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清风明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老太爷,有客。”  

孙老管家进到内堂传话,足见来客不凡。  

“是哪一位?”曹芮年起身问道。  

孙老管家道:“是一位从雍丘过来的江湖朋友。”  

曹芮年点头会意:“承允,与我一道去见见吧。”  

“是。”  

在雍丘能被曹府如此重视的人,只能来自夫子山。  

曹家二郎不算傻,他晓得家中还有两小道童,来人多半是来看望他们的。  

之前也有夫子山的人来,一直是孙老管家安排。  

今天来的,不知是何许人物。  

才进会客厅,曹承允便见到一位威风凌凌的铁塔壮汉。  

见他面若重枣,浓眉斜飞入鬓,豹眼中闪烁着的煞气委实凌冽。  

壮汉面带一丝笑容,知他在府中颇为收敛。  

倘若于战阵中与此人相遇,那...  

曹承允舔了舔干涩的嘴唇,心中盘算着这猛士与太平道是何关系。  

“老太爷安好。”  

单雄信拱手上前,江湖草莽气重得很,但礼数不缺。  

他目光一扫,没见旁人,便道:“我家教主特叫单某登门,感谢老太爷的善意。”  

“不敢当,”曹芮年脸上的皱纹堆出友好的笑容,“单先生可是来看两位教中高足的?”  

“正是。”  

单雄信应声,与曹老太爷对望一眼,又转头看向曹承允,豹目微缩。  

曹家二郎不知怎得,感受一阵压力。  

单雄信挤出一丝笑容,这压力便又消失了。  

曹老太爷将一切收入眼中,微微松一口气,那位周天师对曹府还是认可的。  

没结梁子,那就好办。  

“孙管家,你领着单先生去吧。”  

“是。”  

孙老管家笑着伸手相邀:“单先生,请。”  

二人一道朝曹府深处去了。  

“祖父,不用再多聊?”  

“不必,他只是来传达一个态度,体会到就够了。”  

曹芮年反问:“二郎,你对此人有何看法?”  

曹承允沉默几息,认真答道:  

“此人武力不俗,恐怕也是一等一的高手,根据我们得知的消息,他应该就是跟在天师身边的那一位了。”  

“如果放在军阵之中,当是一员猛将。”  

曹老太爷嗯了一声:“江湖上各大宗派一等一的高手不在少数,但这般高手自有傲气,此人的傲气更甚寻常。”  

“可从他的态度来看,已是对天师心悦诚服。”  

“从夫子山大火到鹰扬府军大火不过月余,你觉得,普通人能在短短时间叫这样的人物臣服吗?”  

曹承允深以为然,请教道:“祖父,那接下来我们该怎样做?”  

曹老太爷早有腹稿:  

“对外不可宣扬,对内保持默契。我们是做生意的,暂时提供一些便利就够了。”  

“这两位小道童是老天师的徒弟,不会一直待在府上。”  

“等离开那日,我们派人护送,届时他们到哪,就把一部分生意转做到哪,他们需要人手,我们就帮忙。”  

“倘若这天下更乱,曹府能多一份依靠。”  

“我这辈子见过形形色色的人,现在头脑还算清醒,看人应该不会太差。”  

曹承允点头,又问出内心一团疑惑:“祖父,您对密公为何不见上心?”  

曹老太爷长呼一口气:“密公做事手段与天师不同。”  

“作为商人,我更喜欢与周天师这样的人打交道,睡觉会踏实点。”  

“单大哥,我师兄可安好?”  

一间颇为雅致的小庭院内,单雄信身上的戾气已消散个干净,短短时间,他与两小道童混熟了。  

因为他身上带着周奕给的字条。  

这便是天然的催化剂,很快就能建立信任。  

此时,夏姝与晏秋正瞪大眼珠瞧着他。  

“安好,安好。”  

单雄信一人回一句,笑着连答两声,又问:“你们在此如何?”  

晏秋夏姝一齐点头。  

“曹老太爷与孙老管家对我们非常照顾,没受过委屈。”  

夏姝急忙问:“师兄可还有其他安排?”  

“有。”  

单雄信道:“之前道场的箓生你们能联系上吗?”  

“能。”  

晏秋有些激动:“单大哥,这是要走?”  

“没那么快,”单雄信朝南边瞧了瞧,“南下这条路现在动乱得很,需等些时日。我们先作准备,周兄弟消息一到便立刻动身。”  

听他这么一说,夏姝与晏秋都露出期待的目光。  

夏姝忙道:“夫子山上还有一些东西要运走。”  

“嗯,届时我与你们一道去取。”  

晏秋道:“单大哥能说说与师兄一起经历的事吗?”  

“当然可以。”  

单雄信自豪一笑,与两娃逗趣那还不简单?  

“我给你们讲讲扶乐城的事,就先说说这福实客栈乱斗群豪!”  

他挑选最荡气回肠的场面,本以为两小道童会随着他的讲述而兴奋激动。  

哪知,他们关注点却与常人不一样。  

说起戏耍群雄,从福实客栈一大堆人中杀出去...  

两娃觉得有师兄在便很正常。  

说到闯入鹰扬府军大营,两小道童欢欣鼓舞,却是因为救了一群无辜姑娘。  

似乎,在单某人眼中的大事,在他们看来都只是师兄的寻常发挥。  

两娃更在乎的内容,是师兄与那神秘中年儒生辨说佛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