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吃亏是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晋侯午听得中行寅之言,不由是眯了一下眼睛,沉声问道:  

“哦?中行卿果真愿意应诺,平叛邯郸?”  

中行寅一个稽首道:  

“事已至此,邯郸起兵反叛已成既定事实,臣自当按照约定,派兵前往镇压!”  

荀跞笑道:  

“中行大夫能够如此明白事理,那是再好不过了。”  

荀跞的这一番话,其实也是无形中站队赵氏,并是给到了中行氏一些压力。  

晋侯午点头道:  

“甚好,那便如此说定,邯郸平叛之事,便劳中行卿多上点心了!”  

中行氏闻言,却并未立刻起身,而是又道:  

“臣虽应诺了此事…却还有个不情之请。只因邯郸城池坚固,易守难攻。若仅凭我中行氏的兵力,恐难以取胜!之前,臣就向君上举荐,想让范氏协助我中行氏,一同督办此事!不知君上意下如何?”  

晋侯午亦是一阵点头言道:  

“中行卿所请,也是合情合理。只要范卿不反对,那寡人又能有何意见?一切便都按照中行大夫的意思去办吧!”  

范吉射见状,亦是稽首答道:  

“臣,领命!”  

就此,邯郸一事也就此时定下了基调。  

首先,邯郸被定义为谋反。其次,依照先前的约定,由中行氏和范氏全权负责平息邯郸的叛乱。  

而这一切,也都是在李然和赵鞅的预料之中。  

赵鞅在下朝之后,便是匆匆赶回府邸,并是找到李然。  

李然在知晓其原委过后,也是微微一笑,并是淡然道:  

“嗯…然已知晓了。”  

赵鞅见李然竟是丝毫都不着急,也不免是有些心急:  

“先生难道还没有后手吗?”  

李然坦然道:  

“呵呵,让中行氏处置邯郸一事,其实…又何尝不是中行氏的意图呢?不知将军可曾看出来?”  

赵鞅稍作思索,便是立刻明白了过来。  

“嗯,先生所言不差!中行氏如果想要协防邯郸,这岂不正好是一个能够整军备战,厉兵秣马的机会?难道说…”  

李然很是认真的点了点头:  

“然也!中行氏答应平叛,这并不足为奇,但是中行氏也一定不会真的去平叛。这其中…恐怕是大有文章啊!”  

“而且,根据眼线来报,说中行氏和范氏,其实已经在暗中作了不少的动作。比如在各自的封邑集结兵力,甚至是在绛城也有所布置!如此看来…将军现如今的处境,只怕也是不太安全呐!”  

赵鞅双目一瞪:  

“哦?难不成…他们想要直接在绛城直接跟我动手?”  

李然微微一笑。  

“呵呵,擒贼先擒首,他们又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将军可万不能大意!”  

赵鞅沉思片刻。  

“那…按照先生之意,又该当如何?”  

李然之所以装作漫不经心,其实为的就是让赵鞅问及。有些事情,他主动说出来,和赵鞅问出口,是完全两种效果。  

“将军或可先发制人,只待中行氏和范氏的大军一到邯郸,他们二家若无有动静,将军便可以‘邯郸’同谋之罪,将他们两家从绛城一并驱离!如此,必可引得他们三家一齐引兵来攻!”  

赵鞅闻言,不由是皱起了眉头。  

“这…恐怕是多有不妥之处!”  

李然在心中暗叹一声。  

“将军是否依旧还在顾虑‘始祸者死’?”  

赵鞅闻言,不禁是点了点头,却又立即摇了摇头。  

“哎…既是,但也不是!”  

李然不由生疑,言道:  

“如此…还请将军示下。”  

赵鞅踟蹰一下,起身在那是来回踱步,好一会儿,这才开口言道:  

“哎,‘始祸者死’毕竟是我赵氏曾经立下的誓言,按理而言,自当是要遵守的。”  

“而且,鞅其实如今也是深受先生的影响。鞅虽然亦是深知欲成大事者,不可拘于小节。但是,若想成就一番惊天伟业,那有些事便绝不可为!”  

“鞅若是仅为振兴我赵氏一族,自是可以毫无忌惮,无所顾忌。但如今赵鞅既是心怀天下,便决不能是让人授之以柄啊!”  

“所以…鞅以为,我们如今决不可轻举妄动,宁可让中行氏和范氏先行动手,我们可后发制人!”  

李然对此,也是不由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  

虽说赵鞅的这一番言论,不免依旧是有些过于耿直。  

但是,这种“不逾矩”的做法,这种对于天下大义的敬畏,在这一时代,在这个礼坏乐崩的时代,也确实算得难能可贵。  

“将军之意,然已明了。但是…若让中行氏和范氏先动手,只恐怕会伤及绛城内的民众,而且…如此赵氏也不免会落入下风,实是不可取!”  

“将军既是有守节之意,然也颇感欣慰…将军看来确实是有匡正天下的气概!实是难得啊!”  

赵鞅叹息道:  

“鞅对先生言听计从,唯有此事…万不能答应,还请先生莫怪!”  

李然沉咛片刻,说道:  

“将军既不愿先下手为强,那么李然便会将军再设一计!但是,也请将军要准备一场恶战!毕竟这‘后发制人’可远比先发制人要难得多啊!”  

赵鞅诚恳道:  

“鞅甘愿承此风险!”  

李然点头道:  

“既然如此,那就请将军现在吩咐内外,这几日准备举族前往晋阳!中行氏和范氏见状,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