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千域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看着远处李青的身影,沐晴美目之中闪过一丝疑惑。  

她不知魏玄为何浪费这么大的精力,将李青的任务改为收取灵矿。  

“难道是宗门内不好动手,故而找机会教训此人?......”  

另外一边。  

李青已经将目光看向了远处浩瀚的海域。  

向远处望去,只看见白茫茫的一片海水和天空合为一体,都分不清是水还是天。  

面对天地之势,李青仿若蝼蚁一般渺小。  

在他修为刚刚起步之时,就已经开始感受到外界的危险。  

他必须要在接下来的行动中,做好万全之策。  

呼!呼!  

突然平静的海面上开始狂风大作。  

李青抬头望去。  

远方千水御灵宗内岛的方向,一片白色浪涌出现在天际。  

下一刻,一尊庞然大物出现在远处,并朝着李青的方向袭来。  

这是尊巨大的灵舟,船体通体青色,上面各种玄纹印刻。  

巨大的灵舟跟海面相接之处,几股磅礴的青色法力将其托起。  

这正是千水御灵宗内部执行任务时派出的-千域舟。  

每一座千域舟都是一个极品法器,上面印刻有强大的防御阵法,坚不可摧。  

甚至灵舟上面的攻击手段,都不亚于筑基期修为强者。  

这种等阶的灵舟,连筑基期修士都难以拥有,它的价格只能用恐怖形容。  

极品法器灵舟炼制付出的代价,可谓是远超普通的极品法器数倍不止。  

灵舟主体框架,毫无疑问乃是由一种珍贵的二阶灵木作为躯干,辅助其余的二阶灵物。  

除了这些珍贵的灵物之外,一座珍稀灵舟甚至有可能需要铸造数年的光景,方可炼制成功。  

任何一件极品法器灵舟,价值都不会低于十万下品灵石。  

呼!呼!  

前方出现的灵舟已经开始慢慢逼近。  

巨大的狂风吹得周围修士衣袍舞动。  

伴随着灵舟距离越来越近,李青这才发现上面正站立着几道人影。  

“诸位师弟,随我一起迎接内门的师兄师姐.......”  

一个内务堂管理者在不远处开始呼唤。  

千水御灵宗的规定,一旦成为筑基期修士,便自动成为内门弟子,也是凌驾于所有外门弟子之上。  

跟外界的小型势力不同。  

千水御灵宗内部,同样称呼内门弟子为师兄。  

其目的是为了增加门内弟子相互之间的交流。  

在外面的世界,一般练气修士称呼筑基期强者为称呼师叔的也不在少数。  

李青随之走上前去,跟众人一样,站立在一起,迎接内门的师兄师姐。  

巨大的灵舟虽然体型巨大,但是速度之快还是超乎了李青想象,片刻间已经来到了众人面前。  

隆!隆!隆!  

来到面前之后,灵舟停了下来。  

巨浪击打在船体之上,发出轰鸣声。  

此时李青才看清楚,灵舟之上一共站立了四位身影。  

其中一女三男,他们身穿都是内门弟子的衣袍,衣服上面的金边,为其增添了一些高贵。  

当然最重要的是,几个人身上皆散发出筑基期境界的威压。  

几道身影之中,站立着一名女修。  

不过有白色面纱的遮挡,李青没有办法看清楚长相。  

不过看其空灵高贵的气质,想来应该也是一位容颜出众的佳人。  

而且从女修所站立的位置来看,此次行动看起来应该是以她为核心。  

“咦”  

李青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他突然看到四位内门的师兄中,有一位十分年轻,面相阴柔的练气期修士。  

随即他便想起宗门内部的规定。  

那位跟其余三位内门师兄站立在一起的身影,恐怕就是宗门内部真正的天之骄子。  

乃是拥有天灵根或者异灵根的真正天才。  

唯有此等资质,才可以无视境界要求,直接赐予内门弟子身份。  

对于这种天才,毫无疑问宗门自会帮助他们筑基。  

以天灵根的天赋,金丹之前的道途可谓一路畅通无阻。  

甚至有机会成为高高在上的金丹真人。  

李青平复了了一下自己的内心。  

与之相比,他虽然天赋一般,但也有自己的机缘气运。  

修仙一道,除了自身天赋之外,也需要冥冥中的气运。  

气运虽说是虚无缥缈,但它乃是真正的天道眷顾。  

这个浩瀚的海域之中,不乏有以天资普通之辈,一步步成为一方强者的传说。  

相比较之下他们的故事更为传奇。  

灵根乃是天道眷顾的一种,气运也同样是。  

“执行此次任务的师弟,上灵舟吧”  

中间位置的一个内门弟子朝着李青他们摆了摆手。  

随着那位师兄的话语落下,灵舟上面的保护罩猛地消散。  

灵舟上面的布局,也暴露在众人面前。  

灵舟上面建有一座上下两层的灵舱,看起来精美绝伦。  

霎时间。  

下面的外门弟子,个个开始用出自己的手段,朝着前面的灵舟赶去。  

其中几个练气后期的弟子,直接取出自己的法器,御空飞行。  

颜色各异的法器化为一道遁光飞去。  

剩下的一些练气中期弟子,基本都是靠着自身法力登上灵舟。  

李青体外突然涌出一股蓝色的法力。  

在法力的包裹之下,他右脚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