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大帝出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乱坟岗中央,那株老槐树枝干扭曲。  

淡淡星月残芒,透过枝桠漏下,在地上投出一张张扭曲的鬼脸。  

忽有一阵山风吹过,老槐树轻轻摇晃。  

接着,在一阵异响中,老槐树的摇晃幅度越来越大。  

周奕目露惊容,用余光窥探那阴森画面。  

大半夜若有路人瞧见这一幕,不明真相的话怕是要被吓死!  

听得喀嚓几声碎响,中央的坟包竟朝两边散开,一具灰黑棺木从坟包中诡异冒出一角,之后直直竖起。  

棺木越竖越快,直至完全从坟包中暴露出来!  

星月残辉,笼罩在这诡异的棺材上。  

“咔...”  

像是低低的机括声,那棺材打开一角,露出一只森白手掌,朝外一拨,棺木开启,现出一条黑影。  

就在棺木打开瞬间,一股血腥气冲天而起!  

迈开一步,那黑影从棺木中闪出。  

这时,他身后的棺木自动沉了下去。  

周奕用余光扫过一眼,没看清面貌,只瞥见一身阴森奇特的装束。  

此人一身黑衣,背后插特大铁剪,头上戴着个帝皇始用的冕板冕旒俱全的通天冠!  

活像是一尊死后复生,从墓地中爬出来的古代帝王。  

黑衣人的目光朝周奕的方向扫过,又错了开去。  

但凡周奕多瞧一眼,准被他发现。  

阴森墓场,黑衣人忽然喃喃自语:“魔在何处,道在哪里?如何成魔,如何为道?”  

他一边仰望夜空,一边朝坟场外走去。  

看他行走的路线,是朝汝河集的南边,也就是上蔡城方向。  

过了一会儿,独孤凤轻声道:“走。”  

她先出一步,周奕与她一起走入坟场。  

“瞧瞧这老怪坟里有什么。”  

周奕轻声问道:“他会不会马上回来?”  

“应该不会,”独孤凤指了指,“前方下山路上有一溪潭,他有时会在那里练功,只要动静不大,一时半刻应该不会回来。”  

“那棺木不知怎么浮上来的。”  

“肯定有机关,找找看。”  

独孤凤绕着坟边找了几圈,什么机关都没瞧见。  

之前她就观察过,这次还是一无所获。  

“你也一起找,别愣在那里。”  

独孤凤见他傻站发呆,轻声催促。  

周奕没理她,反复朝四周观察,少顷,径直走到那棵老槐树边,抱着树干用力摇晃。  

“咔!”  

一声异响过后,诡异画面再现。  

坟包张开,那口灰黑色的棺材又从坟里冒了出来。  

“平平无奇的机关。”周奕像是一位胜利者,步伐从容。  

他骄傲起来:“凤姑娘,你的眼力稍逊我一筹,这次爆了老怪的窝,我至少分六成。”  

“算你的功劳,但不可坐地起价。”  

少女又好奇问:“你是怎么发现的?”  

周奕朝周围指了指:“他背着一把大剪刀,周围的草木全都被他剪掉了,唯独这株槐树安然无恙,要么是他信风水,要么就是有机关。”  

独孤凤露出佩服之色:“不愧是引得中原轰动的天师。”  

这棺材够宽大,两人朝棺材中一站,忽觉脚下一沉,触动了机关。  

于是棺材朝坟茔下方深入。  

烛光越来越亮,血腥气越来越盛。  

到了坟底,一个小小墓碑旋转,露出下方地道。  

这坟茔留了空隙,有气流穿过,所以里间烛火不灭。  

两人踩着腐土走了数十步,一路焰火摇曳。  

忽然间,眼前豁然开朗,看到一间宽大的地下密室,不由微微色变。  

中间是一个青铜四足鼎,探头一看,里面竟全都是血!  

一旁的高大烛台以白骨为架,蜡泪垂过三尺,凝如珊瑚,尖端血珠欲滴。  

火光跳动,这一幕怎么看怎么阴森。  

周奕头皮发麻,就连独孤凤都有些不自在,情不自禁朝周奕靠了一步。  

走过这个宽大密室,朝上走了十多级台阶,里面有一居室,置有石床石桌,诸般器物。  

再往上看,竟留了隐秘窗口,用一木板镶嵌,能开能合。  

正是那槐树的根下,能通过小孔看到外边的动静。  

这魔门老怪,倒是谨慎。  

槐树的树根扎入这间居室,周奕瞧了瞧露在外面的树根根须,竟被修剪的整整齐齐,一点毛刺都没有。  

想到外边的烛火也是对称的。  

这老怪,难道还有强迫症不成?  

他们又在室内翻找,独孤凤在右边看到一块小石碑。  

周奕在左边发现另外一块小石碑。  

他们凑近,先后念着石碑上的字。  

“至阳之前,入道第一。”  

独孤凤又念一遍:“入道第一,这是什么?”  

周奕心神大震:“这是...”  

他凑到独孤凤那边的石碑上,看上面的文字,果然是“入道第一”四字。  

“你知道这石碑的来历?”独孤凤凝望着他。  

周奕嘘出一口气,语气压制不住有些激动:“不得了,这是道心种魔大法。”  

见她一脸疑惑,又说了一句:“你该知道天魔策吧。”  

独孤凤螓首低垂:“自然知道,天魔策是四大奇书之一,与之有什么关系?”  

周奕目光灼灼:“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道心种魔大法便是天魔策十卷中最高深、最至高无上的一卷。”  

这下子,就连独孤凤也被牵动心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