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再观天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后的日子越来越冷,秋意渐深,非常绿之木黄叶尽脱。  

季忧开始频繁出没于悟道场,坐观天道。  

而那红裙的仙子,时不时地也会出现。  

两人一上一下互不干扰,只是有时在修道间隙时会不经意对视一眼。  

这样的日子大概持续了半月,两人都开始慢慢习惯了对方的存在之后,也多了几分眼神的交流。  

仙子的修为明显比他要高不少,每次看他笨拙地观天,都会将手中天道演化的无比汹涌,似是嘲笑。  

不过每次看到季忧低眉顺眼,似是有些沮丧的时候,她就又会将道法散去。  

直到某一次…  

那天仙子偶然发现对方不是在低眉顺眼,而是在看她的脚…  

于是还等他未反应过来,他的神念就又一次被扫飞了出去。  

曹劲松最近每日都在督促他修道,此时看他睁开眼的表情,不禁有些诧异。  

“你在做什么?”  

“我在修道。”  

“你的道为何会修的如此销魂?”  

季忧不说话,转头看去,发现最近几日悟道场的人变得越来越少。  

尤其是楚河,自感应天书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据说是道心破损,每日在房间之内哭嚎。  

不过修道的人少了,男男女女一同游湖、逛桥和看尽满山落叶的画面倒是多了。  

当然,他们也并非纯逛,漫步途中还会论道,只是论者论者就走进了林海深处。  

“今晚去盛京住吧,我订了个客栈,可以彻夜论道,我想试试师妹你的道心是否通达。”  

“?”  

季忧看着这一幕心说好家伙,生理性通达是吧。  

而曹劲松则早就对此见怪不怪了:“学子入院一般都会经历这几个阶段,一是大家勤学奋进,刻苦修行,心无旁骛,因为那时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必不弱于人。”  

“随后便有人脱颖而出,一骑绝尘,大半人道心受损,剩下则开始怀疑努力是否有用。”  

“再然后,一部分会生出杂念,一部分仍旧刻苦,但道心大不如前。”  

曹劲松看向季忧:“目前外院之中,你就是那位一骑绝尘者,内院选拔应该也会是你拔得头筹,但切勿骄纵,仍要勤勉修行。”  

季忧听着曹教习大言不惭的发言道:“我神念太弱,只能观天道三息,需要一枚补神丹才能好,教习手里有多少钱?”  

“会让我倾家荡产。”  

“怎么跟了你这么没出息的教习,就不知道努力一点吗?你看看人家马教习,各种节日都有京中世家送礼!”  

“?”  

随后的几日,季忧没有再去悟道场,也没有再去感应天书。  

以他的神念强度而言,观天道的时间太短了,剩下的时间都在观足道。  

再这样下去,他就要废了。  

神念与身体终究是不同的,如此孱弱的神念若真要被天道之威伤到,那就无法修复了。  

所以他打算先锻炼一下神念强度,提升自己能见天道的时间。  

不然连看都看不清,又何谈通晓。  

夜晚,群星璀璨,季忧在自己的袇房之中,引燃炉火,神念飞天,冲着更加深邃无垠的广阔黑夜中探寻。  

这便是增强神念的方法,与直观天道而言相对温和。  

从第一日神念飞天的半个时辰,到现在超越一个时辰,足以见得这种方式确实有用。  

“半个时辰的极限是观天三息,我现在应该能到六息,安全点便在六息…”  

“不行,太短了。”  

“试试撑到一个半时辰,让安全时间达到九息才能再观一次天书。”  

季忧闭气凝神,金色神念在璀璨星空不断地飞行。  

半个时辰其实的并不长,但是超越极限后的半个时辰就很要命了,每次一冲击极限,对他来说都是一场极度的虚弱。  

以至于曹劲松每次来看他,都觉得他晚上似乎忙活了什么。  

与此同时,在四方皆是虚无黑暗的荒原高山上,一位赤着脚的绝美少女正坐于石崖之上,潜心悟道。  

那抹鲜艳的红裙被风卷起,在崖上飘飞,如同在黑色中增添了一抹动人的血色。  

和季忧的情况一样,她也无法长时间承受天威,便只能时悟时歇。  

便在此时,她睁开眼睛,轻轻抬手擦去汗珠,香气四溢的雪白玉足轻踩黑石,站起身来,漫无目的地向四周围打量。  

看着看着,她开始凝视下方那个空了好几日的石头,稍稍皱眉。  

随后,她摇身消失在了黑山之上。  

神念回归,再睁眼便是一座高山流水之上的云顶宫殿。  

她赤着脚从殿内走出,扶着峭壁上的栏杆向远处望去,面前是一座如剑一般的孤峰。  

修道是一件极其无趣的事情,但少女小时候并不知道。  

她只觉得家里的山壮美无比,也想像那些人一样飞一飞。  

可天道偏偏要她十岁圆满,便成为了所谓亲传,终日于此山悟道。  

于是山看久了,再秀丽也会令人生厌。  

“快要破境了…”  

“破境之后便下山转转吧…”  

女子托着下巴,面对着那孤峰轻语一声,随后回了宫中,再次入到虚无山下。  

不过就在她刚刚坐下的时候,洞洞灟灟的黑暗忽然有一阵朦胧的呼啸声传来。  

确认不是错觉后,少女看向下方的那块黑石。  

果然,黑石上渐渐有一道身影浮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