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品牌格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价格越高,品味就越高,格调就越高吗?  

不一定。  

有的商品价格高,但质量就是一坨屎。  

有的饮料卖的也不便宜,但真心不好喝。  

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可以装逼。  

苏澄本来不想用这个词,但想来想去…似乎就只有这个词最能确切的形容他想要表达的意思。  

星巴克真的很好喝吗?  

苏澄觉得一般。  

购买星巴克的顾客,不是全部都是装逼,但却真的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为了手里能有个印着坏女人的杯子。2  

从而显得自己很有“逼格”,告诉看到他们的路人:我是消费得起星巴克的精英阶层。  

简单来讲,杯子是他们的装饰品。  

如果苏澄没有分析错的话,这个鄙视链应该是这样的:  

私人自主品牌>Starbucks>小众品牌>瑞幸>幸运咖。4  

就喜欢幸运咖5块2杯还送冰激凌,虽然咖啡又酸又淡还有一部分人只是为了拿一个自信Buff。  

这里是寸土寸金的京州。  

多少人在这里发家,多少人在这里陨落,又有多少人在这里奋斗。  

这批人很没自信,所以需要一份自信Buff,来证明自己混的还不错哦。  

手上缺了Starbucks,他们的自信就会打折扣,就不符合他想象中的自己。  

这两批人其实很大程度是重叠的,但不是完全重叠。  

那么问题来了。  

他们手上只能拿Starbucks吗?  

可不可以拿唐力做出来的咖啡?  

当然可以。  

苏澄要做的,就是要让唐力加入这个鄙视链。  

或者说…让唐力站在鄙视链的最顶端。  

幸运的是。  

唐力给自己咖啡馆的名字起的还不错,是一段法文。  

C'est La Vie。  

杯子的LOGO也很好看。  

最重要的是,唐力给他的咖啡起了很多名字。  

比如说,美式咖啡在他店里不叫美式咖啡,而是一个看不懂的法文名字。  

对于只想要咖啡因提神的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些东西屁用没有,反而影响到了正常点单流程,顾客只能靠着图片辨别种类。  

但是对于苏澄刚刚提到的那两批人,那可就太“高大上”了。  

说不定还会有人专门去学几句法文。  

苏澄唯一要做的,就是提高单品的定价。  

这就是为什么苏澄不打免费这张牌的另一个原因。  

免费路线和高端路线是完全冲突的。  

30元价位不够“高大上”,如果免费,那就更显得“Low b”了。  

苏澄想了一下,觉得唐力的单价最起码要翻个倍!  

苏澄把价格定在了50~70之间。  

按照汇率计算一下就是7~10刀。  

这个价格哪怕放在欧美国家,也是很高端的咖啡了。  

为此。  

苏澄还让秦奋专门联系了一下唐力,确认他之前没有做过以“免费”为元素的活动。  

“嗯,嗯嗯,好,明白了唐先生。”  

秦奋撂了电话以后,向苏澄解释。  

“澄哥,他没做过类似的活动。”  

“那就好。”  

“但是他刚刚说做过试喝活动。”  

苏澄立马警觉起来:“试喝?什么试喝?”1  

苏澄听完秦奋的陈述,差点爆粗口骂人。  

店门口15毫升试喝?  

这特么不是奶茶的招数吗!  

15毫升才有多少啊,一口?  

“我的乖乖,这也太离谱了。”  

“早知道我就收他50万了。”  

苏澄脑子转的很快:“没事儿,小问题,跟我们的方案不影响。”  

苏澄觉得非但没影响,反而还会有一点点帮助。  

没错!  

我们的咖啡就是这么的“高贵”,你只能试喝15毫升。  

而且我们只能到店点单,不可以外卖。  

砸墙换灯是第一招。  

拉高单价是第二招。  

这两招打出去,其实咖啡馆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这个方案不管是内部评估还是实际效果,都完全对得起唐力支付的34万费用。  

但苏澄想着还是帮一把唐力。  

一是看唐力真的不懂做生意,虽说是地主家的傻儿子,但却是个性情中人,苏澄对他有点点同情。  

二是他、叶黎、秦奋三人在背后蛐蛐人家那么多句,心里过意不去。  

所以苏澄在方案上添了他的第三招。  

这一招的目的是宣传,主要是对前两招起到一定的提速作用,拉拢更多的客户,帮助唐力更快的收回成本,实现盈利。  

苏澄不喜欢营销的概念,所以不会使用商业的营销手段。  

什么饥饿营销,雇人排队,那种苏澄懒得用。  

先不说这本身就是一种欺骗,制造这家店生意很好的假象。  

光是雇人就不便宜。  

京州这个地界,一个人一天怎么也得两三百块钱。  

苏澄说的是年轻人的价格,老头老太太不算,谁七老八十在这儿排队买咖啡,一眼假。  

要是卖鸡蛋,卖白菜挂面可能还有人信。  

十个人不够,起码二三十个人。  

这就多少钱了。  

相当于每天还没开张,先支出去小一万块钱人头钱。  

而且这种手段治标不治本,想要有效果怎么也得两三个月才能见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