是寒暄,要稍等一下才可能听到有用的消息。  

不过就在等待的过程中,东厢房的房门忽然被从内拉开。  

刘刺史之子从门内走出,似乎是想要些什么,结果见到门外的福生后一愣,便招手让他入内。  

向宣端起茶杯,凝视许久,不明所以。  

半晌之后,福生从门中出来,手中茶盘已空。  

“里面在说什么”  

“刘刺史的儿子方才向曹仙长敬了茶,正式拜入了天书院…”  

向宣张大了嘴巴,愣了许久:“拜入天书院,你可听清楚了”  

福生立刻点头:“方才刘公子就是出来便是要茶敬师的。”  

向太守捏着茶杯,此刻不禁陷入了沉思当中,眼眸之中浮现出无尽的难以置信。  

丰州刺史刘安一向都长袖善舞,工于心计,丰州被无数仙庄割据之势,其中玄元仙府因地理位置原因所以势力更强,这件事刘安要比自己更清楚。  

在仙宗或千年世家的层面之上来看,贫瘠的丰州也许远没有其他八州重要。  

但如他们这般的凡人世家,世代生活在丰州,那么丰州便是他们心中的天下,自然是要苦心经营的。  

所以他想不明白,为何刘安会忽然放弃玄元仙府,转而如此迫切地要进入天书院。  

向宣百思不得其解,随后便见到自己的夫人从前院走了过来,手中拿着一封信。  

“夫君,家兄来信。”  

“哦所为何事”  

向夫人脸色古怪:“他说要让芙儿拜入天书院。”  

向夫人的娘家姓文,他的兄长也是丰州一户仙庄的长老,师承的也是玄元仙府。  

所以大舅哥要让自己的女儿拜入天书院,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向宣睁着眼睛愣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