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在路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然翻身上马,正准备驾马疾驰。  

观从却突然又想起了什么,一把是上前拉住缰绳。  

“主公,还有一事!那越人所说头目,从以为极有可能便是竖牛!”  

李然讶然道:  

“哦?是他?”  

观从点头道:  

“嗯,主公上次利用高强挑拨了田乞和竖牛的关系。但田乞并没有轻易上当。虽是对竖牛也不再放心,却只是把他驱离了齐国。此后竖牛便不知所踪,我虽不知他如今究竟是在何处,但想来却也唯有是前往吴国和越国最有可能!”  

“而吴国如今又有孙长卿在,他自也是不敢去的!所以他极可能就是投奔去了越国,而且他对主公可谓是恨之入骨,所以主公此行务必要小心才是!越王勾践虽说是‘请’主公前去,但毕竟是毫无诚意的!再加上有竖牛在侧,只怕是会对主公不利!”  

李然闻言,不由是点了点头,并喃喃道:  

“此子为祸天下,无恶不作!当初他为了谋取祭氏宗主的地位,甚至是不惜加害自己的父亲和手足兄弟的性命!如今却又要故技重施,此等大逆不道之辈,真是人人都应得而诛之!”  

说到这里,李然又不由得是想起了四国大火。这种人,为达目的,甚至是连自己的父亲和兄弟都能残害,这天底下难道还有他做不出来的事吗?  

观从亦是言道:  

“此子丧心病狂,如今受了田乞的猜忌,为表明其忠心,肯定会不择手段!而且他和主公的仇怨已深,主公此番前去,务必小心!”  

李然点了点头,在马背上是一个拱手道:  

“我明白了…子玉,那我们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李然就此与观从告辞,随后便是和范蠡褚荡分乘一骑,又备上了三匹空马是绝尘而去。  

而就在不远处的单旗和刘狄,也都目睹了这一切。  

单旗甚至是不无得意的说道:  

“呵呵,你看,本卿说得如何?此子就算是再受天子的恩惠,也很难留在成周!树大招风呐!他如今的身份,又岂是能够在此过得安生的?而他这一离开,往后这成周,不还是政出于你我两家?!”  

刘狄笑道:  

“单大夫所言甚是,还是单大人高瞻远瞩呐!是刘某心急了!”  

单旗捋了捋胡须,又冷笑一声:  

“赵鞅如今既然要尊王,而王室又迟早落入我们手上,所以…我们又何必急于求成?如今李然的女儿失踪,此事已经闹得是天下皆知。我们何不就此机会,扬言李然乃是弃周而去,不复回返?!到那时,本卿倒要再看看,王上将如何自处!”  

刘狄听罢,不免是由衷道:  

“呵呵,单大人此招甚妙!只要大人能够挟天子而自重,日后便可不怕那赵鞅了!”  

单旗微微一笑,心情顿是大好。  

李然三人快马加鞭,一路沿途索迹,可惜在野人口中并没有发现任何的线索。  

三人一直追到晚上,李然却还想要继续星夜赶路,却在这个时候,陡然一口鲜血吐出。这一下可是吓了褚荡和范蠡一大跳。  

而这一口鲜血吐出,李然更是确信自己的确是时日无多了,但心中亦是更急。本想不管不顾,继续赶路,但范蠡见此状况,只强行是将马匹给栓了起来,将李然搀扶坐下。  

只因事发突然,三人也未曾做过详实的安排,所以他们如今身处荒郊野外,前后都无有乡邑。  

而此刻又值深夜,亏得有一轮明月高挂,褚荡这才四处找来了许多的柴草用来生火。  

范蠡则是一直守在李然身边,唯恐其又生变故。  

“先生,今晚且先休息一下吧,先生不能再这样了!要不然,只怕是身体吃不消的!”  

李然却是急道:  

“少伯,我自感时日无多,所以…所以一定要加紧救出乐儿和光儿!”  

范蠡并不明白李然究竟为何会这么说,只得继续劝道:  

“不管怎样,先生现在这情况,恐怕是连会稽山都撑不到的,到时又该如何救人呢?”  

李然也知道范蠡说的没错,不由只得是长叹一气:  

“那就稍作安息,等到明日一早立刻继续赶路!”  

褚荡生出一堆篝火,又各自吃得一些干粮。  

观从知道李然是要长途跋涉,所以是替他们准备了不少干粮,甚至还有一些肉干,考虑得可谓也是极为周详。  

范蠡又用瓦罐舀了一些水,放在火堆上烧热,三人分而饮之。在吃饱喝足之后,李然便坐在火堆前,看着火苗,一时心思如潮…  

不知不觉,已至深夜。  

但见褚荡早已是背过了身,盖上一席茅草毡子,便是呼哧呼哧的睡了过去。  

李然自是睡不着,只将毡子披着,却是守着篝火愣神。  

范蠡深知李然的身体,如此下去肯定是不行的,所以他不无担忧的说道:  

“先生,还请早些歇息,明日好继续赶路!”  

李然看了一眼范蠡,却依旧无言。其实,他又何尝不知范蠡对于光儿的感情,他如今也一定是心急如焚的。  

只听范蠡是长叹一声,并是忧心忡忡道:  

“之前以为越王乃是想以光儿来要挟先生,但是蠡在白天里听子玉兄所言,心中亦甚是忐忑…倘若…竖牛当真参与其中,那他们的真实目的…恐怕就不好说了!”  

李然点了点头,黯然道:  

“竖牛…实为大患!”  

范蠡又继续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