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凡穴、气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汝水汤汤,暖意融融。  

上蔡城垣如卧虎横亘于芦岗,靠郊外一些的城墙上爬着绿油油的薜荔。  

东城门叫做仓门,不及三丈。  

抬头可见雉堞间有持枪兵卒来回走动,自然是防范叛军。  

周奕与独孤凤经过东门,打城门口见一方攒尖方亭。  

亭下有不少读书人聚集在此,或怨或叹,还有人指点九州,高谈阔论,甚为奇特。  

周奕举目张望,脚步不由慢下来。  

隐见亭中立有一碑,不知上面写了什么。  

正有一身着月白长衫的落魄书生站在碑前,挡住了周奕的目光。  

那人回头,看了周奕一眼。  

是个中年儒生。  

一眼过后,中年人继续看那石碑,时不时捂着胸口轻声咳嗽。  

周奕本打算上前瞧瞧。  

独孤凤侧眼一看,转瞬移开目光:  

“昨夜你说丁老怪梦中为帝,虚虚幻梦,这些人中大多数也差不多。”  

“李斯便是上蔡人,那是关于他的石刻。”  

她身在高门,又好读古籍,见闻渊深:  

“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  

周奕明白她的意思。  

‘李斯说自己只是街巷中的普通百姓,皇帝不知他平庸,一不小心就位极人臣了。’  

大多数读书人的梦想极限,便是如此。  

“上蔡布衣,闾巷黔首...”  

周奕念叨这八个字,稍有感触。  

一旁的独孤凤见状,说道:“外界传闻太平天师起事灭了鹰扬府军,看架势马上要从大贤良师转为称王称帝...”  

“嗯...”  

她瞧着周奕侧脸,“不过我觉得你对武学更感兴趣,对吗?”  

“对也不对。”  

“哦?”独孤凤听他下文。  

周奕不苟言笑:“因为我没想那么多,当下先考虑找个与夫子山差不多的地方,重整道场,最好别再有宇文成都这样的人来烦扰。”  

“否则...为求安宁...”  

“修道之人未尝不能成为皇帝。”  

少女双眸凝在周奕脸上。  

这算是大话吧?  

不过,怎么总有种奇怪感觉,仿佛他口中的大话像是能实现一般。  

嗯,定是因为他底蕴太厚了。  

独孤凤檀口轻抿着,长长的睫毛被春风拂动,搅着眸中秋水,她想得有些入神。  

忽然想到什么,展颜一笑。  

这一下太过危险动人,连小天师都不敢直视了。  

“我知道了...”  

少女与周奕一道朝城下古道上走去:“这也是你去南阳的原因,因为南阳曾有个卧龙先生,你呢,就想去做一个卧龙天师。”  

“然后等一个三顾茅庐的有缘人,对不对?”  

周奕很给面子的附和:  

“这样吧,你来卧龙岗三次,请我出山。我陪你去见你祖母,学一学她老人家的宗师密学。”  

“不要,”独孤凤笑道,“我家不需要卧龙先生。”  

“你还是先练好武功,我们一齐去找丁大帝更为有趣。”  

说到武功,周奕想到身上的秘籍。  

两人迅速进城,来到上蔡最大的客栈蔡江阁,要了二楼雅间。  

这一餐乃是丁大帝请客,尽显奢华。  

点的是太湖的鱼,DTZ的羊,时下最新菜蔬,还有上蔡最好的春酒。  

荆楚岁时记中有载,元日饮椒柏酒,便类似这种春酒。  

如今是暮春时分,早过了祭祀,酒味更厚,更能品出古蔡国的余香。  

“这霸王火罡是一门横炼之法,属于外练罡的一种,适合练外功之人,不过要大量药材辅助,耗费颇大。”  

独孤凤手执秘籍,稍作回忆,“丁九重内外兼修,这门功夫他已练到极为高深的境界。”  

周奕掂量着手头上的金子:“难怪他的财货这样少。”  

说好一人一半,这秘籍对半分就太可惜了。  

周奕提议道:“等我将这罡法抄录一份吧。”  

“不必。”  

独孤凤语气平淡:“我家练外罡的武学也不少,不缺这一门。”  

不愧是世家大族,连大帝的武功都瞧不上。  

周奕有些服气,于是把记载惊云神游的羊皮拿了出来,“那这个总要抄录吧?”  

独孤凤接过羊皮卷,当时只是囫囵吞枣看过。  

此时仔细端详,研究了一下上面的经脉路线,秀眉不由微蹙:  

“这门轻功十分霸道,门槛极高,与我家的碧落红尘完全不同。除了我祖母之外,其他人恐怕都难练得。对我来说,也没有太大用处。”  

周奕大为困惑:  

“这惊云神游也只是练足少阴肾经的法门,有什么特殊的?”  

他不问还不要紧,一问之下,立时引来独孤凤的目光。  

她上下打量周奕:“你是认真的?”  

“什么认真不认真,”周奕冷静道,“练十二正经不是再寻常不过?”  

“这话不错,”独孤凤点头,却没顺着周奕的话往下说。  

因为她敏锐地捕捉到周奕有些不对劲。  

于是不经意问道:“你练的便是足少阴肾经,对不对?”  

“正是。”  

“气发之窍可是涌泉?”  

周奕犹豫了。  

气发之窍?什么意思?  

只在他迟疑刹那,少女露出惊色,转瞬间开玩笑道:  

“我还以为外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